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3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尝试根据人物的动作、表情等图片信息,猜想故事人物的心理活动及故事的发展,大胆表达自己的理解。

  2、在感受故事情节的过程中,了解故事结局,知道牛的成功来自于它的努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对芭蕾舞有初步的了解。

  环境准备:故事PPT、图画书(大、小)建议用大书。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芭蕾舞演员图片。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张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1)她在干什么?跳的是什么舞?

  (2)这个跳舞的姐姐身材怎么样呢?

  2、尝试学芭蕾舞演员用脚尖来跳舞,感受芭蕾舞的特点。

  师:你刚才用脚尖跳芭蕾舞有什么感觉?(酸、痛)

  3、出示牛的图片,猜猜牛能跳芭蕾舞吗?

  师:在有一头奶牛要学跳芭蕾舞,你们觉得它能成功吗?为什么?

  觉得它能成功的小朋友坐红色椅子,觉得它不会成功的小朋友坐绿色椅子。

  到底你们谁会猜对呢?大家一起到故事书里去找答案吧!

  二、引导幼儿阅读画面至第4页。

  1、封面:

  这本书的名字叫《跳芭蕾舞的牛》,请你观察一下封面,说一说故事里可能会有谁?会讲一个什么故事?

  2、第1页:

  (遮挡窗口)牛在干什么?它练习得认真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是啊,月亮出来了,星星也出来了,已经夜深人静的时候了,可牛还在看芭蕾舞节目,它被芭蕾舞深深的吸引了。

  3、第2页:

  看着看牛忍不住跟着电视学起了芭蕾舞,你觉得它学的怎么样呢?(丰富词汇:满头大汗)

  谁在窗口,揭开窗户)牛练芭蕾舞的事情被谁发现了呢?它们会支持牛牛学跳芭蕾舞吗?它们可能在说些什么悄悄话呢?

  4、第3页:

  小鸭、小羊都不支持牛,农场里的动物都知道牛学芭蕾舞的事,纷纷嘲笑牛。

  我们来看一下动物们是怎么嘲笑牛的?(根据画面教师提问)

  那你觉得牛会放弃吗?

  5、第4页:

  是的,牛没有放弃,当同伴们吃着美味的青草时它还在坚持跳,一直跳。

  你觉得它的伙伴们会对牛说什么?

  小结:是啊,牛练芭蕾舞肯定非常辛苦,动物们嘲笑它,伙伴们也不看好它。你觉得这时候牛还会坚持吗?你会对牛说什么鼓励的话?

  6、出示PPT5。

  师:瞧,这里出现了爷爷一家,他们会支持这头奶牛吗?接下来我们从书袋里拿出小书,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

  三、幼儿自主阅读。

  1、幼儿自由阅读5~8页,结束后第二次交换位置。

  提问:这次你认为牛成功了吗?如果牛成功了,请做到红色的椅子上。

  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幼儿肯定会说最后一页,教师可以出示这一页的PPT)

  2、师幼共同阅读大书,理解故事的转折和结局。

  第5页:牛来到爷爷家里,他们欢迎牛吗?你从哪里看出来?

  第6页:牛在爷爷家表演很成功?爷爷一家人看得怎么样了?

  第7页:动物们准备做什么?小羊和小鸭呢?他们怎么了?

  第8页:你能用连贯的语言说说故事的结局吗?

  四、完整阅读。

  师幼完整阅读图画书,进一步完整理解故事内容,感受牛的努力。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在一定的距离间相互滚球、接球。

  2.会与同伴合作完成胯下传球的游戏,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每两人一个球。

  2.贴有小狗、熊猫、小猴、小兔头像的.皮球四个。

  3.欢快、活泼的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随音乐《去郊游》进入活动场地。

   二、听音乐《健康快乐动起来》做热身活动。

  播放音乐,练习走、跑、跳等动作,活动身体的各部分关节,为游戏做好准备。

   三、两人一组,学习滚球、接球。

  (1)教师用游戏的口吻,引起幼儿玩球的兴趣。

  师:我们中班的小朋友都非常热爱运动,所以,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皮球,一会儿,就让我们和皮球一起运动起来吧。

