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的产生移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2

术语是科学文化发展的产物。新事物新概念不断涌现,人们在自己的语言中利用各种手段创制适当的词语来标记它们,这是术语的最初来源。随着文化交流的发展,术语连同它们标记的新事物新概念传播开来,各族人民通过不同方式(自造或借用)把它们移植过来,这是术语的移植过程。
科技术语一般产生于科学技术发达的国家。同一事物或概念也可能同时在不同国家探讨和出现,因而会产生许多内容相同而形式不同的术语。另外,在术语的移植过程中,也会产生不少同义不同形的术语。术语的混乱,成了国际学术交流的障碍,这就需要语言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共同努力解决术语规范化问题。不少国家成立了全国性的术语委员会,专门负责整理审定各种术语。  有些学者正在倡导通过转写方式创制术语,以使术语统一和标准化。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都设有专门的术语委员会,负责组织和协调这方面的工作。为了加强术语工作,1971年还成立了国际术语情报中心。有的地区(如经互会国家)组织了术语协调委员会,协调本地区术语方面的工作。
术语工作的现代化  电子计算机的推广应用给术语工作带来了新的面貌。许多国家建立了术语数据库,并提供咨询服务。加拿大的术语数据库规模最大,存有400 万术语,实际上已成为全国的术语中心。翻译工作者借助术语数据库的作用可以提高翻译速度和翻译质量,促进术语的统一。 研究概念、概念定义和概念命名基本规律的边缘学科——术语学在20世纪三十年代初期正式创立。是奥地利术语学博士欧根.于斯特(Eugen Wuister,1898—1977)教授提出来的,他也是术语学中维也纳学派的创始人。其他如前苏联的艾.德列曾、察普雷金(1868—1942)、洛特(1898—1950)等人也在三十年代初就开始了术语学的研究工作。洛特院士撰写的《科技术语构成原则》始终是前苏联术语工作的理论基础。语言学中布拉格学派的后继者至今活跃在捷克斯洛伐克,致力于术语学课题的研究。三十年代初期,他们从术语标准化的角度对术语学发生兴趣,其论点受到布拉格结构主义语言学派的影响。术语学中加拿大的魁北克学派兴起于20世纪七十年代,并培养术语学硕士和博士。
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国内相关学术研究方兴未艾。除在具体的学科名词定名上有较多研究以外,语言学界、翻译学界、中医中药学界等学科领域内开始涌现出一批开展术语学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并且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该领域国内最为权威的学术期刊是《中国科技术语》(双月刊),主编是中科院院长路甬祥院士。 研究概念、概念定义和概念命名基本规律的边缘学科———术语学,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正式创立。从那时起,术语学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开始广泛应用于各个专业领域的术语规范工作。
一般认为,术语学作为一门学科,是奥地利的欧根·于斯特(1898~1977)教授提出来的,他也是术语学中维也纳学派的创始人。其他如苏联的艾·德列曾、察普雷金(1868~1942)、洛特(1898~1950)等人,也在30年代初就开始了术语学的研究工作。洛特院士撰写的《科技术语构成原则》始终是苏联术语工作的理论基础。察普雷金是空气动力学家,他和洛特同为后来兴起的术语学中莫斯科学派的鼻祖。
语言学中布拉格学派的后继者至今仍致力于术语学课题的研究。30年代初期,他们从术语标准化的角度对术语学产生兴趣,其论点受到布拉格结构主义语言学派的影响。术语学中加拿大的魁北克学派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在建立术语库和翻译(包括机器翻译)工作方面成绩显著。在魁北克的拉维尔大学,由隆多教授开设了术语学理论讲座,并培养术语学硕士和博士(粟武宾,1990)。 术语学是指导术语标准化的重要工具。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术语标准化具有更加明显的现实意义。
大约在20世纪50年代,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苏联、联邦德国、英国、法国等国家即已开始提出术语标准化的原则与方法,用以指导统一术语的工作。到1988年底,ISO发布的术语标准已经有334个。这些工作由161个分技术委员会以及若干个工作组分担完成,其中ISO/TC37(国际标准化组织第37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设在奥地利)负责根据术语学的基本原则制定相关的国际标准。
我国历史悠久,术语工作源远流长,但把术语学理论正式纳入术语标准化的议事日程,则是80年代才开始的。这期间,ISO/TC37的秘书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属国际术语情报中心主任费尔伯教授和加林斯基先生等人曾多次来华讲学,介绍术语学的基本原则与应用方法。早在1968年,ISO就发布了其术语工作委员会(ISO/TC37)制定的推荐标准ISO/R704 1968《术语工作原则》。
