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尉缭是个怎样的人?

有知道尉缭的人吗?

战国兵家人物。魏国大梁(今河南开封)人。不知姓,名缭,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入秦游说,被任为国尉后,改称尉缭。

他为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立下汗马功劳,主张‘并兼广大,以一其制度’。相传尉缭懂得面相占卜,在被秦王嬴政赏识之初曾经认定嬴政的面相刚烈,有求于人时可以虚心诚恳,一但被冒犯时却会变得极之残暴,对敌人也毫不手软。

尉缭认为这样的嬴政欠缺照顾天下百姓的仁德之心,多次尝试逃离嬴政为他安排的住处。

扩展资料:

时代背景

他是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来到秦国的,此时秦王政已亲秉朝纲,国内形势稳定,秦王正准备全力以赴开展对东方六国的最后一击。

当时的情况是,以秦国之力,消灭六国中的任何一个是不成问题的,但是六国要是联合起来共同对秦,情况就难料了。所以摆在秦王面前的棘手问题是,如何能使六国不再“合纵”,让秦军以千钧之势,迅速制服六国,统一天下,避免过多的纠缠,以免消耗国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尉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8
尉缭是秦王政时期的国尉魏缭。
魏缭生卒年不详,战国兵家人物。魏国大梁(今河南开封)人。原姓魏,名缭,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入秦游说,被任为国尉后,改称尉缭。
他为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立下汗马功劳,主张‘并兼广大,以一其制度’。相传尉缭懂得面相占卜,在被秦王嬴政赏识之初曾经认定嬴政的面相刚烈,有求于人时可以虚心诚恳,一但被冒犯时却会变得极之残暴,对敌人也毫不手软。尉缭认为这样的嬴政欠缺照顾天下百姓的仁德之心,多次尝试逃离嬴政为他安排的住处。
兵书《尉缭子》作者存疑: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了《尉缭子》残简,仅能证明《尉缭子》不是后人所著的伪书,无法证明该书的作者是谁。《尉缭子》兵书,依然无法判断是由魏惠王时期的隐士或是秦王政时期的国尉著作,史学家众说纷纭。
第2个回答  2013-06-20
尉缭,生卒年不详,魏国大梁(今河南开封)人。姓失传,名缭。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入秦游说,被任为国尉,因称尉缭。著名的军事理论家。

有人说尉缭是鬼谷子的高足,学成后即过着隐士的生活,后应魏惠王的招聘,曾向其陈述兵法。

今存《尉缭子》24篇,近万言。该书主要论述了对战争的总的看法,支持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论述了战争和政治、经济的联系,提出“以武为植,以文为种,武为表,文为里。”要以耕、织为治国之本,民富国强,本固兵坚;论述了统率军队,整训士卒,健全军规,告诫将领,以及“安民”“胜敌”等有关权术和措施,论述了进攻、守城等战术问题,而且还提出了治军的12条正反面的经验。

关于战争的总的看法,尉缭认为,当时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战争,反对杀人越货的非正义战争,支持“诛暴乱、禁不义”的正义战争。明确指出:“凡兵,不攻无过之城,不杀无罪之人。夫杀人之父兄,利人之货财,臣妾人之子女,此皆盗也”。

关于进行战争的战略战术,尉缭强调对战争要有全面的认识,指出有道、威胜、力胜等三种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取胜策略。认为懂得了这三种所以取胜的办法,就全面地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他指出战争中将帅指挥的重要性。“权敌审将,而后举兵.”将帅者心也,群下者,肢节也。”就是要正确分析敌情,慎重选好将领,而后出兵。将帅与士卒之间,要如心(大脑)与四肢那样协调一致,成为一个整体,方能谋略高明,机智果断地进行正确指挥。他主张治军必须先立法制,并要执法严明,才能整齐统一,高山敢越,深水敢渡,坚阵敢攻,做到“天下莫能当其战”。对违背军纪、军令者要施以重刑,严惩战败、投降、逃跑的将领和士兵,使上下畏惧,专心向敌。

关于军事与政治的关系,尉缭把它比喻为植物的躯干同种子的关系,所谓“兵者,以武为植,以文为种,武为表,文为里,能审此二者,知胜负矣。”并指出,没有良好的政治,就不能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而军事又是解决政治问题的手段。作者反复强调发展生产对于军事的重要意义,指出治兵者要以耕、织为治国之本,“夫在耘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民富国强,本固兵坚,方能守必固,攻必克。

