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传秘方:中医药方大全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06
1. [组成] 川芎,黄芪,桂枝,羌活,当归,白芍,姜黄,桑枝,丹参,细辛,鸡血藤,红花,茯苓,甘草。
2. [功效主治] 温阳益气,舒筋通络。用于颈椎病。
3. [用法]:水煎服。1日2次。
4. [组成] 天麻,钩藤后下,蔓荆子,当归,川芎,生白芍,首乌,丹参,白菊花,青箱子,生龙骨(先煎),生牡蛎(先煎),石决明(先煎),玄胡,姜黄,杜仲,桑寄生。
5. 功用主治:和血,活血,潜阳,镇逆。用治颈椎病引起的头昏,目眩,适用于椎圆首动脉型颈椎病。
6. [用法]水煎服,头煎先将生龙亩友骨,生牡蛎,石决明先煎煮沸15分钟后,再入天麻,蔓荆子,川芎,当归,生白芍,首乌,丹参,青箱子,玄明,姜黄,杜仲,桑寄生煮沸10分钟后再加入钩藤,白菊花继续煮沸3~5分钟,即可取其汤服用。二煎,三煎将上药煮沸10~15分钟即可。每日3次。
7. [辨证加减] 呕吐加用竹茹,法半夏;烦躁不安加用琥珀,研末冲服;小便黄赤加车前子,茯苓。
8. [组成] 丹参,赤芍,鸡血藤,米壳,蚕砂,元胡,防风,泽兰叶,猪苓,云苓。
9. [功能主治] 活血化瘀,利湿,通络,止痛。用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腰椎神经根炎
10. [用法] 上方诸药以清水900ml浸泡20分钟后煎,每剂煎四次。共取汁450ml,待药稍凉后分四次口服。在饭后每次6~8小时一次口服。
11. [特点与体会] 有“一味丹参等四物”的说法,故有行气养血通经活络化瘀之功,与赤芍,鸡血藤配伍,更能强化丹参活血通经络作用,之外还能使瘀阻脉络之气,结而散之。元胡之延胡索素,米壳(即含罂粟硷的外壳)是药理学所公认的镇痛作用见长。猪苓,茯苓淡渗利湿有强功,泽兰叶最能利关节水,而防风能除经络中积留湿气,故滞留诸关节间水湿积液消散,即所谓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组织间水肿消退,使神经鞘膜神经细胞营养得以供给。
12. [辨证加减] 颈椎病之疼痛加桂枝,葛根,腰椎部加杜仲,平时怕着凉有风寒湿症者加萆解(加草头),香附,狗脊,;偏腰脚痛者加牛膝;小便不利短涩者加木通,薏苡仁。
13. 气血辩证:平素阴平阳密身体强壮者,按上述剂量开方,平素体质较弱气血不足者,可将丹参,赤芍和鸡血藤减量,加黄芪以补气养血。
14. 寒热辩证:舌质淡湿润水气多,舌周边有齿迹者,加肉桂,细辛,温经散寒
15. 服药后疼痛加重者辨证:1服法次数改变12小时一迅腔槐次。2每次口服剂量减半,日服次数不变。3痛甚者停药24小时,如果痛减,视为有效。本方连服9剂为一疗程。
16. [组成] 生黄芪,葛根,当归,生地,乳香,苁蓉,鸡血藤,僵蚕,威灵仙,桂枝,牛膝。
17. [用法] 本方用于颈椎病。临床应用500余例,配合手法及练功,对各型颈椎病显效北在85%以上。
18. [组成] 黄芪,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细辛,制川乌,制草乌,止痉散粉。
19. [用法] 上药除止痉散随饮片另吞服外,其余诸药加水煎,分二次服。
20. [特点体会] 颈肩臂痛#中医# #春日生活打卡季# #医海无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