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作朋友(第3版)》读书笔记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1
看了一些书籍,过了一段时间总会遗忘一些关键内容。为了应对遗忘,为了更好的理解书籍思想,我应使用文字记录“划线原文”及自己的想法。以期后续可以通过查看记录文字以快速回忆理解内容。

本文则是对《把时间当作朋友》的总结,划线部分和感想均由微信读书导出。

一年前已经读过一次《把时间当作朋友》(作者李笑来,以下记做李),这一次又重温了一下,依然可以给我一种提醒的作用,且作用不减。总的来讲,李笑来(以下记做李)在书中的话有个特点:直白,不虚掩。某些话直击人类的弱点,并用文字呈现出他的生活经验。

生活中总有很多“成功学”的书籍,很多在讲时间管理(或管理时间),而李则认为时间不可管理,时间并不会因为人的行为而发生变化,时间总是在不紧不慢的流动,而真正可以管理的就是自己。做时间的朋友。

“你的大脑”真的是你的大脑吗?“你的大脑”不是你真正的大脑,而思想则是自己真正的大脑。因此脉路就是“真正的大脑”控制“你的大脑”,“你的大脑”控制具体行为。

李提供了另外一个审视自己和世界的角度。

00男人的长相

亚伯拉罕·林肯曾经说过:“男人要为自己40岁之后的长相负责。”

01 大脑

一个人若无法控制自己(情绪,懒惰等)就与动物的应激反应无差异。因此,应不再让自己“跟着感觉走”而成为大脑的奴隶,而是翻身做大脑的主人。

如果我们能用自己的大脑控制自己的大脑,那么我们就应该用自己的大脑控制自己的大脑——事实上这恰恰是人类与猩猩的区别,尽管人类和猩猩拥有共同的祖先。

他是历史上第一个广为人知的“用自己的精神战胜了自己的精神病”的人。换言之,纳什通过挣扎学会了控制自己的大脑,不再被自己大脑中的幻觉所控制。

实际的调查结果也显示:人群中有差不多1/3的人更易受到(来自他人或来自自身的)心理暗示的影响。也就是说,他们更可能在服用安慰剂后病情真正好转。

如果我们一整天都在做那些非常重要但可能并无乐趣的事情,那就意味着,我们已经完全摆脱了大脑的控制,进而成为大脑的真正主人了。

被别人左右,是一个人相当可悲的状态之一。

不进行无理性的讨论

如果我们作为讨论的一方,发现对方已经不再“遵守理性讨论基本原则”,那么就马上停止讨论吧,因为我们已经失去了讨论的对象。就算对方不依不饶,我们也应该回避、回避、再回避,因为接下来的任何过程都已经不再是“讨论”,而更可能是仅仅为争而争的“争论”了。这种争论的害处很多:浪费时间,影响情绪,把对方变成敌人,失去更多朋友……

02完美永不存在,未知永远存在

完美永不存在,我们只能无限接近于完美,而不能达到。因此,这也导致了缺憾永远存在。

不必追求完美,而应该是“先完成,再完美。”

大部分任务的绝大部分都是枯燥无趣的,真正感觉有意思的很少。所以,不要动不动就说“我不喜欢这份工作”,可能换一份工作还是类似。

为什么完美主义者总是脆弱?因为他们总会被现实打击,而且不明就里,常常怨天尤人:“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这些人所说的“做不好”,其实是“不能一下子做好”,但问题在于,没有什么事情是一下子就能做好的。所以,他们这个也不做,那个也不做,到最后,已经不是“不做一些事情”了,而是“什么都没做”、“什么都不做”,结果“一事无成”。

一些真正优秀的人,也会被别人称作“完美主义者”。事实上,这种描述并不准确。比较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他们是有能力做到更接近完美的人,并且,他们一直在努力”。

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时刻忍耐各种各样的不完美,否则事情根本无法完成。最终完成的事情,结果也常常是不完美的。缺憾必然存在。

