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象/需求的初步调查中,新系统方案的设想从哪些方面进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12-09
旅游ERP系统开发的方法  旅游ERP系统开发的总体规划是对整个旅游erp系统开发过程的设想和计划。在实际的开发工作中,还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指导旅游ERP系统的具体开发。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日本、西欧等对erp系统的开发方法进行了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形成了几种比较成熟的方法,如生命周期法、结构化erp系统开发方法、原型法和面向对象法。我们可以充分借鉴这些方法来指导旅游ERP系统的开发。(一)生命周期法1. 生命周期法的概念与特点生命周期法(life circle approach,简称为LCA)是国内外旅游erp系统开发最常用的方法。因为任何一个软件都有它的生存期。生存期是指软件项目从提出,经历分析、设计、运行和维护,直至退出的整个时期。生命周期法将软件工程和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引入旅游erp系统的研制开发中,将旅游erp系统的整个生存期视为一个生命周期,同时又将整个生存期严格划分为五个阶段,这样就可以分阶段、分步骤的进行旅游erp系统的开发。生命周期法主要有以下三大特点:(1)采用系统的观点与系统工程的方法,自上而下进行旅游erp系统分析与系统设计,并自下而上进行系统实施。(2)开发过程各阶段的界限分明,任务明确,文档齐全,使得整个开发过程便于管理和控制。(3)采用最常见的结构化的分析与设计方法,易于系统的实施,便于旅游erp系统的维护。2. 生命周期法的阶段及其任务生命周期一般将旅游erp系统的生命周期划分为5个阶段: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与旅游erp系统的维护。(1)系统规划阶段。系统规划主要是由旅游erp系统分析员和用户讨论,以便了解情况,确定是建立一个新的旅游erp系统,还是对原系统进行局部改进;通过旅游企业情况的调查,从技术、资金等方面进行可行性研究,并将分析结构以可行性报告的形式提交项目评选委员会。(2)系统分析阶段。系统分析是指系统开发人员详细调查和分析现行旅游erp系统的各项业务活动,如系统的运行机制、运行情况、存在问题等,从而构思和确定新系统的基本目标和逻辑功能,完成系统分析报告。这个阶段的工作深入与否,直接影响到将来旅游erp系统的设计质量和经济效益。(3)系统设计阶段。系统设计是指对旅游erp系统内部结构的设计。主要是结合计算机处理技术,对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具体的设计,包括对处理系统的模块设计、代码设计、数据库设计、子系统设计、输入输出设计、逻辑处理设计等,从而确定旅游erp系统的物理模型。(4)系统实施阶段。当实施方案确定之后,项目就进入了具体的实施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各种设备的购置与安装、操作人员的培训、大批基础数据的整理和录入等,在各部分工作完成之后则可以有步骤的进行验收及调试,进行旅游erp系统试运行。(5)系统运行与维护阶段。旅游erp系统开始正式运行后,随着业务的扩大、社会环境的变化、技术的改进等,需要对系统不断进行更新和维护,使信息系统不断完善,充分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3. 生命周期法存在的问题生命周期法作为系统开发的一种理论,在系统开发中得到了普遍应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开发周期长,效率低,文档资料过多,用户难以真正理解这些文档或说明书。(2)开发过程复杂,各阶段的审批工作困难。(3)在系统开发初始阶段,过于强调用户需求,用户和系统分析人员之间缺乏交流,造成系统需求定义困难。此外,该方法不允许系统开发随着内外环境或用户需求的变化而发生变动。(二)结构化旅游erp系统开发方法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structured system development method,简称为SSDM),是结构化分析设计、工程化系统开发和生命周期三种方法的结合。它是迄今为止系统开发中使用最普遍、最成熟的一种方法。1. 结构化系统开发的基本思想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是一种面向功能的生命周期法,它的基本思想是用系统工程化的观点,将旅游erp系统开发看做工程项目,有计划、有步骤、自上而下分阶段在结构化和模块化基础上进行。即将旅游erp系统的总功能逐层分解为多个子系统功能或模块,子系统功能还可以分为更细的功能,使模块之间的联系降到最低。2.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优点(1)可用直观的工具来表达系统的结构。结构化设计方法是提供的系统结构图不仅可以帮助系统设计人员设计优化应用软件,还可以使用户在系统实现前了解旅游erp系统的总体情况。(2)系统开发易于实现。结构化设计将系统承担的总任务由大到小、由繁变简,将一个复杂的旅游erp系统分解为许多小的模块。(3)系统可维护性好。因为构成系统的每一个模块规模小且功能单一,模块本身容易得到修改;模块的独立性高,不会由于某一模块的故障而影响其他模块。(三)原型法1. 原型法的基本思想20世纪80年代后,计算机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各种数据库和开发工具相继出现。在新一代应用软件开发生成环境的支持下,逐步形成了原型化方法。原型法的基本思想是旅游erp系统开发人员在获得用户基本需求后,借助强有力的软件环境支持,快速的构造一个系统的“原型”,用户和开发人员再对这个原型反复评价、修改,逐步确定各种需求细节,从而最终形成一个用户满意的模型。2. 原型法的开发过程原型法是随着用户和开发人员对系统认识和理解的加深,不断对系统进行修改和完善的过程。整个开发过程可以分为下面几个步骤:(1)确定初步需求。确定用户的基本需求是指对系统功能、数据格式、报告格式和屏幕界面等的要求。这些要求不需要像结构化方法那样详细,而只是概略的描述。(2)设计系统原型。在对旅游erp系统功能初步了解的基础上,系统开发人员可以尽量使用软件开发工具和利用已商品化的软件,迅速设计实现一个软件系统模型。(3)试用评价原型。用户亲自试用原型,能较为直观和明确的进一步提出需求,加强与开发人员的沟通。(4)修改完善原型。根据用户意见对原型进行修改,然后再试用和评价,这样循环往复,逐步提高和完善,直至用户满意。(四)面向对象法1. 面向对象法的基本思想面向对象的开发是一种新的思维模式,是一种新的软件开发思想。对象是应用领域的概念,而不是计算机实现中的概念。传统的软件设计把数据与对它们的处理分开,必然使人们在思考问题时还要思考计算机处理的细节,而面向对象技术把数据和对它们的处理组合为对象,并将它们各自模块化,建立起联系,人们在思考问题时就可以脱离处理过程的细节。2. 面向对象法的开发过程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也称为对象建模技术。应用面向对想法对旅游erp系统进行开发主要分为以下三步:(1)面向对象的分析。从问题的陈述入手,分析并构造与对象有关的各种现实模型,简洁明确的抽象出旅游erp系统的目标。进一步与需求分析对应,导出功能模型、对象模型和动态模型。(2)面向对象的设计。只要软件结构是以数据为中心进行设计,遵循面向对象模块分解的基本原则,且以数据操作作为模块界面,都认为是面向对象的设计。在旅游erp系统设计阶段,首先要对系统的总体设计,即将系统分解成子系统,子系统又分解为模块;然后进行详细设计,即设计对象的数据结构及操作方法等。(3)面向对象的实现。所谓实现就是程序设计,在实现这个步骤后还有测试、维护、更新阶段。但面向对象这一概念贯穿整个开发周期,因此不必进行不同阶段的意义转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