  (2)教师示意幼儿安静,做听声音的样子,引出四位动物宝宝。

  师:小朋友,老师听到有说话的声音,让我来听听是谁?原来是小狗、熊猫、小猴、小兔四位动物球宝宝,它们听说小朋友要和球一起来运动,所以它们也起来要和我们一起来玩了。

  (3)启发幼儿尝试练习滚球、接球。

  师:刚才四位动物球宝宝对老师说,它们最喜欢玩滚来滚去的游戏了,今天,它们想和小朋友一起来玩这个游戏呢。

  启发幼儿尝试练习,在幼儿练习的基础上,老师与一名幼儿示范。

  (4)两人一组,练习相互将球滚向对方,教师随时鼓励能力强的幼儿扩大滚球间距。

   四、游戏:接送宝宝。

  (1)师:四位动物球宝宝上幼儿园的时间到了,小朋友们来给它们做爸爸妈妈来送它们上幼儿园吧。暗示小朋友送宝宝时动作要轻柔准确,体会妈妈爱护宝宝的情感。

  (2)启发幼儿探索“爸爸妈妈”们怎样有秩序地排队送宝宝上“幼儿园”,并探索出送宝宝的方法。

  引导幼儿分成四组,排成四队,间距合适。听到口令后,幼儿双腿分开,由排头开始,依次将球从双腿间滚向下一位幼儿,比比哪队动物宝宝最先安全到达“幼儿园”。

  (3)以“球宝宝放学回家”再次玩游戏。

   五、随音乐《我爱你》带领幼儿做放松活动。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感受游戏的愉悦性,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同伴间要互相帮助。 2 、练习表演能力,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1 、场景布置:小羊家,家 附近有大树,有条小河,在小羊家里有一只火炉。树可用一张绑了几根树枝的高椅子代替,小河用粉笔画出来。小羊家门用两张小椅子代替,火炉则用一张小桌子代替。

  2 、小羊、老狼、小猫、小狗、白马、大象的图片或头饰若干个。活动过程: 1 、活动导入

  首先以提问 “ 小朋友还记得昨天讲的小羊和狼的故事吗? ” 的方式导入到活动主题,然后和小朋友们一起回忆故事,掌握故事情节和角色对话。

  2、示范表演

  (1)出示小羊、老狼、小猫、小狗、白马、大象的图片或头饰,让孩子们了解故事中的角色。

  (2)通过图片或头饰来示范表演情节的第一部分:狼要吃小羊,小动物们来安慰小羊,掌握故事中角色的对话。

  3、幼儿自由试演,教师指导

  (1)将班上孩子每八个人一组扮演一个角色(小羊、小猫、小狗、白马、大象),然后找一个扮演老狼(如果没有人扮演,就由老师来演)。

  (2)幼儿通过故事语言、动作把故事中的角色表演出来,在表演过程中老师加以指导。

  4、观摩表演

  每一个角色请一个小朋友来扮演,其他小朋友欣赏他们的表演,分响他们的快乐。

  5、收拾材料,游戏总结

  刚才我们一起帮助小羊,没有让他被老狼吃掉,小朋友是不是很高兴

  活动反思

  今天下午进行的表演游戏《小羊和狼》已经进行到了第二次游戏了,相比第一次游戏而已,本次游戏中幼儿对于角色的对话和出场顺序更加的熟悉,大部分幼儿都表现出了极大的表演欲望,游戏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

  反思本次游戏,即存在一些亮点,但是必不可少的也存在一些不足,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本次游戏制定的两个活动目标:1、在熟悉故事的情节内容的基础上,能运用恰当的语句、动作,表情,表现角色性格特征,并能根据自己的想象创造人物和情节。2、学习与同伴协商,共同分享游戏的快乐。目标制定符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基本教学目标达到,但是在创造人物和情节上没有很好的突破,需要在下次游戏时再进行改进。二、本次活动中,教师请个别幼儿进行角色动作模仿,让其他幼儿进行学习,但是也因此让幼儿的创造力受到限制,被前面几位幼儿的动作所影响,没有办法创新,后来教师及时改变了方式,让幼儿集体自由表现,幼儿的创造力才被激发出来,虽然常规有些混乱,但是幼儿的表现力却是得到很大的展示。三、幼儿在分组进行表演时,在场地的划分和布置上的自主能力不足,过于依赖老师,教师没有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四、分组表演时,个别幼儿过于投入于角色的表现,导致没有很好的分清游戏和现实,扮演白马的凯东由于过于投入,不小心真的踢到了扮演狼的思静,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在下次游戏中教师一定要提醒告知幼儿表演不能具有性。

