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团取暖!打造新供应链联盟,日印澳为何“不按套路出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5

全球化,一言以蔽之,是指地球"变小"的现象 ,但这种浓缩现象并非诞生于今。回溯 历史 长河,哥伦布开辟新航线、欧洲黑死病肆虐、张骞出使西域等 历史 事件的背后,都暗藏着全球化的发展或倒退。总的来说 ,全球化有进有退,但从不戛然止步。

现如今,这场百年未见的疫情打乱全球贸易的节奏,暴露了国际分工背景下产业链的脆弱性,给不少国家带来冲击,也促使他们重视产业布局和供应链的问题。

据第一 财经 报道,近日,日本、印度与澳大利亚三国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经济部长会议,除了表态联手抗击疫情恢复经济发展外,还寻求制定一项"供应链弹性倡议"(SCRI), 即是抱团取暖,重新打造一个新的"供应链联盟"。

那么在这次重置供应链计划中,三位"仁兄"的需求和优势又是什么?

先来看看澳大利亚,这位南半球最强国的经济严重依赖中国市场,但在对华做出一系列错误举动后,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连续两个月对华出口遭遇"滑铁卢",又加上自身经济结构的问题,现在 澳大利亚迫切需要将它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位转向日本或印度。

再来看看印度,该国新冠肺炎累计确诊人数已经突破500万大关,仅次于全球第一疫国的美国,印度也在找办法缓解疫情对经济带来的强烈冲击。

而印度一直以来都想加入东亚贸易圈,但由于印度目前不在RCEP商谈里,如果今年RCEP谈成的话,印度将失去在东亚贸易圈中的一席之地, 所以印度只能寻求跟日本和澳大利亚在这之外再建一个小联盟。

同时,日本也在鼓励本国制造业,今年3月日本政府拨款2200亿日元,首次为本国制造业回流提供补贴,同时为国内企业资助235亿日元,加强并多元化在东南亚的供应链。

于是乎, 拥有雄厚的制造业技术实力的日本,和稀有金属等资源丰富的澳大利亚、以及内需市场潜力庞大的印度,三方取长补短,兴致盎然地谈起合作来。

不过,日印澳三国在改革供应链方面雄心勃勃的计划还存在诸多变数。

首先,重置供应链需要时间。 这个"日印澳供应链联盟"目前仅停留在构想阶段,要知道建立新的产业链和工业体系需要一段相对较长的时间,至少得3到5年,届时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经贸关系以及我国的发展都会有相当大的变化,因此这个计划能否顺利实行不好判断。

其次,日企不太愿意和不守规则的国家深入合作。 就拿印度来讲,1992年开始日本企业就已经到印度开疆扩土了,然而,印度坑日本企业可是一点也不手软。日企在印承建的高铁项目无限停工、印度不断对日本 科技 产品加收额外费用、印度人动不动就哭穷罢工不干活等等。

可以说,不按套路出牌的印度,让认真做事、尊重规则、追求极致的日本人吃了太多苦。 鉴于此,有声音指出,现在日印澳结盟更多是官方摆出的一种姿态,从经济效益来看,日本企业界愿不愿意蹚这个浑水,还不好说。

再者,基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需求,在华的外企很难轻易改弦更张、推倒重来。 因为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制造业大国,且占全世界份额超过28%。

总而言之,中国巨大且充满潜力的市场、高质量的劳动力资源、成熟的供应链、政府的政策支持、稳定安全的 社会 环境以及完善的基础设施,对国际资本具有强大吸引力。

这一切都不是印度短期内就能赶超的,更别说轻而易举就能替代中国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而经济萎靡的日本想要掌握亚洲最大话语权恐怕也是有心无力。

文 | 李泽钚 题 | 曾艺 审 | 程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