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宇成出生于哪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6-13

阮宇成
阮宇成,茶学家、茶叶生物化学专家。长期从事茶学教学和茶叶生物化学研究,取得显著成绩。培养出在中国毕业的第一位茶学博士研究生;组织茶树生理生化系统研究,主编《茶树生理及茶叶生化实验手册》,使中国茶树生理生化分析有了基本统一的方法;主持茶叶品质成分研究,提出“红碎茶内质和绿茶滋味化学鉴定法”,制定茶叶理化检验方法国家标准样和七套炒青绿茶商业部部颁标准,为提高茶叶品质作出贡献。
中文名:阮宇成
出生地:上海
职业:茶学家、茶叶生物化学专家
代表作品:《茶树生理及茶叶生化实验手册》
个人简历
1918年2月11日出生于上海。
1929年-1936年在上海南洋中学附小及初中部学习。
1936年-1939年效实中学及复旦大学实验中学学习(同等学历资格考
入高中二年级)。
1939年-1942年上海复旦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春季班学习,完成学士。
生平简介
阮宇成,字永淳,1918年2月11日出生于上海市一个世代从事银行工作的家庭。他家兄弟姐妹较多,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的收入维持生计。上海市人。原籍浙江余姚。2007年1月22日在杭州逝世,享年90岁。生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茶叶生物化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茶叶学会荣誉理事,中华茶人联谊会顾问,浙江国际茶人之家顾问。
教育背景
阮宇成在上海南洋中学附小毕业后,直接进入南洋中学初中部学习直至毕业。由于那时他父亲阮葭仙在宁波中国银行任行长,阮宇成初中毕业后即考入宁波效实中学,一年后又回上海,转入上海复旦大学实验中学,直至毕业。1939年春阮宇成考入复旦大学化学系。他勤奋学习,考试成绩优良,获得学校免费的奖励,从而减少了父亲的负担,感到自慰。
抗战时期
1942年阮宇成复旦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毕业后,在上海荣华饮料厂任工程师。
当时,正是日本侵华之际,不
久他就与妻儿三人去了安徽屯溪。那时,他常常感到纯化学必须与应用相结合,向应用化学发展,才有前途!由于在屯溪接触到有关茶叶的保健问题,于是他暗下决心研究茶叶生物化学,以揭示茶叶化学组分保健作用的机制。抗日战争胜利后,阮宇成回到上海,考虑到化学与茶叶结合首先应与农业结合,于是考入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与行政院善后救济中心联办的农林部机械农垦管理总处,任技术专员,后来又被调往杭州主持机械农垦处浙江分处业务主任工作。从此,接触到从事农业方面的人士及有关农作方面的事宜都相应地增多。
解放后
1949年5月杭州解放,农垦处分处军管,不少工作人员被遣散回家,而他则被留任,并被任命为技正,划入水利系统,享受供给制待遇。当时,他因业务不对口,遂辞职去上海,暂任上海大中化工厂分厂总工程师。1952年,他应湖南农学院之聘,任该校副教授,承担有机化学课程讲授,同时搜集茶叶方面的资料,进行茶叶生化的基础研究。他与安徽农业大学王泽农教授等人共同完成了高校《茶叶生物化学》的第一版教材,奠定了茶学专业学生学习茶叶生物化学的基础。1963年,阮宇成调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历任茶叶生化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茶叶学会理事,兼任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教授。从20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末近30年中,他组织指导了全所乃至全国的茶叶生物化学研究工作,使茶叶生化密切联系生产实际,对茶叶生产有了良好的指导作用。1986年国务院学位委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阮宇成先生长期从事茶叶生物化学科研和教学,首次确定在茶树绝度饥饿时茶多酚可以作为呼吸荃质被利用的学术论点被公认;所创电生物化学与制茶品质的关系及其理论,为研究结果所证明并获竺可桢科学奖。
阮宇成曾参与编写国内第一本《茶叶生物化学》教科书,主编《茶树生理及茶叶生化研究手册》,领导起草13项“茶叶理化试验方法国家标准”,主编《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业卷·茶叶生化篇》;参加编写《中国茶经》,另外撰写发表论文50多篇。
主要论著
1阮宇成.论茶单宁生物合成的基本途径.园艺学报,1963(1):69~74
