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这两个字的出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9
朋友这个词,在我们的汉语中早就有了。但是,古人说的“朋友”和我们现下说的朋友不大一样。我们现下说的“朋友”这两个字说的是一个概念,是指互相有交情的人、互相友好的人。而在《易》经和《论语》那个时代,一般的名词是很少用两个字来表达的。“朋友”这两个字,是两个概念。按照古人的解释,“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同门”,是在同一个老师门下学习的人,所以,“朋”就是我们现下所说的同学;所谓“同志”,当然不是我们现下所说的“革命同志”,而是指志趣相投,能合得来的人,所以这个“友”,就是我们现下的“朋友”的概念。也就是说,《易》经上和《论语》里说的“朋友”,相当于我们现下说的“同学和朋友”这两个意思。 现下我们把古人说的“友”称之为“朋友”,多加了一个“朋”字,是不是多余呢?不是。这个朋字加得很有必要。它使朋友这个概念更加明确了。 4 如果说,“友”字所表达的是“朋友”这个概念的内涵,那么我们现下在“友”字前面所加的一个“朋”字,是进一步对“朋友”这个词汇的外延的限制和明确。现下我们所说的“朋友”与古人说的“友”,尽管意思差不多,但是,表达更加准确,这是语言的一个进步。 朋友这两个字,如果说“友”字讲的是什么是朋友,那么“朋”字就是在告诉我们,在怎样的情况下人们才能成为朋友。或者说是在什么情况下人们不容易成为朋友。 成为朋友的外在要素中,最重要的是地位。地位不同的人很难成为朋友。 最典型的例子是《三国演义》中的“桃园结义”。在结义的当初,刘、关、张三个人的地位是相当的,所以那时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朋友,是友情。到后来,地位变了,关系也就变了。他们之间的“义”,在初期是朋友之间的“情义”,到后来,转变成了对事业、对社会、对国家的职守。关云长熟读《春秋》,明白这其中的礼数,所以能够自觉地完成自己的角色的转变。张翼杜鲁莽,不懂得这一点,所以他就常常闹情绪。 即使是在枪林弹雨中的结下的生死之交,地位不同,关系也不尽相同。“亲密战友”不是什么人之间都可以乱叫的。军官之于士兵,上级之于下级,只能是“老长官”、“老上级”。倒过来,再铁的关系,也是“老部下”。不要以为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其实有很多大人物并不懂的这一点,比如林彪。 地位高的人,对地位低的人,不能太亲近,如果象朋友之间那样讲情分,那就不是“友情”,而是“宠爱”。这是大忌,犯大忌是要坏大事的。唐明皇时代,就是“宠臣”和“宠妃”导致了安史之乱。 所以,地位高的人,很少有朋友,这叫“高处不胜寒”,而没有朋友没有友情的人生是孤独的,是痛苦的,因而也是不幸的。 地位低的人也不要企图和地位高的人交朋友,这叫“谄上”,或曰“献媚”,会引起对方的怀疑,也会导致嫉妒,后果往往是很危险的。 不见一法即如来;方能称为观自在 如来如见见如来;自在自观观自在
~'~'~._   (((\\~ _~'~.    )a 
~ _~

~'~    \_  /
-~

~''      \ )--.    I am flying! 
 \/  ' 「朋友」这两个字的出处?
参考: 天之心
按照汉代有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语言学家许慎的解释,朋字是「古文(这里的「古文」是指象形字)凤,象形」。就是说,「朋」字是凤凰的「凤」字的异体字。在古象形文字——甲骨文里,朋字确实像是一只张开翅膀的大鸟,那两个「月」,其实就是两扇翅膀。在古汉语里,「凤」和「朋」读音也大体差不多(古时候大概声母「p」和「f」不分。比如「妃子」的「妃」字,就有两个读音:一是读「fei」,阴平,作名词,是配偶的意思,后来专指皇帝的妾和太子、王侯的妻子;二是读「pei」,去声,作动词,是婚配、婚嫁的意思。其实,这一个字的两种读音,是后来由于语言的发展变化而分开的,最初可能就是一个读音),所以就用「凤」字的这个异体字假借来作为「朋党」、「朋友」的朋了。当然,假借也不仅是因为读音相近,字意上也有解释:「凤飞,群鸟从......故以为朋党字」。由此看来,「朋」,最初是成群结伙的意思,所以《山海经》里有这样的句子:「有鸟焉,群居而朋飞」,朋飞,就是成群地飞,然后这个「朋」就演变为朋党的意思。 这个「朋」字,还有另外一个来历。它是古代的货币单位。(上古时代,曾经有过用贝壳做货币的历史,所以有宝贝一说。象形字「宝」字作「宝」,大概是指玉石作的器皿,后来演变为繁体字「宝」,就泛指一切宝贵之物了)。两贝为一朋——《诗经·小雅·菁菁者莪》里有这样的句子:「既见君子,锡我百朋」。「锡我百朋」,就是赏给我一百朋钱。一朋是两贝,那么,朋字的那两个半边,就可能是「贝」的象形符号,后来简化为「月」了。这个作为货币单位的朋,和朋友的朋,有什么联系吗?有。两个贝,是并列的两个贝,这种并列的关系,就是朋友的「朋」字的另一种涵义:「平等」、「类同」、:「相当」等等,说的是作为朋友的两个或几个人之间的关系的要素,前面说的「同门曰朋」,指的就是这一层意思。 朋友这个词,在我们的汉语中早就有了。《易》经上就有「君子以朋友讲习」的说法。《论语》里也有「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样的名言。但是,古人说的「朋友」和我们现在说的朋友不大一样。我们现在说的「朋友」这两个字说的是一个概念,是指互相有交情的人、互相友好的人。而在《易》经和《论语》那个时代,一般的名词是很少用两个字来表达的。「朋友」这两个字,是两个概念。按照古人的解释,「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同门」,是在同一个老师门下学习的人,所以,「朋」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同学;所谓「同志」,当然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革命同志」,而是指志趣相投,能合得来的人,所以这个「友」,就是我们现在的「朋友」的概念。也就是说,《易》经上和《论语》里说的「朋友」,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同学和朋友」这两个意思。
参考: gmw/content/2004-11/29/content_140636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