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运用古诗词的经典散文 小段 都可以 急

我想要的散文是:里面充分用到大量经典的古诗词,或是短语.文字开阔气势辉宏
作课题之用

第1个回答  2011-09-27
钟敬文的散文,里面用典很多并且有大量的古诗词,比如《西湖漫话》(散文集),《湖上散记》(散文集)
例如从来谈论西湖之胜景的,大抵注目于春夏两季;而各地游客,也多于此时翩然
来临。──秋季游人已暂少,入冬后,则更形疏落了。这当中自然有以致其然的道
理。春夏之间,气温和暖,湖上风物,应时佳胜,或“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或
“浴晴鸥鹭争飞,拂挟荷风荐爽”,都是要教人眷眷不易忘情的。于此时节,往来
湖上,沉醉于柔媚芳馨的情味中,谁说不应该呢?但是春花固可爱,秋月不是也要
使人销魂么?四时的烟景不同,而真赏者各能得其佳趣;不过,这未易以论于一般
人罢了。高深父先生曾告诉过我们:“若能高朗其怀,旷达其意,超尘脱俗,别具
天眼,揽景会心,便得真趣。”我们虽不成材,但对于先贤这种深于体验的话,也
忍只当做全无关系的耳边风么?……
空斋踢壁卧,忽梦溪山好。朝骑秃尾驴,来寻雪中道。石壁引孤松,长空没飞
鸟。不见远山横,寒烟起林抄。(《雪中登黄山》)我倚着亭柱,默默地在咀嚼着
王渔洋这首五言诗的清妙;尤其是结尾两句,更道破了雪景的三昧。但说不定许多
没有经验的人,要妄笑它是无味的诗句呢。文艺的真赏鉴,本来是件不容易的事,
这又何必咄咄见怪?自已解说了一番,心里也就释然了。……
黄叶小谈

  小雨霏霏,轻寒凄恻,虽说远赶不上北国的彤雪密布,冻云纷飞,但住惯或生
长在岭表的人,总会感觉得这是一种“岁云暮矣”的情调了。记得从前有一首五言
律诗云:

  梅动芳春近,云低远树微
  雨兼残叶下,风带暗沙飞。
  坐看三冬尽,回思百事非。

  浊醪连日醉,未足破愁围。前四句,说的便是这个时节的景象。
  一月来,我的心情的凄惶纷乱,是有生以来所不曾经验过的。劫后余生,欲去
不能,欲住不得,这种难挨的情味,惟有过来人能够领悟。否则尽管说得很逼真,
可是终不能希冀其体味于十一,又何况我的笔端正笨拙得像永不转调的泉声呢?带
住!这样轻轻提过就算了。在此当儿,不能做用心的事,自然在意料中。堆积着的
文债何时才让我竣工毕事呢?思之黯然!
  真是一个意外了的事!昨天无意中在朋友处翻看了“贡献”第二期伏园先生题
名《红叶》的一篇文章,却引起了我一时的兴味,教我在这酒余慵困的今天,伸纸
来抒写这篇小文。自己惊怪之余,不能不谢谢孙先生文章鼓舞我的魔力了。
  “黄叶”与“红叶”,虽然是两种很相似的东西,但在我们的观感上,颇各饶
着不同的情调。如容我做点譬喻,那吗黄叶像清高的隐士,红叶她却是艳妆的美人
了。古人句云:“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便是红叶的气味有些近
于女性的春花的证明。对于黄叶,则只有令人感到孤冷清寒,或零落衰飒,不会再
有什么绮思芳情了。
  我自己不知甚么缘故,对于渔洋老人的诗会有如此嗜好的怪癖。如果在中国过
去诗人中,我愿去自找什么老师,那么,他老,当是首先屈指的一个。他流览景物
的诗,几乎没有—首不是我所爱读的。他诗里常常喜欢用红树、红叶、黄叶等名词,
如:“好是日斜风定后,半江红树卖鲈鱼;”“清溪曲逐枫林转,红叶无风落满船;”
“路入江州爱晚晴,青山红树眼中明;”(先生《蜀道驿程记》云:第七日抵晡江
津县,距县二里许,小山多桐子树,叶如渥丹,与夕霞相映)“晚趁寒潮渡江去,
满林黄叶雁声多;”“青山初日上,黄叶半江飞;”“数听清罄不知处,山鸟晚啼
黄叶中。”诸如此类,都是很佳丽的语句,和东坡的“扇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
黄叶村”,同为诗中的画。先生尝呼崔不雕为“崔黄叶”,他所最激赏的关于他的
佳句,便是:“丹枫江冷人初去,黄叶声多酒不辞。”可见他老对于黄叶的爱好了。

