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做事要懂得取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9-04-14

杨澜说过:“一个人要想成功,最重要的就是先要明白自己到底要干什么。”这一点不仅体现了杨澜超人的智慧,更体现了她对人生机遇的把握。

一般人往往只会追寻着自己的光环前进,而杨澜却知道什么时候该“放弃”。她在央视做主持人最火的时候,放弃了正大综艺主持人的位子,出国留学,又在归国后事业刚起步时,放弃工作,生儿育女。她说:“如果你需要家庭的话,那它就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了。要家庭还是要事业,就好像问你要左腿还是右腿,我觉得这是没有意义的。当两者有矛盾时,要看轻重缓急来取舍。我1997年刚刚生了孩子的时候,就一直没有工作。我知道一些电视的主持人为了怕在屏幕上消失,就尽量晚生孩子,我对她们的建议就是该什么时候生就什么时候生吧,这比你天天在电视屏幕上露脸重要得多。”

认清了什么是对自己最重要的事,又不被光环所牵绊,是杨澜最难能可贵的智慧。成功的人士都是在某一方面很成功,自古以来,没有一个人是在各方面都很成功,不只是杨澜,中国有很多企业家也都懂得这个道理。

万科董事长王石新书的签售活动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举行,当时东侧签名售书厅挤满了人,人群中间的便是王石和他的新书《道路与梦想》。

签售完毕,王石接受了《英才》杂志的采访,在采访话题中除了书,还谈到了王石与万科20年道路的取与舍。

万科集团是一家靠倒腾玉米起家的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公司。是什么让万科完成了连续十余年稳健的发展?在几经政策波动、宏观调控的政策影响下,又是什么让万科不仅活了下来,还能够不断壮大?王石用万科的经历对“取舍”二字,做了详尽的注释。

每一个卓越的商人,都会看到很多市场机会。王石说:“实际上我们不是没有机会,而是机会太多,不是你会失败,而是你会获得各种各样的成功,什么都赚钱,这时候你反而会发现那些进入世界500强的公司,他的成功是他取舍的结果。”王石语言中既有思考,也很有感情。

事实的确如此,杰克·韦尔奇在接任通用电气CEO的头两年,出售了71项业务和生产线,其中还包括了中央空调业务、家用电器业务等GE以前起家的业务。几年中,杰克·韦尔奇通过兼并、合资以及参股等形式完成交易118项。同时也因为战略调整而大规模裁员,由此被称之为“中子弹”。

战略取舍的结果催生了韦尔奇的“数一数二战略”,这种取舍,也使通用具有了在世界范围内独一独二的业务,即使十年后都不会落伍。

当然,也会有人会问GE坚持“数一数二”的经营策略,是否意味着它将放弃许多很好的商业机会?GE在诸多商业机会中的取舍是近乎直觉的悟性还是审慎的理性抉择?后来的事实证明,GE在20世纪80年代所取得的傲人业绩,高速的发展,得益于“数一数二”战略的实施。

在王石看来,万科的稳健发展,同样得益于取舍之道。“万科曾经做过进口录像机的生意,利润达到200%—300%,这种超额利润使得许多公司都挤进这个行当,供过于求,利润急转直下。我对1984—1992年的贸易做过统计,赚钱的用黑字表示,赔钱的用红字表示,结果红字多过黑字,结果表明多年贸易的结果是赔钱大于赚钱,这也说明市场很公平,之前你怎么暴利,之后你都要给我吐出来。”

此后,王石提出万科超过25%的利润不做。在那个屯地就能增长利润的年代,万科坚持快速开发,这也让万科躲过了更多的危机。同时在1998年,万科开始了一个舍弃的过程,退出了很多赚钱的行业,现在被房地产界广泛提及的减法,万科早在1998年就已经开始了。在地产和零售两个产业都飞速发展的时候,王石主动将手中“前景”和“钱景”都不错的万佳百货出售给了华润,并不是因为连锁零售业务发展不好,而是因为王石深感无力将两个前景广阔的业务同时做好。

王石还说过这样的话:“缺钱对民营企业并非坏事,因为资金有限,不允许你盲目投资,不允许你犯大错误。如果你的战略目标不清楚,又没有控制能力,钱多了反而是坏事。我常对那些为缺钱而发愁的企业说,恭喜你呀!你犯不了大错误。”

人都有争强好胜的本能,让一个人去争取什么一般没有困难,但若要让一个人舍弃什么却很不容易。高效人士的明智之处在于他们做事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能够把握取与舍。

《拉封丹寓言》中讲,有一头布利丹毛驴,它面对两捆干草不知该吃哪一捆好,最后不但一事无成,还竟然饿死了。其实在创业过程中,每个人、每个企业也和布利丹毛驴一样,时时面临着在两捆干草之间做出选择的问题。

人的一生都经历过两难的选择,既然选择了就有取舍。选择总是要经过煎熬,有时候,还要放弃过去所拥有的或所适应的。

在印度的热带丛林里,人们用一种独特的狩猎方法捕捉猴子:在一个固定的小木盒里面,装上猴子爱吃的水果,盒子上开一个小口,刚好够猴子的爪子伸进去,猴子一旦抓住坚果,爪子就抽不出来了。

人们用这种方法捉到猴子,是因为猴子有一种习性:不肯放下已经到手的东西。人们总会嘲笑猴子的愚蠢:为什么不松开水果逃命?可如果审视一下我们个人的行为,也许就会发现,并不是只有猴子才会犯这样的错误。

详情
    官方电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