20岁后,花钱是你要学会的人生第一课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6
20岁以后,花钱是你需要学习的第一门课。只有如此,才能抵抗社会变化带来的影响,获得实现人生理想的可能。

1

20岁以后,我们像脱了僵的野马,学会自己挣钱,花自己的钱。

去到商场,把持不住就是一场鲜血淋漓的买买买;淘宝大促时恨不得把所有商品都放进购物车,这才有“朕的江山!”的感觉......

20岁后,我们逐渐发现花钱就是个bug技能,在钞票支付出去那一刻,仿佛直接开挂,顿时心情愉悦,像实现了巨大人生价值一般,那种感觉简直不要太爽!

但这种愉悦又往往是短暂的,那种刚支付数字金额时的满足感并不会延续多久,之后会是一阵阵的空虚......

我曾请教过一位生活中很会花钱的老师,向她求教花钱的艺术——怎样花钱才能使满足感更长久、更有价值?

老师跟我说:“你花钱后并未觉得钱离开了你,而是以另一种方式陪伴你、帮助你,那它花的就是有价值的。”

2

受老师影响,我开始思考花钱的几个基本点:钱没有离开我、一直还陪伴着我、有价值的。

对自己的行为审视一番后,我发现自己大部分的钱都花得不值得——伴随着强烈的自责与不满意。比如一些本来不需要的衣服,当时不知道怎么就买了,买回来后发现没法搭配;很多小物件并没有实际用处,只是被精修过的美感欺骗,买回来后就扔在了一边......

在老师的启发下,我决心作出改变,卸载了全部购物APP,把去商场吃喝玩乐改成泡书吧......坚持了大概一年,发现并没有因为少花钱而感到不适,还对花钱有了更理性的认识。看上一件衣服时,会在内心提醒自己:你需要吗,你能发挥它的作用吗?想要买一件物品时,内心也在提醒自己:你确定自己一定会使用么,它会带来多少生活便利和惊喜?

于是,大部分的“冲动消费”想法被理智打消。

消费升级时代,“自己赚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成了商家们屡试不爽的洗脑金句。但真的想怎么花就怎么花的话,凭我们千手观音的本事,分分钟都可以破产的啊!所以,花钱当然要花得有水平,还要有批判性的思维。

3

日本生活美学大师松浦弥太郎总结过一条花钱哲学:

这个方法简直不要太好用。因为这时候,钱包君就像“理性男友”角色,当你想要花钱时,你不得不考虑“男友”的感受。你的主观欲望会被理性判断牵制,从而做出理性思考和合理判断。

历经两年的无购物APP生活后,我理解到“花钱”这件事的真相是:

花钱,把钱交出去那一刻才仅仅是“花钱”的开始,在这之后,那些被我们购买回来的商品或服务是否发挥着它们的作用,我们收获的满足感能延续多久......这才是一个完整的“花钱”过程。

很多时候,我们的“花钱”行为都只停留在“花钱”的开始部分,才被主观欲望牵引。而更理智更有指导性的“花钱”观念不仅仅只是遵从欲望,还要尊重金钱本身,尊重金钱“花费”出去之后的长期价值。

发现了这点,我对“花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实践总结出一些普适的“花钱”理论:

帮住你发展的钱一定要花,而且想办法也要花。

有些人坚持学习写作,现在成了自媒体写作达人;有些人一毕业就开始练瑜伽,现在做了代课老师、在网络兜售课程。而有些人毕业后过着简单重复,毫无改变的生活,财富模式里只有“简单再生活”,没有“扩大再生产”。于是偶尔焦虑一阵“被同龄人抛弃”“成为隐性贫困人口”,然后继续循环。

买书、约见牛人、考研、写作这些都是可以带来发展的事情,即使短期内收益并不明显,但长期看来是无疑正确的,应被视为我们花钱的重点。

培养理财意识,让金钱发挥它的时间价值。

这两年我给自己定下一个“死”计划——强制进行理财。收入不高,但每个月都强制自己定投几百的货币基金、几百的指数基金。

特别想跟大家推荐指数基金这种理财产品:它很好判断,不需要太多理论和技术——指数涨就是赚、降就是亏。我在16年初沪深指数还在2900点时开始每月定投,每半年才看一次,现在看来是赚的,虽然赚的不多。

利用金钱的时间价值创造金钱,可以代替一部分我们用自己的时间去交换金钱的赚钱方式,而且越是在后期,越应该加大这方面的投入比例。

需要特别提示的是,做定投,一定要看重长期的投资价值,只要你看好经济发展,就应当长期投入、长期拿住,并有策略地进行赎回。另外一点是,千万要保证这样的投入对你来说是轻松的——你起码要保证自己吃住的问题吧!

过精致的生活

精致的生活不是处处奢华,而是以“少而精”为准则。

选择那些干净天然有营养的食物,把它们当成长成你血肉的主材。you are what you eat不是嘛!

衣柜里不应出现那些一年也穿不了几次的衣服——不仅费注意力还占地方。《服装的自白》一书里,法国名模就告诉我们:“衣服不用多,只要有一件好大衣、一件好风衣、一件好西装外套、几件羊绒衫和衬衫,衣柜的格调就在了。”

平时,我们可以买便宜的,但不要因为便宜而消费。如果可以,尽量买好的、贵的。因为,我们总不能一辈子买便宜!

记得刚买第一部相机时,因为预算有限,我听信了别人说的:“其实主要看技术,入门相机也可以拍出大片的。”直到我升级了全画幅才发现,好的就是好的!

如果一件理想的东西需要三万块,那你就存够三万再买,千万不要为了将就而买鸡肋,相信我,你的将就是最大的浪费,最后你还是要花钱买那个最心仪的。

有句话说得很扎心:东西贵不是东西的缺点,是你的缺点。

所以,尽量买最想要的,钱不够就存,不行就努力赚钱,这才是真理!

尽早确立【注意力>时间>金钱】的价值观

只要可以,就选择花钱买时间,花时间凝聚注意力。

坚决不为吃一次网红店排队三小时,用一些服务app找人帮忙排队买咖啡。你的时间和注意力只有用在发展自己的事情上,才能真正获得解放,实现财务自由。

4

20岁以后,你需要找到花钱与幸福之间的平衡。

你需要思考你花了钱能否增加自由,增加快乐,增加安全感,增加被尊重的感觉,增加一种自我实现的感觉。

你需要管理好欲望,解决好金钱跟欲望之间的平衡。同时,你需要驾驭你金钱增长的速度,不能让挣钱的速度像散步,欲望的增长像在开跑车。不然,你再怎么花钱都满足不了欲望,怎么都不会快乐。

20岁以后,花钱是你需要学习的第一门课。只有如此,才能抵抗社会变化带来的影响,获得实现人生理想的可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