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儿童听力损失?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9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报道,超过全世界人口的5%,也就是4.66亿人患听力损失,其中包括4.32亿成人和3400万儿童。WHO估计,15岁以下儿童中,60%的听力损失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

引起儿童听力损失的原因有哪些?

1.先天性耳聋中60%与遗传因素有关。

2.出生窒息、低出生体重、早产和黄疸等出生时的并发症

3.妊娠期妈妈感染风疹、巨细胞病毒等可导致宝宝出生后听力损失。

4.儿童及青少年期腮腺炎、麻疹、风疹、脑膜炎等感染因素。

5.婴儿期及儿童期患急性中耳炎或分泌性中耳炎等。

6.长时间使用耳机等音频设备或接触其他噪声等。

7.耳部外伤。

8.服用耳毒性药物也是导致听力损失的常见原因。用于治疗儿童感染、疟疾、耐药性结核及癌症等多种药物,具有耳毒性,可导致听力损失。

常见耳毒性药物包括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癌药(长春新碱、2-硝基咪唑、顺氯氨铂),抗疟药(奎宁、氯奎等),袢利尿剂(速尿、利尿酸)等。


如何预防孕前或孕中宝宝的听力损失?

遗传因素是导致宝宝听力损失的重要原因。加强孕前检查,尤其是有耳聋或耳聋家族史的夫妇,或曾生育过听力障碍患儿的夫妇,应尽量在孕前进行遗传咨询及相关检测,可减少遗传性听力损失的发生。

孕期进行基因检测可了解孕期宝宝是否患有听力障碍或携带耳聋基因。孕早期预防病毒感染,特别是风疹、巨细胞、单纯疱疹等病毒感染,孕期耳毒性药物的使用、孕妇糖尿病或甲低等因素均可损害孕中胎儿的听力。因此,孕期避免病毒感染和耳毒性药物,加强孕妇保健是减少先天性非遗传性听力障碍发生的重要因素。

如何预防儿童期听力损失?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较高,反复发作可导致听力损失,进而影响语言发育。正确喂养婴幼儿,防止呛奶,洗澡或游泳时防止呛水和外耳进水,预防感冒等可减少中耳炎的发生。

加强锻炼,提高体质,减少脑膜炎、流行性腮腺炎等病毒感染性疾病所致的听力损失。此外,应积极防止儿童头部外伤,减少 娱乐 噪声和谨慎使用耳毒性药物。

怎样早期发现儿童和青少年的听力损失?

定期进行儿童听力筛查,对早期发现听力损失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儿童听力筛查的年龄为0~6岁,其中6、12、24和36个月龄为重点年龄。

如果发现孩子有拍打、抓耳部等动作,或有耳痒、耳流脓等症状,或对声音反应迟钝、语言发育迟缓等表现,最好尽快到医院检查听力;耳鸣可伴随听力下降出现,若孩子主诉“耳朵嗡嗡响”,家长应予以重视。

听力防护应从娃娃抓起,注重孕前、孕期、婴幼儿、儿童及青少年各个阶段的听力保护,科学预防和干预,将耳聋“防患于未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