  通过每次的表演游戏,能明显的看到孩子们的进步。孩子们在游戏中得到快乐,而我们老师

  们在反思中得到成长,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中班教案 篇4

   内容与要求:

  1、学习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认识苹果的外形特征,通过观察初步了解苹果的内部结构。

  2、 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发现,体验与同伴一起探索秘密的快乐。

   活动重点:

  学习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认识苹果的外形特征,通过观察初步了解

  苹果的内部结构。

   活动难点:

  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发现。

   材料与环境创设:

  1、每人一只苹果

  2、切苹果器

  3、箱子

  4、音乐《大苹果》

  5、湿纸巾

   活动过程:

   一、情境激趣

  1、猜一猜

  师:今天吴老师带来了一个神秘的箱子,你们想不想知道里面有什么宝贝呀?那么请你们来摸一摸,猜一猜里面究竟是什么东西?

  2、说一说

  请个别幼儿上来摸一摸,说一说。

  师:摸上去感觉怎么样呢?可能会是什么呢?

   二、活动过程:

  1、出示苹果,了解苹果的外形特征。

  师:现在我们一起把这个朋友请出来吧。原来是苹果宝宝,你们用小眼睛看一下,它是什么形状的呢?

  师:摸上去感觉怎么样呢?

  (圆圆的,摸上去是滑滑的)

  2、发现苹果的不同,给苹果找朋友。

  师:还有好多苹果宝宝也想来和我们玩游戏,请你们看一看,摸一摸,和旁边的朋友比一比,你们手里的苹果宝宝们长的都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师小结:原来苹果宝宝们颜色不一样、大小不一样、柄的长短也会不一样。

  3、品尝苹果(播放《苹果》音乐),初步了解苹果的内部结构。

  师:你们真厉害,发现了苹果这么多的秘密,那么苹果是什么味道的你们还记得吗?我们一起来尝一尝好不好?

  师小结:苹果的味道有点甜,有点酸而且还有水分,所以它是水果的一种。你们吃掉的那部分是苹果的果肉,外面是它的果皮,其实果皮也是有营养的,不过我们在吃之前要请爸爸妈妈洗干净哦。

   三、留疑引趣

  师:你们刚才吃了苹果的果肉,那么它的果核在哪里呢?你觉得果核还会有用吗?下次我们一起找找果核的秘密吧。

  展开阅读全文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的:

  1、了解元旦的由来,感受元旦欢乐的气氛。

  2、积极参与元旦的环境布置,初步有空间审美能力。

  3、通过元旦庆祝活动,幼儿参与包饺子游戏,满足肢体活动的乐趣,并了解饺子的制作过程,以及过节吃饺子的习俗。

   活动准备: 1、收集有关《元旦》的故事、歌谣、儿歌。

  2、收集有关《元旦》布置装饰品、食品、卡片、图片等。

  3、播放“早安新年”音乐,准备包饺子用的食材。

   活动过程

  1、老师讲解元旦的由来,及过元旦的风俗习惯,引出装饰室内和包饺子,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请幼儿相互交流自己对元旦的经验,说说为什么喜欢元旦。

  3、介绍饺子的由来,让幼儿了解有关元旦吃饺子的习俗。

  4、师幼共同听音乐“早安,新年”。

  5、小朋友在老师的指挥下,在各自教室用桌子组合操作台,小朋友分坐在操作台的四周。小朋友们表演手指操《包饺子》,为即将开始的包饺子活动营造气氛。

  6、生活老师把切碎的菜和肉放进盛馅盆并依次加入盐、五香粉、饺子调料、酱油、鸡蛋等,进行搓和、拌馅。请小朋友依次参观。(并说明鸡蛋的用途为增强黏度,酱油为调色,好看、增强 食欲)

  7、生活老师和班级老师进行分工,擀面杖,切成小面团。老师先示范,请小朋友依次摁成面片并成擀饺子皮。(开始前,请班级老师给小朋友们洗手)