尉缭以朴素的辩证观点,提出了治军的12条正反面经验。作者认为,按照12条正面经验去做,就可以压倒敌人;反之,则会被敌人所压倒。正面的12条经验是:树立威信在于不轻易变更号令,给人恩惠在于奖赏及时,当机善断在于能顺应各种事态的变化,战胜敌人在于掌握了敌我双方的士气:进攻取胜在于出其不意,防守坚固在于修整防御工事,不犯错误在于守法度,不陷于困境在于有准备,谨慎在于防微杜渐,明智在于能处置大事,消除祸害在于果敢善断;能得众心在于谦恭待人。
第3个回答  2013-06-20
尉缭(?—?) 魏国大梁人。姓氏不详,只因曾为秦国国尉(主管军事),后人称其为“尉缭”。著名的军事理论家、游说家。传说尉缭曾拜鬼谷子为师,学成后隐居山林。后为魏惠王招用。秦王政十年(前237年)入秦游说,为秦所用。收买六国高官重臣的外交手段是他所提出来的。嬴政对尉缭的才智十分赏识,甚至在服装饮食等方面,让他和自己享有同等的待遇。然而尉缭对嬴政的评价却并不高,他对嬴政的评价是“蜂准长目、鸷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尉缭著有《尉缭子》一书,共24篇。表述了他对战争的各种看法。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06-20
尉缭,即尉缭子,战国时魏(今晋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于魏国由安邑迁都于大梁的历史时期,为魏惠王即梁惠王时人。著有《尉缭子》一书,在古代就被列为军事学名著,受到历代兵家的推崇。该书同吴起的《吴子》,同为三晋最著名的古代军事思想家的代表作。
史籍记载,尉缭是魏人,这是没有疑问的。从《尉缭子》一书中所叙的内容中,有两则记载可以说明这一点:—是《尉缭子》的《天官篇》第—句话就是:“梁惠王问尉缭子日”的字句,说明《尉缭子》一书,是尉缭与魏惠王讨论军事学中,尉缭陈述对战争观看法的一个纪要。从谈话内容看,他不仅熟悉魏国的国情,而且处处为振兴魏国着想,表现了他热爱故土的深情,以及对秦兵压境的忧虑。二是他在书中两次对魏国政治家、军事家吴起表示了无限钦佩之意。 这两次事实都见于《武议篇》,其一是说,吴起与秦军作战,就睡在野外田埂上,只用树枝掩盖以遮蔽霜露,与士兵共苦,不自以为高人—等;这里说明尉缭赞赏吴起在军事学中重视士兵在战争中的重要性,反映出其重民及重视人的因素的积极的意义;其二是说,吴起与秦军作战,两军尚未交锋,有一人自持其勇,不听命令就斩获敌人两具首级而回。吴起对此一面肯定其勇,有本领,一面根据军令处斩,表现了他执法严明。从中可见,他期望魏国能有象吴起这样的军事首领。还有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有—大梁人尉缭”的字句,大梁虽为魏国的都城,实际上是说尉缭是魏国人。由此可见,尉缭是三晋魏人。
《史记。泰始皇本纪》说,在奏始皇十年(前237),有—大梁人为秦始皇统一六国献计献策,“秦王从其计”,并被封为高级军职“国尉’。近人据此认为尉缭曾为秦始皇任职,并著有《尉缭于》—书。这条记载肯定了尉缭是魏人,这是对的。但他不是秦始皇时的尉缭,而是魏惠王时的尉缭。从时间上看,从梁惠王到秦始皇,时间相距百年,就以梁惠王卒年(前318年)到秦始皇十年 (前237年)之间,就达82年之久,因此魏惠王时的尉缭,与秦始皇时的尉缭不是同一个人。从其思想主张上看,粱惠王时的尉缭,主张振兴魏国,赞扬吴起等人制秦时有将才,因此主张以农养战,修法令,明刑赏,任用贤能,反映了六国奋发图强的要求。这些思想与主张,不可能是秦国魏缭所能为的。再看秦国尉缭向秦始皇进言,却与此格格不入。如说:“愿大王毋爱财物, 赂其豪臣,以乱其谋,不过亡三十万金,则诸侯可尽。”看起来这个人是主张搞阴谋的。这些主张在《尉缭子》一书内容中,根本找不着影子。《史记》多采《战国策》,在其《秦策》中有一名顿弱者,其人向秦始皇献策的内容, 与《史记》中尉缭所言极近,或为司马迁所疏忽,亦或流传中致误。《隋书》关于“尉缭,梁惠王时人”的说法是可信的。
此外,近年台湾出版的《尉缭子今注今译》中有两则引文中有尉缭齐人之说。其一“《辞海·尉缭子》条说:《尉缭子》书名,凡五卷。周尉缭撰。续,战国时人,不知其本末,或日魏人,或曰齐人,鬼谷子之弟子。”其二、武学书局本《尉缭子兵法序》说:“尉缭子,齐人也,史不记其传。”这两条引文都有尉缭齐人之说,不知其所本,附于此,供识者参考。
明代太原崞县(今山西原平县)人刘寅说: “尉姓,缭名,子者后人尊而称之也,魏惠王时人。”还说:“现惠王东败于齐,西丧地于秦,南辱于楚,其不用此人电明矣。次是庞滑用事,嫉贤妒能,诱孙膑刖其足而黥之。恐此人—见惠王而即去,今不可考矣。”查《史记》载,魏国在前324年,“惠王数被于军旅,卑礼厚币以招贤者。”此后各派人物云集大粱,“邹衍,淳于髡、盂轲皆至粱。”尉缭可能就在是时至梁并见到梁惠王,其书就是他与梁惠王晤谈军事学的一个记录。令人不解的是魏国招贤,应招者纷至沓来,却未得见用。也许如刘寅所说是由于“庞涓用事”所造成的恶果吧!尉缭就是其中的一个。尉缭一生本末,史籍载之不详,但他是魏国(晋南)人,著有《尉缭子》,则是清楚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