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如题所述

(1)机体因素

①种属差异:由于不同种类的动物,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因此,同一种药物对不同种类的动物的作用有差异称种属差异,如猪对阿托品较为敏感,而兔则耐受性较大。

②个体差异:同一种动物对同一种药物,多数具有相近似的感受性和反应性,但个别机体对药物出现特殊的感受性和反应性,即个别机体用该药小剂量时就出现强烈的反应,甚至中毒,称为高免性。个别机体即使使用中毒量也无强烈反应称为耐受性。

③性别与年龄:母畜对某些药物的敏感性较公畜高,应酌情减少用量。幼龄及老龄家畜对药物的敏感性一般较成年家畜高。

④体重:同一种动物其体重有很大差异,体重大的应适当加大剂量。

⑤机体的机能状态:机能状态不同对于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如解热药物只有在机体体温升高时才有药效,而肝、肾功能不全时,药物在体内代谢和排泄障碍,可以使药物作用显著加强或延长。

(2)药物因素

①药物的理化性质和化学结构:药物的作用与其理化性有关,如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凝固沉淀,对组织有收敛、刺激和腐蚀作用。有些药物结构虽然相似而药理作用并不相似,甚至能产生颉颃作用,如磺胺类药物和普鲁卡因。

②药物的剂量:剂量系指一次用药量。一般说剂量愈大作用愈强,但有一定限度,剂量增大到一定程度,药物的作用可以从量变到质变,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③合并用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合并应用,可互相影响,合并应用后作用增加或增强的称协同作用,作用抵消或变弱的称颉颃作用。

(3)给药途径 不同的给药途径,使药物的吸收速度不同,吸收量的多少,作用的强弱也不同,因此,不同给药的途径使用剂量亦不同。

①内服是常用的给药方法,简单易行。但吸收慢、药效迟,适用多种剂型投药。

②直肠给药:常用于软化并排除直肠积粪。药物在直肠黏膜吸收快,且不受肝脏和消化液影响,故有时作体液补充剂的输入或直肠麻醉。但蛋白质、脂肪类在直肠内不吸收。

③注射给药:具有吸收快、剂量和作用确实的特点,但需严格消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21
药物发挥疗效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药物的剂型、剂量、用法及病人的生理因素、病理状态等。
剂型与剂量。同一种药可制成不同的剂型,以提供多种给药途径,更好地发挥疗效。一般而言,注射比口服作用快,适用于急病与抢救。口服制剂中,溶液剂比片剂、胶囊容易吸收。药物在一定范围内,剂量愈大作用也就愈强。凡能获得良好疗效、副作用较小、安全性较大的剂量,称为治疗量和常用星。对于作用强烈或具有毒性的药物,均规定了“极量”,即最大用量,若超过即易中毒。
年龄影响药物疗效。小儿与老人最为突出。小儿因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肝肾功能等尚未发育完善,应用某些药时极易引起中毒。如服用氯霉素时,由于其在肝内代谢缓慢,容易导致“灰婴综合征”。老年人(6
5岁以上)的生理功能均在逐渐衰退,对药物的代谢与排泄功能明显降低,故用药剂量比成年人要小。如长期服用地西泮(安定),副作用增加,宜减少用量。又如应用铁剂,因胃酸分泌减少而致吸收量不足,疗效不明显,需同时服用稀盐酸。
性别影响药效。如女性月经期与怀孕期,子宫对泻药或其他强刺激性的药物比较敏感,若用药不当,易引起月经过多,或造成流产、早产;在怀孕期或哺乳期,某些药物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导致畸胎,或经乳汁被乳儿吸入而造成中毒。
感应性。不同病人对同一种药物的感应性可能不同,需要适当调整。有时病人对某种药特别敏感,即使应用很小量,也能产生毒性反应,被称作“高敏性”,而另一些病人情况恰恰相反,对某种药很不敏感,甚至用到对一般病人的中毒剂量,仍毫无反应,此称“耐受性”,主要与遗传因素有关。
食物与营养。有些食物能影响某些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以致降低疗效,或产生副反应,不可与药同服。而另一些食物却有助于药物疗效的提高,应充分利用。此外,营养不良的病人,对药物作用颇为敏感,容易产生毒性反应。
病理状态。疾病既可干扰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又可改变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以致影响药效。同时,还会增加副反应,乃至中毒。如肝功能不足的病人应用氯霉素,容易中毒;肾功能不足病人对庆大霉素容易蓄积中毒。
联合用药。两种以上的药物同时用或先后应用,往往会发生相互作用,既可能使药效增强,副反应减少,也可能使药效减弱,副反应增加。前者如复方磺胺甲恶唑(复方新诺明)是由磺胺甲基异恶唑与抗菌增效剂甲氧苄啶(甲氧苄胺嘧啶)联合组成,它们可分别作用于病菌代谢的不同环节,因而使疗效大大增强。后者如磺胺类药物与干酵母合用,因药理作用相反,故疗效降低或失去。
第2个回答  2020-05-31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