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青海西宁市有什么好玩的,好吃的啊?

想去青海,不知道有什么好玩的和好吃的没有,知道的帮忙介绍一下啊!没多少时间啦,哈哈
把西宁市区的景点告诉我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1
  景色:塔尔寺: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六大寺院之一。
  青海湖:中国最大的内陆湖,以它的惊险神奇和丰富和野生动物而著称于世。
  饮食:青海大部分干燥,为增强抵抗力应加强蔬菜水果摄入,切忌无节制地食用羊肉,一旦上火,将影响体力和健康水平。由于当地蔬菜水果出产不多,建议携带合成维生素,特别是VC。
  气候:全省平均气温低,境内年平均气温在零下5.7℃~8.5℃之间。
  青海租车按公里算,走青藏线去程公里大约是2000公里,返空公里数算一半,也就是全程约3000公里,按丰田四驱越野车算,3—5月租车价3.5元/公里. 6-8月租车价是4元/公里,包含沿途过路过桥费、油费和车辆维护修理费!
  青海湖门票50元,乘游船45元,日月山门票15元.塔尔寺景区门票价格
  80元

  住宿:西宁:青海的旅游服务只有西宁较为完整,比较方便的有青海宾馆和西宁大厦。西宁大厦位于西宁市建国路,地处繁华商业区,距西宁火车站、长途汽车站仅0.5公里。 青海湖:到青海湖景区旅游一般都住宿在鸟岛宾馆,也可以自备帐篷在湖边过夜。格尔木:格尔木对很多旅游者来说并不是旅游目的地,而只是一个中转站,到此地可住宿在格尔木宾馆,背包族则可以找价格便宜实惠的招待所入住。

  吃的东西有:请看吧!酸 奶:这里所说的酸奶,不是我们常喝的那种工厂加工出来的,而是当地回族人民自己加工自制的酸奶,是盛在小碗中,并在碗口盖上一块小玻璃,然后回族人民自己摆在街头上卖的那种。这种自制酸奶味道绝对正宗、口味绝对赛过其它所以品牌的酸奶。

  甜 醅:制法:将莜麦或青稞(去外皮)簸净,清水洗去杂
  质,入锅煮熟(表层开口),沥出凉冷,加入甜醅曲和匀,装进坛中密封,保持恒温(15℃上下),经3~5天发酵,开坛食用,醇香、清凉、甘甜,夏能清心提神,冬则壮身暖胃。

  什锦人参果:用青海牧区特有的蕨麻(人参果)为主料,并配以青梅、京糕、薏米、莲子、核桃仁、葡萄干、冰糖等料制作而成的甜味菜肴。制作方法如下:先将人参果洗净褪皮,和莲子(去心)。薏米一起上笼蒸熟。葡萄干也洗净略蒸。把青梅、京糕切成小丁,后用水化开冰糖,滤除杂质,放入已蒸熟的人参果里和青梅、京糕、薏米、莲子、核桃仁、葡萄干等,烧开后略加团粉勾芡,即可装汤盆上桌。

  发菜蒸蛋:青海高原盛产发菜。发菜细如丝,柔如棉。此菜是西宁的特色名菜。

  制作方法如下:先将鸡蛋清和鸡蛋黄分离,搅均蛋清,加入盐、姜、花椒粉等佐料,作为衬底;后在蛋清上面放发菜,上笼蒸片刻,待蛋白和发菜初凝成形,再倒入搅均的蛋黄蒸至熟透为止;取出,切成方块或菱形,反过来码入盘中,浇上内含木耳、黄花、笋片、香菜末、团粉少许的鸡汤或肉汤,滴几滴香油即可上桌。

  焜 锅 馍:它是青海农业区和半农半牧地区人们的面食品。焜锅馍,其制法是,在普通发面里卷进菜籽油,抹上红曲、姜黄、香豆等民间食用色素,再层层叠叠地卷成面团,揉成和焜锅大小相似的圆柱状,放入焜锅内,然后将焜锅埋入用麦草为燃料的炉膛或炕洞内的火灰里。烙出的馍馍,外脆内软,香气扑鼻。

  尕 面 片:尕面片是青海人面食中最普遍而又很独特的家常饭。这种面片不是用擀面杖擀出来的,而是用手揪出来的。尕面片,又叫面片子。将揉好的软面先切成粗条,叫“面基基”。然后用潮毛巾盖上片刻(此时称“回面”)。“回”好后,拿入手中,用手指捏扁、揪断,每个大约手指宽,投入沸水中,煮熟可食。由于面片小,故叫“尕面片”。