再强调一次,我们必须接受这个现实——未知永远存在。而后,我们只能不断尝试着适应“在未知中不断前行”。

03时间的力量

时间不是固定不动的,而是加速扑过来的。

“最后期限”不是固定在将来的某一点,而是朝着你加速扑来。有的时候,也许还没开始就发现自己已经晚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唯一的策略依然是“现在就开始”——否则更待何时?在起步晚了的情况下,问题不是“到时候能不能做好”,而是“到时候能做多好就做多好,总好过什么都不做”。

一个人遗忘痛苦的能力特别强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这个人会很轻易地原谅自己。

不要一上来就制定过长的计划。哪怕制定一个星期的计划,都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花时间

这也很容易理解。当我们把时间花到一个人身上的时候,相当于在他身上倾注了自己生命的一段——不管最终的结果如何,那个人和那件事都已经成为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所以,“真正的好朋友”谁都只有几个而已。

从前的痛苦对现在的消极影响慢慢变小。那么为何不让自己多做些有利于自己的所谓“痛苦的”事情呢?因为,痛苦会慢慢忘记,而带来的成果却得到时间的积淀。时间在不停的流逝,为何不往时间里面多塞点东西呢?就像一个人想快速把好东西塞进自己口袋里面一样。有趣的是,人类的动物属性在另外一个角度竟可成为好的品质。

“事件-时间日志”可提高感知时间的能力,以提高时间预算能力。

04好机会?

在现实生活中,“好方向”固然存在,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做好现有的事情。

一事无成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放弃。放弃的方法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换一个更好的方向”。如果确实是一个更好的方向倒也罢了,但事实上更好的方向并不存在,因为照此下去,“更好的方向”会不断出现。千万不要觉得认为自己能够不断地找到“更好的方向”的人不多,其实大家都会不断地找到“更好的方向”。“方向”“越来越好”,成功的人又有多少?寥寥。

而当一个人准备好了的时候,随处都是机会,而且所有的机会都是切实的、可以把握的。

05身处困境

基于种种原因(主要是概率问题),人们往往对自己正在从事的职业并不满意。很多人都心怀梦想,有一个“无论如何早晚都要从事的梦想职业”,而不幸的是,很多人正因如此最终沦为平庸之辈(有例外,但这例外太少,几乎可以忽略)。

对现状不满、急于摆脱现状,是人们常常不知不觉落入的陷阱(尽管偶尔这也是少数人真正的动力)。接受现状才是最优策略——有什么做什么,有什么用什么;做什么都做好,用什么都用好。不要常常觉得苦(这会让人忍不住顾影自怜,浪费精力与时间),而要想办法在任何情况下找到情趣——快乐是一种本事。这些年我遇到的优秀的年轻人几乎都有这样的特征:他们很少对现状不满(可能是他们的优秀使他们难以觉得不满吧),他们热爱自己的生活,他们相对更不在意外界的影响,他们更专注于做事而心无旁骛,他们身处良性循环之中,当然,他们也因此每时每刻都在进步。

可能“无趣”就是常态

所有真正踏实做事的人都知道,任何任务的绝大部分都是枯燥而又无趣的,所谓有创意的部分,可能连1%都不到。对此,我有切身体会。

06要么今天,要么现在

马上行动是最重要的——尽管这句话已经被无数人说过无数次

接受任务之后,什么时候开始执行才好呢?比“越早开始越好”更切实的答案是“现在就开始”。所谓做事拖延,不是拖延着做事,而是拖延着不开始做事。

只要开始做事,一个人就要面临做错、做不好的风险。这原本是任何人都逃不掉的事情,但最终患上“拖延症”的人犯了一个简单的认知性错误,即认为那些能够做对、做好的人都是直接做对、做好的。从表面上看也好像确是如此。那些能够做对、做好的人,总是显得从容不迫、轻车熟路。面对这样的人,那些犯了错、做不好的人根本没办法不自卑、不怀疑自己…… 所以,很多人做事拖延不过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在作祟。没有哪一个拖延的人愿意承认自己是这样想的,但当他们扪心自问的时候,他们都知道这描述一针见血。 只要做事,就一定会出问题。这是现实——无论何人,无论何事。如果在做事的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问题,那肯定不是在做事,而是在做梦。