  8、把准备好的食材弄好后,准备开始包饺子。生活老师把饺子皮分给小朋友(2个/人次),班级老师把饺子馅分别放在小朋友的饺子皮上,然后,班级酒老师进行示范,小朋友依示范进行包饺子。包的又快又好的小朋友给予奖励,包不好的给予鼓励。

  9、生活老师把煮熟的饺子分发在小朋友的碗里,请小朋友们品尝自己包的饺子。(猜猜看:碗里有多少饺子,都是谁包的饺子?)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喝白开水的好处,了解到白开水最容易解渴。

  2、知道何时该喝水、如何喝水。

  3、愿意在口渴时主动饮用白开水。

  4、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

  5、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

  1、在上课前让幼儿了解喝水的好处

  2、歌曲《健康歌》

  3、奖励卡片小水滴

  4、"今天你喝水没有"的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感知讨论,了解水对身体生长的重要作用。

  1、通过回忆激活已有体验,感受口渴后喝水带来的舒适。

  2、通过课前收集和讨论知道水好处,激发幼儿主动喝水欲望。

   二、知道白开水对身体最好。

  1、教师讲述故事《小猪嘟嘟》,幼儿欣赏。

  2、讲述完故事后教师提出问题。

   三、知道什么时候该喝水、如何喝水。

  1、让小朋友自己想想有哪些时候该喝水。

  2、教师情景表演。

  3、加深要主动喝水的欲望。

   活动反思:

  我爱喝水这个活动是很接近生活的一节课,在本次的集体生活当中,我先让幼儿知道了解,引导幼儿知道,天气很热,很容易出汗,那就要及时的补充水分,就是要多喝开水。虽然课是告一段落了,但是像有些情况还是不能避免的,幼儿对这种单纯性的谈话活动,本身就缺少兴趣,不能让幼儿有些就是根本就不来听老师的,希望西祠能想出好的对策,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中班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3-6岁儿童成长发展指南》健康领域动作发展目标中指出,4-5岁幼儿能用膝盖悬空等多种方式钻爬。爬行可以促进幼儿身体协调性的发展,对于脑的发育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手膝着地爬行对大部分中班幼儿来说都已经基本掌握,但是手脚着地膝盖悬空爬行还是具有一定的难度,而且每个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发展不尽相同,所以我根据中班幼儿身体动作的实际发展水平,采用创设情境游戏这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

  《纲要》中指出"要在生活、学习游戏中形成初步的规则意识、合作意识和责任意识。"活动中我设计让幼儿练习各种障碍爬,从一个人找礼物一起团结合作修路,让其在游戏过程中锻炼基本技能,培养合作意识,体验游戏乐趣。使孩子们在游戏中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学会合作。

   活动目标:

  1.掌握手脚着地屈膝爬行的基本动作。

  2、引导幼儿自由探索,感受团结合作。

  3、增进关爱家人的情感,培养孩子从小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的意识。

   活动准备:

  1.小蚂蚁头饰若干、礼物若干。

  2.椅子若干、泡沫垫若干、轮胎若干。

  3.创设蚂蚁奶奶家的情境,请一名教师扮作"蚂蚁奶奶"。

   活动过程:

  一.幼儿随音乐进场,跟随老师做热身运动。

  师:今天天气真好,来,跟着妈妈一起去做运动吧!

  二.创设情景,引导幼儿学习基本技能--手脚着地屈膝爬。

  1.引导幼儿尝试手脚着地屈膝爬。

  师:小蚂蚁是怎样走路的?

  2.教师,激发幼儿继续游戏的欲望。

  三.幼儿自主探索合作游戏1.介绍泥石流,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2.观察预设的材料,自由讨论、探索怎样铺路。

  师:蚂蚁宝宝我们快帮奶奶修路吧!我们一起找找看什么可以用来修路。

  3.检测道路,尝试爬过障碍物。

  四.手脚着地屈膝爬行练习。

  播放背景音乐,小蚂蚁们带着礼物去看奶奶。

  五、放松运动,活动结束。

  1.师:我们把礼物和祝福的话语送给奶奶吧!

  幼儿跟随音乐和妈妈奶奶一起进行放松运动,活动结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