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怎样对付坏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07-06
不禁想起影片《小鬼当家》中的那个古灵精怪的小鬼凯文,当他的家人飞往巴黎欢度圣诞时,他却意外地被遗下独自留在家中,而更复杂的是,凯文家不幸成为了一对贼匪的目标,小鬼凯文努力抵挡这两个匪徒,不惜翻天覆地,虽然引发连场刺激惹笑的场面,但小鬼凯文最终却让两个匪徒“阴沟里翻船”,落荒而逃。做为文艺作品,《小鬼当家》难免夸张搞怪,但小鬼对付匪徒的招数可谓花样百出,奇思妙想,充满着儿童丰富的想像力和童真智慧,一笑之余,还真令人不会小瞧孩子的胆量和智慧。

虽然莞城的这三个智擒抢劫疑犯的孩子没有那么古怪搞笑的招数,但他们擒住疑犯的过程也是充满着智慧。面对抢劫疑犯,三个孩子并不是忍气吞声,而是冒着酷暑寻找疑犯的踪迹。当发现疑犯行踪时,他们不是单凭胆大而贸然“偷袭”歹徒,而是一边通知保安和父亲,让他们拨110报警。另一方面紧紧盯住疑犯,疑犯稍有“风吹草动”,三人便合力上前扭住疑犯,在保安的帮助下控制住了疑犯。

但孩子们的行为好象并没有得到多大的认同,市民们在赞扬孩子勇敢行为的同时,并不认可他们亲自抓疑犯的行为,最主要的理由就是疑犯的“攻击力”是未知的,孩子们的此种行为很容易受到伤害。一名律师建议孩子们还是报警,等待警方抓疑犯。

我的看法不同,我倒是认可这几个东莞小鬼的做法。每个人小的时候,都愿意有机会与“坏人”斗智斗勇,所以即便到了现在,小兵张嘎依然是孩子心中最为智慧的英雄人物之一。孩子其实并不如大人想像中得那么弱智,他们有着比大人更为丰富的想像力和奇思妙想,遇上“坏人”的时候,现在的孩子首先想到的肯定会是报警,但同时,他们也会尝试用自己的智慧战胜“坏人”。

孩子斗智斗勇战胜“坏人”的新闻屡见不鲜,反倒是成年人见义勇为受伤或付出生命的事情越来越多。因为相信自己的强大,成年人忽略对手的心态稍重,而所有的孩子都不会觉得自己比“坏人”更强,处于弱势的孩子其实更能够想像得到自己面对“坏人”时的弱小,因此会开动脑筋,运用“技术手段”而非“硬碰硬”的方法来战胜“坏人”。
未年人当然是应该受到保护的,但面对“坏人”时的一昧忍让,不仅会使“坏人”更加嚣张,也会令孩子性格懦弱。给孩子发挥想像的空间,教他们运用“技术手段”对付“坏人”,应该才算上举。如果孩子们完全按那位律师教的方法去做,未免迂腐和不切实际。你想想,疑犯是流动的,他不可能善良到在被发现之后还送给孩子们报警和等待警察前来抓他的时间,而警察,也不可能整天跟在三个小孩的屁股后面,被他们带着去游戏厅和书店等待不知何时才能出现的疑犯,这样的方法,等同于“放疑犯一马”,让他逃之夭夭。

所以,三个“小鬼”的作法,值得提倡。如果“技术含量”再高一些,那当然更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