2阮宇成、徐正炳.论中国分级红茶生产的几个问题.茶叶科学,1964(1):7~14
3阮宇成.茶儿茶素的组成与绿茶品质的关系.园艺学报,1964(3):281~300
4阮宇成,程启坤.茶儿茶素的动态生物化学.园艺学报,1964(1):95~107
5阮宇成.茶叶中四种主要氧化酶的活性,茶叶通讯,1965(5):69~77
6阮宇成.茶多酚的组成与茶叶品质.中国茶叶,1979(1):1~5
7阮宇成等.绿茶贮藏中氨基酸的变化.中国茶叶,1981(2):12~15
8阮宇成.茶叶氨基酸组成的圆形纸谱分析法.茶叶通讯,1981(3):41~45
9阮宇成等.提高红碎茶品质的理论与技术.中国茶叶,1982(3):2~6
10阮宇成,程启坤.茶与健康.茶人之家(1983~1984)1983(2):13~19
11阮宇成,王月根.炒青绿茶品质水平的生化变化及提高品质的措施.茶叶通讯,1984(2):1~5
12马慧群,阮宇成.锌对茶树素代谢的关系及大田效应.茶叶科学,1987(1):35~39
13阮宇成等.茶滋味化学及定级标准.中国茶叶,1987(6):10~16
14阮宇成,王月根.绿茶滋味品质醇、鲜、浓的生化基础.茶叶通讯,1987(4):1~7
15阮宇成.TeaQualityIndexofGreenTea.1987InternationalTea-QualityHumanHealthSymposium(论文集),1987,20~21
16阮宇成.茶叶中的硒及其与人体健康.中国茶叶,1987(5):10~11
所获奖项
阮宇成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工作期间,充分发挥研究所的有利条件,通过对茶叶品质成分的研究,特别是提取及纯化方法的研究,与茶叶生化研究人员共同完成了大量的工作,获得许多成果,为我国当代茶制品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可靠的基础。茶叶主要成分茶多酚的提取、组成、性质等研究的成果,为以后茶多酚在食品、医药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和工厂化生产产生较大影响。他主持及组织对红绿茶品质成分变化的研究,进而对提高茶叶品质的技术措施、对促进茶叶深加工,具有积极作用。在理论上,他提出茶叶的呼吸基质,除碳水化合物外,茶多酚类化合物在茶树生长发育过程中高度饥饿状态下,也被利用作为呼吸基质。这种论点,被实验结果所证实,也被研究生理的茶叶科学家所承认;茶氨酸形成的生物代谢合成途径的推论,也被生物合成及该成分的分解分析结果所证实。他主持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商业部茶叶加工研究所、上海商检局、浙江商业厅等单位组成的小组,起草并制订了茶叶理化分析的国家标准,获得国家技术监督局的认可,颁布后在全国范围内执行。阮宇成对茶皂素的定量、糖类的系统分析、茶叶氨基酸纸谱分析等等研究方法,均作了改进。在茶叶化学成分的命名方面,纠正了历史性的错误,把茶单宁正名为茶多酚。当前,茶单宁(TeaTannin)在国际上已逐渐被茶多酚(TeaPolyphenol)这一正确的命名所取代。
对茶叶生化各种成分的分析方法之特殊性、茶树体内的生理生化反应的研究结果,阮宇成都择要撰写成文,介绍给茶叶生产及茶叶教学、科研工作者,他先后撰写研究报告、科学论文以及有关译文共90余篇。阮宇成的研究成果获奖的有:“红碎茶内质的化学鉴定法”获中国农业科学院技术改进三等奖(1979);“提高红碎茶品质的理论及新工艺技术”获中国农业科学院技术改进一等奖(1986);“绿茶滋味化学鉴定法”获中国农业科学院技术改进二等奖(1986);“七套炒青绿茶部颁标准”获商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86);“茶叶保鲜技术及其机理”获中国农业科学院技术改进二等奖(1990);“茶叶理化检验方法国家标准”获商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1)。
技术成就
阮宇成意识到,要使“茶叶生物化学”这门新的学科不断扩大发展,必须结合生产研究其对茶树生理及茶叶生化成分的静态与动态变化规律,了解各种花色茶类特殊的生化成分及其理化性质等。为此,必须组织力量对各种茶叶化学成分的分析研究出一个统一的标准方法,使各种分析结果具有可比性。因此,他在1963年调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生理生化研究室主任后,便组织研究人员分类进行各种方法的比较研究,从中确定对茶叶较稳定的分析方法,并主编出版了《茶树生理及茶叶生化实验手册》,为全国茶叶研究工作提供了实验依据,有关高等学校茶叶专业学生的茶叶生化实验也采用了《手册》中的方法。这样,就基本统一了全国茶叶研究生理生化的研究方法,提高了各种研究结果的可比性。这套实验与分析方法,至今仍在茶叶界参考应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