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锁阳的功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1-21

锁阳(学名:Cynomorium songaricum Rupr.),锁阳科、锁阳属多年生肉质寄生草本,无叶绿素,全株红棕色,大部分埋于沙中。寄生于蒺藜科植物白刺的根上。寄生根根上着生大小不等的锁阳芽体,初近球形,后变椭圆形或长柱形,具多数须根与脱落的鳞片叶。茎圆柱状,直立、棕褐色,埋于沙中的茎具有细小须根,茎基部略增粗或膨大。茎上着生螺旋状排列脱落性鳞片叶,向上渐疏;鳞片叶卵状三角形,花丝极短,花药同雄花;雌蕊也同雌花。果为小坚果状,多数非常小,近球形或椭圆形,果皮白色,顶端有宿存浅黄色花柱。种子近球形,深红色,种皮坚硬而厚。花期5-7月,果期6-7月。

分布于中国多省区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等地。中亚、伊朗、蒙古也有分布。生于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与荒漠地带的河边、湖边、池边等生境且有白刺、批把柴生长的盐碱地区。

中药材锁阳为锁阳科植物锁阳Cynomorium songaricum Rupr.的干燥肉质茎。入味中药首见于元代朱震亨撰著的《本草衍义补遗》。味甘,性温。归脾、肾、大肠经。具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之功效。常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腰膝痿软,阳痿滑精,肠燥便秘。对瘫痪和改善性机能衰弱有一定的作用。

【中医古籍相关论述】

《本草衍义补遗》:味甘可啖,煮粥弥佳。补阴气,治虚而大便燥结者用,虚而大便不燥结者勿用,亦可代苁蓉也。

《本草纲目》:润燥养筋,治痿弱。或谓里之淫妇,就而合之,一得阴气,勃然怒长。功力百倍于肉蓉苁也。

《药性解》:味甘咸,性温,无毒,入肾经。补阴虚,固髓,润大便燥结,宜酥炙用。按:锁阳咸温,宜入少阴,《本经》不载,丹溪续补,以其固精,故有锁阳之名。主用与苁蓉相似,老人枯闭,最为要药。大便不实者忌之。

《本草备要》:补阳滑肠。甘温补阴,益精兴阳,润燥养筋。强筋故能兴阳。治痿弱,滑大便。便燥者啖之,可代苁蓉,煮粥弥佳。鳞甲栉比,状类男阳。

《本草求真》:[批]补阴润燥,功同肉苁蓉。锁阳专入肾,兼入大肠。本与苁蓉同为一类,甘咸性温,润燥养筋。凡阴气虚损,精气衰败,大便燥结,治可用此为啖,并代苁蓉煮粥弥佳。则知其性虽温,其体仍润,未可云为命门火衰必用之药也。故书有载大便不燥结者勿用。益知性属阴类,即有云可补阳,亦不过云其阴补而阳自兴之意,岂真性等附、桂而为燥热之药哉。但古表著药功,多有隔一隔二立说,以致茫若观火,究之细从药之气味形质考求,则孰阴孰阳,自尔立见,又奚必沾沾于书治功是求者乎。

《得配本草》:甘,温。入足少阴经血分。益精兴阳,润肠壮筋。佐虎骨胶,治痿弱。

《本草分经》:甘,温。补阴,益精,兴阳,润燥,滑肠。

【现代药理研究】

1.锁阳能兴奋离体家兔肠,增强肠管蠕动。

2.锁阳有耐缺氧作用。

3.锁阳具有较好的清除羟自由基作用。

4.锁阳能促进体液免疫功能,使降低的中性粒细胞数升高,但对细胞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

5.锁阳对糖皮质激素具有一定的双向调节作用。

6.锁阳对大鼠体外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