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红蛋白详细资料大全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0

肌红蛋白(Myoglobin,Mb)是哺乳动物细胞( 主要是肌细胞) 储存和分配氧的蛋白质,它是由一条多肽链和一个辅基血红素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6 700,含153个胺基酸残基。除去血红素的脱辅基肌红蛋白称球蛋白(globin),它和血红蛋白的亚基(a 珠蛋白链和P-珠蛋白链) 在胺基酸序列具有明显的同源性,它们的构象和功能也极其相似。

基本介绍

    中文名 :肌红蛋白 外文名 :Myoglobin,Mb  组成 :多肽 分子量 :16 700 功能 :运输和储存氧气 形状 :紧密球形
简介,肌红蛋白的本质和功能,肌红蛋白的三级结构,参考值,

简介

(myoglobin,MYO,Mb) 是由一条肽链和一个血红素辅基组成的结合蛋白,是肌肉内储存氧的蛋白质,它的氧饱和曲线为双曲线型。 肌红蛋白的基本知识: 肌红蛋白存在于肌肉中,心肌中含量特别丰富。抹香鲸肌红蛋白三级结构于1960年由Kendrew用X线衍射法阐明,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被描述的蛋白质三级结。由于三级结构与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直接相关,而且三级结构的分析工作难度很高,所以这项工作获得学术界的非常高的评价。 肌红蛋白螺旋构象图

肌红蛋白的本质和功能

本质:肌红蛋白=一条多肽链+一个辅基多肽链:由153个胺基酸残基组成 辅 基:亚铁血红素辅基 分子量:17 800 功能:在肌肉中有运输氧和储氧功能肌红蛋白的三级结构

肌红蛋白的三级结构

形状:呈紧密球形 多肽链中胺基酸残基上的疏水侧链大都在分子内部,亲水侧链多位于分子表面,因此其水溶性较好。 三级结构 有8段α-螺旋区 每个α-螺旋区含7~24个胺基酸残基,分别称为A、B、C…G及H肽段。 有1~8个螺旋间区 肽链拐角处为非螺旋区(亦称螺旋间区),包括N端有2个胺基酸残基,C端有5个胺基酸残基的非螺旋区, 处在拐点上的胺基酸残基 Pro, Ile, Ser, Thr, Asn等 极性胺基酸分布在分子表面 内部存在一口袋形空穴,血红素居于此空穴中 血红素是铁卟淋化合物,它由4个吡咯通过4个甲炔基相连成一个大环,Fe2+居于环中。 铁与卟啉环及多肽链胺基酸残基的连线:铁卟啉上的两个丙酸侧链以离子键形式与肽链中的两个碱性胺基酸侧链上的正电荷相连。血红素的Fe2+与4个咯环的氮原子形成配位键,另2个配位键1个与F8组氨酸结合,1个与O2结合,故血红素在此空穴中保持稳定位置。 这种构象非常有利于运氧和储氧功能,同时也使血红素在多肽链中保持稳定。但是过量运动、劳累、阳光辐射、空气污染、吸菸、农药等会产生过量的自由基。自由基,化学上也称为“游离基”,是含有一个不成对电子的原子团。由于原子形成分子时,化学键中电子必须成对出现,因此自由基就到处夺取其他物质的一个电子,使自己形成稳定的物质。在化学中,这种现象称为“氧化”。体内活性氧自由基具有一定的功能,如免疫和信号传导过程。但过多的活性氧自由基就会有破坏行为,导致人体正常细胞和组织的损坏,而肌红蛋白是富氧链蛋白,更容易遭到自由基的攻击。遭到自由基的攻击从而引起多种疾病,如心脏病、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病和肿瘤,与肌红蛋白被氧化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此外,更多活性氧自由基,使核酸突变,这是人类衰老和患病的根源。 抹香鲸肌红蛋白三级结构于来源于它的食物链密切相关。抹香鲸的食物为主食大型乌贼、章鱼、鱼类而乌贼、章鱼主要吃虾、蟹、等甲壳类动物和鱼类。根据2008年荷兰莱顿大学的科学家弗朗西斯科·布达(Francesco Buda)教授和他的实验小组成员,通过精确的量子计算手段发现熟透的虾、蟹、三文鱼为代表鱼类等呈现出诱人的鲜红色的原因,是因为虾、蟹、三文鱼为代表鱼类等都富含虾青素(英文称astaxanthin,简称ASTA),熟透的虾、蟹、三文鱼为代表鱼类等的天然红色物质就是虾青素。因为三级结构肌红蛋白是抹香鲸在深海生存的必要条件,抹香鲸热衷于大型乌贼、章鱼、鱼类等的食物不是它喜欢不喜欢的问题,而是必须要摄入更多的虾青素,以保证肌红蛋白三级结构稳定而不被氧化。与大王乌贼拼得你死我活,其本质就是互相争夺对方的虾青素资源,以利于自己能够在深海中长期生存下去。 肌红蛋白临床意义 : 测定血清肌红蛋白肌红蛋白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AMI) 诊断的早期最灵敏的指标 。但特异性差 ,骨骼肌损伤、创伤、肾功能衰竭等疾病 ,都可导致其升高。Myo 阳性虽不能确诊 AMI ,但可用于早期排除 AMI 诊断的重要指标 ,如 Myo 阴性 ,则基本排除心肌梗死 ,还可用于再梗死的诊断 ,结合临床 ,如 Myo 重新升高 ,应考虑为再梗死或者梗死延展。 增高: 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急性肌损伤、肌营养不良、肌萎缩、多发性肌炎、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和长期休克等。在心肌梗死后1.5h即可增高,但1~2d内即恢复正常。 (1)血中升高:甲状腺功能减低症、高醛固酮血症、肾功能不全、恶性高热以及剧烈运动后等。 (2)尿中升高:卟啉病、血红蛋白尿症、血尿等。 (3)血、尿中肌红蛋白均升高: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心源性休克、心肌病、肌疾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重症肌无力)等。

参考值

男性20~80μg/L; 女性10~70μg/L; 诊断限:>100μg/L。 血清Mb水平随年龄、性别及种族的不同而异,黑人的Mb水平要高于白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