其实,我一直想说的是:方法固然重要,但是比起“用功”来说,方法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所有学习上的成功,都只依靠两件事——策略和坚持,而坚持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策略。

很多人生活不幸,其实只不过是在作关键决策时因为“怕麻烦”而产生了“失误”

【而这失误基本是确定的。。】

不开始做事情,简直就是自欺欺人。拖延做事情的本质是拖延开始做事情。

为什么人们会拖延做事?是因为害怕失败,当事人认为:不做事情,没问完成任务,会说只是我没有做而已,而不能证明我能力不行。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情,现在就开始做事是最正确的。

而且现状无法立即改变,不能“急功近利”,而应有计划的坚持。

07坚持

从数字上来看,交了年费之后坚持不到2个月(其实只不过是8周而已)的会员占整体会员总量的95%以上——这已经是非常保守的估计了。而那些坚持了2个月的会员,也往往不会每天都去。

我们应该记住的是:凡是值得做的事情,都值得慢慢去做,做很久很久

许多年后,我开始写网志,大约从2005年年底开始,每天必写,迄今为止不知道写了多少字,能明确的是,发布的文章总数已经超过3000篇。这本书的初稿,也是先发布在网志上的。因为更新得勤,也因为喜欢的读者口口相传,我的网志每天的访问量很惊人,Alexa全球排名一度冲进1万。常有朋友问我,天天写那么多东西不累吗?说实话,真的不累。因为对我来说,打字已经是内建的能力,敲击键盘已经是自然的动作,思考才累——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我常想,如果当年我没有“顿悟”,现在还处于两个手指敲键盘的阶段,后面很多事情就不会发生了——起码,我的网志就可能不存在了,

告诉自己:我有不足,我需要时间,我没办法一蹴而就。

其实,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所有尴尬、浮躁、沉沦,从本质上看,都和上文所描述的境况没什么两样。正如前文讨论过的:一个人的现状越差,摆脱现状的欲望就越强,进而作出不现实决策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不能控制这种焦虑情绪的话,他就很可能落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读书,思考,写作,复盘,坚持是需要做的,并且做到了会超过很多人。

做事情不能急于寻求好的结果。

08恐惧

恐惧是常态。

我并不能克服恐惧,而是仅仅做到了习惯恐惧。

那些突然放弃讨论,转而“变”得不理性的人,只不过是因为在那一瞬间让恐惧占了上风,而勇气消耗殆尽。不要以为自己拥有无比的勇气,不要以为自己没有恐惧,总有那么一个时刻,我们的勇气不能抵御我们的恐惧。

09学习,复盘

自学能力的基础是阅读理解能力从初中毕业之后,大多数人都会拒绝承认自己阅读能力低下,可这仅仅是幻觉。很多人根本不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顶多是“识字”而已(弄不好识字量也很有限)。

写出简洁、有效、准确、朴素、具体的说明性和说理性文章的能力。

我年纪很小的时候,母亲教我:“读教科书,要先把所有概念都记下来,暂时不懂的就死记硬背。把概念牢记于心,就可以通过以后的学习和实践反复审视它,并形成透彻理解。”这一教诲对我的帮助非常大,以至我上学期间从未觉得哪个科目太难。后来做了老师,有机会大量观察,才发现几乎所有的学习困难和思维困境,是因为之前在学习基础概念的时候不加重视造成的——没有例外。

要做一个用心的人,要用心做事,因为这世界其实也有“心”。

这里提供一个很实用的建议:与其关注成功者,不妨反其道而行之——努力从失败者身上汲取经验。

做记录,复盘,不断成长

我在26岁之后才真正习得做记录的方法和习惯。而在随后的10多年里,我也日益体会到做记录的重要性。我原本以为,如果能够保持良好的记录习惯,自己就不会犯同样的错误,可我最终发现,有些错误是因习性甚至人性本身而生的,所以,即便保持做记录的习惯,也不可能完全避免,但毫无疑问的是,我依靠做记录的方法避免了多次犯同样错误的危险。举个例子,在海上求索的探险家们,不仅要详细书写航海日志,还会将日志公开分享,这是他们避免在未来遇到危险的最重要的手段。今天,所谓的网志,在一些人的手里也具备同样的功用。

现在你可以明白,为什么许多人总那么“没记性”了吧?