  我忆起旧事来了。当我初进中学校读书时,颇喜欢胡诌些歪诗。我们的校长周
六平先生见了,竟大大地谬加赏赞。一回,他把一幅山水画嘱我题诗,我勉强给他
写上了下面二十八个字:

  霜重溪桥落晚枫,
  寒烟消尽露晴空。
  野人领得秋风味,
  家在青山黄叶中。

  他和诗,以崔不雕相拟,至谓“比似桐花论衣钵,座中惟有阿龙超”,则更以
渔洋的赏识江东阿龙乐府者自况,令我真感愧无地了!“风流我愧秦淮海,竟于苏
门夺席来”,这是我当日报呈他老夫子的诗之末韵。一别将十年,他黄叶飘零也似
的生命,不知还遗留在这秋风冷落的人间么?我呢,一事没有成就,只剩着这样一
副残病的身躯和凄惶的心情,在这世上东飘西泊地过活,辜负了他老人家深深的期
望了。唉!这何消说,更何忍说呢!“前此空挥忧国泪,斯行差慰树人情”,这两
句当我离开故乡来广州时留别他的诗。一度追吟着,便一度感伤到绝地了!
  上面一大段的话,似乎有些过于跑野马,紧回到我的黄叶吧。
  红叶不是到处皆有的,──自然是指的大规模的枫桕、柿叶等,不是零片的任
何林木的叶了──黄叶则普通极了,只要到了相当的时候。岭表气温和暖,冬季的
景象,只相当于北方的秋天。在这分儿,自然可以看到枝间及地上,满缀着黄金的
叶子了。日来偶纵步东郊北园一带,看到它们那样稀疏地挣扎于萧索的寒气中,不
免一股哀戚之情为之掀然鼓动起来。
  回想数年前,我因为乱事,合家人由市镇迁入山村中的故居。那时的生活真是
清隽可味。一个人竹笠、赤足,漫步于水湄林际。金黄的叶子,或飞舞于身边,或
缭绕于足下。冷风吹过,沙沙地作晌。我的思想,也和头顶青空一般的宁谧而清旷,
偶而拾起一片,投在回曲的山溪中,它急遽地或迂徐地逐清碧的流水往下飘,我的
神思也好像随之而俱去。在这样的环境中,真不知人间何世了?现在,不但这浮浪
的身,末易插翼飞回故乡,就是去得.在那毒烟流弹之下,幽秀的山光,美丽的黄
叶都摧毁焚劫以尽了!哦!时间的黑潮啊!你将永恒不会带回我那已逝的清福了么?

  我竟会这样的动起感情来了,为了区区的黄叶,黄叶的回忆!算了,我愿意过
去了的永成为过去!无力的我,只合对当前和未来的一切,去低吟那赏味之歌,─
─虽然这也怕只一句近于“祝福”的空话。

  十七年,正月,二日,于广州新迁寓次
第2个回答  2011-09-24
1、《除夜作》【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2、《归家》【唐】杜牧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3、《乡思》【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4、《京师得家书》【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5、《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唐】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6、《闻雁》【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7、《杂诗》【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9、《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0、《月夜亿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11、《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唐】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端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12、《竹枝》【唐】刘禹锡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第3个回答  2011-09-18
可问你的主题是什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