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一课时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2-03-07
在忙碌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学中的第一课时时常被人们忽略。不管是观摩课、竞赛课还是评优课,很少有人执教第一课时。教学研究人员、专家或学者也很少针对第一课时进行分析研究,很少对我们第一线的老师作具体的点评。而我们一线的老师,拿到一篇课文后,也只是钻研如何把握教材,如何设计精彩的环节,如何突破教学中的难点,至于教学第一课时,我们总是用一成不变的模式。很少花心思去想。
  第一课时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接受熏陶的第一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整体感知课文的关键点,是对学生进行双基训练,提高语文素养的起始点。正确处理好第一课时能唤起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能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能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能养成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正确处理好第一课时能为学生深入感悟文本铺平道路,能为形成第二、第三课时的精彩蓄积力量。因此,老师应关注第一课时,让学生走好重要的第一步。
  
  一、激趣导入,让学生期待文本
  
  第一课时,是学生和文本的第一次接触。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文本产生热切的期待,直接影响了学生对本课的学习效果。所以,在第一课时的导入中,老师应结合本文的特点,运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低年级的课文《郊游》时,老师创设了“一起去郊游”的情境。他带领小朋友手拉着手唱《郊游》的歌曲,并利用课件展示秋天郊外的美景图片,一下就把学生置身于秋天的郊外,也让学生对《郊游》这篇课文产生了强烈的阅读期待。
  又如在教学中年级的课文《番茄太阳》时,老师在课题《番茄太阳》上下文章,让学生对“番茄”和“太阳”产生丰富的想象,谈谈两者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学生都带着一份期待去阅读,去发现,去想象。
  
  二、扎实训练,让学生读通文本
  
  于永正老师说过“书不读通不开讲”,就是指语文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将课文读正确,读顺畅。所以,在第一课时中,我们一般都会设计读的环节,读生字,读词语,读句子,读课文,但往往为读而读,读得机械,读得乏味。在有些课堂中,“读”成了个别朗读水平优秀学生的展示,更多的学生则成了旁听者,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把“读”真正落实呢?
  一位导师在《花瓣飘香》一课中,设计了“读字—读词——读句”的教学环节。由字到词,又由词到句,层层深入,让学生在读好字词的基础上读好句子,再到句子中去理解词语。学生在反复读的过程中,培养了语感,在无形中了解了字、词、句之间的密切关系,也让学生接触了课文的主要片段,为第二课时中更好地体会感陪词句做好了铺垫。这样扎实有效的训练,避免了“走过场”的弊端,才能让学生读得到位,真正做到读通课文。
  在这堂课中,老师还把全班同学分成了若干个小组,在自由读课文的环节中,老师首先给学生明确阅读要求。然后采取了小组自由分工的方法进行朗读。这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让每一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在接下来的朗读环节中,老师采用比赛的方式让每一个小组都有参与的机会,这样全员参与的朗读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朗读的机会,避免了“少数朗读多数旁听”的弊端,真正做到了全员参与,读得通透。
  
  三、抛下话题,让学生细读文本
  
  “一曲终了,余音绕梁”,会引起人无限的遐想,给人更多的艺术享受。语文第一课时在结课时,教师或简要阐述或引导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突出重点,设置疑问,抛下话题,启发思考,留下悬念。在高潮处,在疑难处,在矛盾处戛然而止,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引起学生细读文本的欲望,为第二、第三课时的学习打下基础。蓄足气势,达成沟联,达到课虽下,味还在,趣仍浓,思无限的艺术效果。
  如《花瓣飘香》一课,在最后一个环节教学中,老师可让学生针对课文题目进行提问,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提了很多问题后,老师才抛出了三个重点问题:“题目为什么用‘花瓣飘香’?”“香仅指月季花的香味吗?”“花瓣上凝聚着什么?”这样,既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又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引起学生细读的欲望,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做好铺垫,打下基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