在面临尴尬的时候,一定要用文字、图画等形式把自己所遇到的尴尬记录下

如何博学?

“博学”背后的真相是——有意识地积累!

“对特定信息的注意力”会使我们拥有神奇的能力——在哪怕是从非常嘈杂的“噪音”中一下子挑出我们所需要的“被关注的信息”。

随着信息输入量的增加,大脑会因为需要而主动生成新的灰质细胞。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使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语言的人的大脑拥有更多的灰质细胞。而由于颅腔的大小是有限的,于是,灰质细胞的增加最终会导致灰质的密度越来越高,这亦会令灰质细胞之间由神经元连接起来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人们所说的“融会贯通”现象也就有可能出现——那些原本貌似毫不相干的信息现在有机会被联系在一起了。所以,所谓知识渊博的人,就是那些大脑中存储的信息量超常地多的人。这些人总是可以“融会贯通”,看上去也就超常地充满“智慧”。

“死记硬背”有另外一个令人印象截然相反的同义词——博闻强识。

10这样做事吧

工作中有太多都是流程性的。比如邮件沟通,现在在不断的总结相关的邮件模板,争取10分钟内可以完成复杂邮件的编写。试验报告模板应该尽可能的考虑到供应商编写出错的可能性,减少不必要的劳动。真正出彩的地方恰恰不是“按时完成任务”,而是在完成应有任务后的思考,创新,比领导预期更高一点。用心做事。

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面临的任务大都是重复性的。要想加快执行重复性任务的速度,只需在遇到重复性任务时先将其做完一次,然后马上总结、整理,搞清流程,再靠进一步的实践把它变成“闭着眼睛也能做好”的事。这是提高效率、减少失误的根本手段。

最好在脑中预演一遍,甚至全程模拟(特别是对重要的事)。通过预演,可以发现很多潜在的,被遗漏的问题。

在工作中要提前准备。否则根本不知道当时会发生什么。自己汇报PPT经验证明如此。

我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会尝试把将要做的事情的整个过程在脑子里预演一遍甚至数遍。

我认为,万事皆可提前准备,万事皆需提前准备。只有前期准备充分,才能在实际执行任务的时候有出色的表现。举个例子,我在做新教师培训的时候,经常被新教师夸奖:“李老师,你在台上随机应变的能力太强了!”对此我不敢谦虚——因为他们完全夸错了,我自己太清楚自己的应变能力有多差。 我之所以“显得”游刃有余,是因为之前做过太多的准备。之所以做那么多的准备,是因为曾经出过丑——想象一下,在台上讲到一半突然发现自己说的某句话有不曾想到的歧义,是多么窘迫的事情?所以,在任何一次演讲的准备阶段,我都会花很多时间认真考虑自己的每个观点、每个事例、甚至每个句子可能引发什么样的理解和反应,然后逐一制定对策。只有这样,我才可以安心上台。

在做时间预算的时候,一定要留有空间。一方面,我们必须清楚肯定会有意外事件发生,所以要留出时间处理这些意外事件;另一方面,我们必须使用适当的方法休息、放松,以便恢复精力,在良好的状态下做更多的事情。一个人除了工作、学习之外,一定要保证自己有足够的其他活动。

杜绝“要是。。。。就好了。”

再看一个最浪费时间的,也因此必须回避的句型:“要是……就好了!”这个句型是用来表达后悔情绪的,而“后悔”是最浪费时间的——无论如何,这种情绪都于事无补。当人们遇到生活的尴尬时,脑子里将不由自主地冒出用这个句型所表述的念头: ● 我要是孙悟空就好了! ● 我要是有钱就好了! ● 我要是没结婚就好了! ● 我要是当初多读点书就好了! ● 我要是在美国就好了! 之所以在遇到尴尬时会冒出这样的念头,是因为大多数人早就朴素地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我们所面临的今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过去。可是,时间的固有属性决定了被它穿透的一切都将凝固成历史,无法更改——无论后悔的程度多么强烈,都无济于事。

掌握“那你看我这么理解对不对……”👍

那些善于沟通的人往往在恰当的时候使用这样的句式:“那你看我这么理解对不对……”说者这时会自然而然地想尽一切办法表述清楚,甚至会在这个过程中突然发觉自己的疏忽之处,进而没有压力地进行自我纠正。

学会复述——“你的意思是……,是吗?”