  拉 条:拉条,又叫拉面,是青海人民的一种传统地方风味食品。拉条和面片的制作方法大体相似。不过,拉条的面团要多揉,且稍软一些,待面醒后才能拉。拉条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扁形的,又叫“兰叶”;一种是圆形的,又叫“鸡肠子”。

  酿 皮:酿皮是青海地方风味浓厚的传统小吃。其制作方法是,在麦面中掺和一定量的碱面,用温水调成硬性的面团,几经揉搓,等面团精细光滑,再放到凉水中连续搓洗,洗去淀粉,直到面团成蜂窝状的软胶样时为止。这软胶样的面团煮熟后称作面筋。剩下的面糊待水沉淀后,倒出浮水,将沉淀面糊舀在铺有棉布的蒸笼中蒸熟,取出,吃时须切成长条,缀以面筋数片,浇拌上调料即可。

  馓 子:馓子是一种油炸面食。青海回族和撒拉族群众,在每年欢度传统的“古尔邦节”、“尔德节”、“圣纪节”,以及婚丧大事中,都把馓子作为待客的主要面食品。馓子是用头罗白面为原料,稍加盐和调料,搓成细条,一圈圈放入油中炸制而成。 炒 面 片:在面片已下锅的同时 用炒锅炒好肉丁或肉片及辣子、笋片、菜瓜等蔬菜或粉条、木耳,待面片开锅,即用漏勺捞出面片,放到炒好的菜中翻炒,略炒片刻,即可出锅食用。

  烩 面 片:先将肉片、豆腐片、新鲜蔬莱,如;红辣椒片等在锅中煸炒,放上羊肉汤,加盐、味精、酱油、姜末、胡椒粉等入味,再加进黄花、木耳烧沸,略勾芡汁,撒上蒜苗丝待用。再将面片煮熟,用漏勺捞在碗中,舀上烹调好的烩菜即可食用。

  狗 浇 尿:又称狗浇尿油饼。本地较流行的一种面食。用青油煎的薄饼。有只加一点酵子的“半死面”和不加酵子的“死面”两种。将小麦面和好揉匀、港开,撒上香豆粉,浇少许青油抹匀,卷成长卷。再顺面卷方向探成螺丝状,切成小段,逐个压平微薄。在烧热的烙馍锅中倒上约半两青油,将饼放进,沿锅边浇上一圈青油,并不停转动薄饼,使其人色均匀。待饼上了火色,立即翻过来,再沿锅边浇一圈青油,并不断转动饼子,煎熟即可食用。50年代以前,当地居民厨房灶台上多使用陶制的小油壶盛放青油,烙饼时,用小油壶沿锅边浇油的动作,犹如狗在墙根撒尿的姿势,故称“狗浇尿”。

  蜂尔里脊:做法:将里脊肉剔除筋膜,剁碎,加精盐、姜末、椒粉少许,调制成丸子。以蛋加水粉搅匀成糊,涂在丸子上,然后在熟油中炸成金黄色,出锅浇上芡汁,装盘上席。其色泽金黄,外酥里嫩,甜酸可口。

  手抓羊肉:吃肉时,或用手抓、撕、食,或用藏刀割食,故名。一般就地宰杀,扒皮入锅,待水开锅,捞出即食。肉赤膘白,肥而不腻,油润肉酥,质嫩滑软,十分可口。一般到藏家,主人先将羊尾巴给客人,然后他人才能手抓。又有“女婿吃羊脖子”的习俗。

  烤羊肉:做法:将羊肉切成小片,串穿于铁扦上,放特制的长方形烤炉焙烤。然后在羊肉上抹上酱油、精盐、姜粉、辣面、椒粉等佐料,并翻动铁扦。其肉嫩味香,营养丰富。 羊杂碎:指煮熟的牛、羊的头、心、肝、肺、肠、胃、蹄等切片,舀原汤汁,加调料,即成。杂碎柔、嫩、烂、脆,汤香味浓。青海最有名气的“羊杂碎”要数里离市区25华里处的大通后子河杂碎馆。

  爆焖羊羔肉:高原一绝。吃羊羔肉一般是有渐近线的,只有春秋产羔时期才能品尝到。做法:将出生15天左右的羊羔宰杀剥皮、洗净切成3~6厘米的方块,入油锅爆炒,待皮肉淡黄时加入面酱、辣面、姜粉、椒粉、精盐等,再反复炒至肉块呈红色时,加适量凉水,封锅慢煨,水干肉烂即成。其肉细嫩,辣酥爽口,色泽暗红,芳香柔软。

参考资料:百度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