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常用手法和穴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3

养生导读: 是以中医辩证理论为基础,通过点按、调节脏腑、平衡阴阳的方式来改善儿童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一种、治疗方式。

又称 *** ,它是运用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知识,研究用手法作用于体表,预防和治疗儿科常见的一门临床学科,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平衡阴阳,调和脏腑,,行气活血,疏风散寒,。

小儿以6周岁以内的小儿为主要治疗对象,婴幼儿尤为适宜。小儿推拿疗法的适用范围较广,一般常见症和多发均能治疗。例如:厌食、呕吐、腹泻、便秘、斜颈、积滞、疳症、遗尿、口疮、夜啼、脱肛、近视,以及小儿肌性斜颈,,感冒,咳嗽等。

小儿推拿手法

1、推法。用拇指面(正、侧两面均可)或食、中指面,在选定的穴位上作直线推动,称直推法;用双手拇指面在同一穴位起向两端分开推,称分推法

2、揉法。用指端(食、中、拇指均可)或掌根,在选定的穴位上贴住皮肤,带动皮肉筋脉作旋转回环活动,称揉法。治疗部位小的用指端揉,大的用掌根揉。

3、捏脊法。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对准食指前半段,然后顶住患儿皮肤,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自尾椎两旁双手交替向前,推动至大椎两旁,算作捏脊一遍。此法多用于小儿疳积,故又称“捏积”。

4、推脊法。用食、中指(并拢)面自儿大椎起循脊柱向下直推至腰椎处,称推脊法。此法适用于高热。

小儿推拿穴位

小儿推拿的常用穴位

═══┬═════════┬══════════┬═══════════

穴名│位置│主治│操作

───┼─────────┼──────────┼───────────

脾土穴│拇指罗纹面│腹泻、呕吐│用推法,推200~500次

───┼─────────┼──────────┼───────────

大肠穴│自食指端桡侧边缘至│食积、腹泻│用推法,推100~次

│虎口,成一直线││

───┼─────────┼──────────┼───────────

板门穴│大鱼际隆起处│胸闷、呕吐、食积腹满│用推法或揉法,

││、食欲不振│操作50~

───┼─────────┼──────────┼───────────

三关穴│前臂桡侧边缘,自腕│外感怕冷无汗、│用推法,自腕部向上推至

│横纹直上至肘横纹成│营养不良│肘部,推200~500次

│一直线││

───┼─────────┼──────────┼───────────

六腑穴│前臂尺侧边缘,自腕│发热、多汗。│用推法,自肘部向下推至

│横纹直上至肘横纹成│虚证忌用│腕部,推100~500次

│一直线││

───┼─────────┼──────────┼───────────

天河水│前臂掌侧正中,自腕│身热烦躁,外感发热│用推法,自腕部向上推至

穴│横纹中点直至肘横纹││肘弯处,推100~500次

│中点成一直线││

───┼─────────┼──────────┼───────────

七节穴│第四腰椎至尾骶成一│腹泻、痢疾、食积│用推法,自上而下或自下

│直线│、肠热便秘│而上均可,推200~500次

───┼─────────┼──────────┼───────────

龟尾穴│尾椎骨处│腹泻、脱肛、便秘│用揉法,揉~600次

───┼─────────┼──────────┼───────────

丹田穴│脐下2寸│少腹痛、遗尿、脱肛、│用摩法或揉法,

││小便赤少│操作3~5分钟

───┼─────────┼──────────┼───────────

【小儿推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