“你的意思是……,是吗?”

结论先行

说者为了讲解清楚来龙去脉,往往不得不把重要的信息,如重要的事实、迂回的说理、意味深远的结论,放在后面。从总体上来看,说者发出的信息越来越重要,可是听者接收的信息却越来越少、越来越零散。

培养孩子兴趣应注重选择孩子比别人做的好的事情

往往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

正确的做法是:根据孩子的情况,选出孩子最可能做得比别人好的事情(这很可能已经是极其耗时费力的了),然后绞尽脑汁让孩子学得会、做得好、做得比一般人好、做得比谁都好——兴趣就自然出现了。

人只有特点

在自己的语言中,把“优点”和“缺点”这两个词替换成“特点”。

嘲弄

嘲弄者必被嘲弄——这简直就是一个恶毒的魔咒。

运动

就应该坚持每周至少3次有氧运动。几年之后,他就会发现,在他的朋友、同事都被工作压垮了身体、了无生活乐趣的时候,他竟然可以通过积累做到一枝独秀。

11这样思考吧

永远相信过去的事情是最好的安排

没必要抱怨别人,没必要认为这世界就对自己一个人不公平,要记得“你并不孤独”——肯定还有其他人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遭遇过同样的尴尬和痛苦。但是,有多少人能平静地对待痛苦,而又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不能被大脑的直接反应所左右”呢?这样一想,我们也就释然了。只要我们认为这个事件没那么值得痛苦,大脑就很难主动遗忘这个事件——更何况我们早就把这个事件和经验记录在案了!

动力来源

我的一个朋友曾跟我分享他的做法:当他终于搞明白自己要拿到奖学金就得有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高分的时候,他被单词量要求吓了一跳。他说,他用了两天时间才想出办法说服了自己:这应该是件快乐的事情。 他是这么算的——一共要搞定20000个单词,而因此可能获得的奖学金是每年40000美元左右,并且连续5年没有失业的可能;当时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差不多是1:8,所以,这就大约相当于每年320000元人民币;如果一年的税后收入是320000元人民币的话,就相当于税前赚了差不多400000元人民币;这样一来,每个单词大约值20元人民币——这只不过算了一年的收入而已。

友谊?交换?

尽管绝大多数人不愿意承认,但他们的所谓“友谊”实际上只不过是某种意义上的“交换关系”

在我年纪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告诉我:一定要想办法不时做出令人敬佩的事情,这样就会有人主动找你做朋友。

集中精力改变那些自己能够改变的事情,暂时忽略那些自己不能改变的事情。专心打造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独立的人,比什么都重要。打造自己,就等于打造自己的人脉——如果人脉真像传说中那么重要的话。其实,我总觉得关于人脉导致成功的传说虚无缥缈,不过是些不明真相的人臆造出的幻象罢了。

多关心。可以借助于时间规划,或零散时间。

……我学心理学课程一事,纯属偶然。朋友××摔断了腰椎骨,打了石膏裤,瘫躺床上三月。我在自家墙上的挂历上写了一行字:“每周给××打个电话。”我当医生出身,知道卧床不起的病人非常寂寞,希望能躺着聊聊天。后来我就按照挂历上的提示,每周都给这个人打电话,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尽管我很忙,还是会多磨蹭一点时间,让她开心。后来有一次,她随口说香港中文大学心理学教授林孟平到北师大带学生……我问,我能跟她学习吗?朋友说,那可不知道。后来感谢那位朋友说,我能学心理学,多亏你摔断了腰。

我们的社会倾向于遗忘那些重要的人物——事实上,所有的社会都可能如此(亲情?友情?)

愿我能从容接受我不能改变的, 敢于改变我可以改变的, 也愿我有智慧分辨这两者间的区别。【与李开复的话类似】

以你为名的小说会是枯燥或是隽永~

【第8篇分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