1988年这个标准修订发布后,我国全国术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便据以参照,制定了中国国家标准GB1087 88《确立术语的一般原则与方法》。90年代初,国际上又开始修订关于术语的标准,前后提出了该标准的工作草案 WD 、委员会草案 CD 和国际标准草案 DIS 。
中国是ISO/TC37的积极成员,为了建立规范术语的标准,由原国家标准局组建成立的全国术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制定了指导术语工作的基础标准,即《确立术语的一般原则与方法》 国家标准代号GB10112 、《术语标准编写规定》 国家标准代号GB1.6 等国家标准。这些标准所确定的工作原则与方法以现代术语学思想和实践为依据,其中提出的原则具有通用性,适用于各个知识领域,当然也包括社会科学领域的术语工作。 规范术语及其定义是标准化基础领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正名”就是术语的规范化(周有光,1997)。术语标准化的目的,首先在于分清专业界限和概念层次,从而正确指导各项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术语学和术语标准化之所以成为科学发展的必须,是为了应对术语的急剧增长和高速传播。术语是概念的指称。任何一种语言的词根数量都是有限的,与需要用这些词根表达的概念相比,词根数量是非常少的。中国的汉字很多,一部《康熙字典》收字47073个,80年代用计算机作字频统计一共找到8969个比较常用的汉字;国家标准《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规定中文电脑用字以6763个汉字为度。但是,据说仅仅在电工电子领域现有的概念就已超过400万个(粟武宾,1990)。
相形之下,在社会生活领域出现的词语爆炸更让人耳目常新。面对这样庞大的概念群落,如果不在术语工作中采用严格的科学方法,那么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出现交流上的问题。 就社会科学领域而言,要使中国的社会科学真正成为科学,成为与世界相通的学问,社会科学研究的术语规范化同样是不能回避的问题。
这里,需要明确的是,术语规范化的目的,不是统一思想,而是统一表达。社会科学研究的术语规范化,并不意味着“社会科学学术思想的千篇一律”,恰恰相反,术语是学术的前提,术语的规范化意味着科学的发达,规范术语,是学科建设当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必定要求术语规范化的背景,而一言堂的家天下是不需要考虑术语问题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规范术语既是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当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学科建设和发展以及不同学科之间交叉融合的重要手段。
2000年6月中旬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江蓝生副院长倡议规范社会科学名词术语的发言成为最受关注的亮点。
这是多年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领导首次参加全国科学名词审定工作的盛会,在术语工作全国委员会上正式提出规范社会科学术语的问题,其影响已经超过社会科学术语标准化本身。如同自然科学一样,随着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各种研究工作的展开,学术讨论与交流的需求与日俱增,规范社会科学术语才会成为亟待解决的事情。
如果说统一科技术语是一个国家发展科学技术所必须具备的基础条件的话,那么,按照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进行术语审定,首先在社会科学研究的领域内规范术语,然后逐步实现社会科学术语的正式发布,将是中国社会科学历史上的重要进步。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十分发达,术语工作具有悠久的历史。旬子的《正名篇》是有关语言理论的著作,其中很多论点都与术语问题有关。汉唐时期的佛典翻译吸收了大量梵文的佛教术语。为了解决意译和音译问题,玄奘提出了“五不翻”原则。明代的科学著作翻译事业兴盛,中外学者合力译出不少有关天文历算、舆地测绘、农田水利和力艺之学的著作。19世纪下半叶,以京师同文馆、江南制造局为中心翻译了大量科学技术著作,引进了大量科学术语。例如,徐寿在译《化学鉴原》之前,中国只有一些最普通的化学元素名称,如金、银、铜、铁、锡、养气、轻气、氯气等。《化学鉴原》一书开始使用按照西文第一音节创造新字的命名原则,于是出现了钠、钾、锌、钙、镁等。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严复在翻译新名词时, 一方面选用意译词,另一方面又创造了不少音译词。这个时期,胡以鲁在《论译名》一文中虽然力主意译,但也提出了不妨音译的十类词。这些都表明术语的制定和规范化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到了清末,要求译名统一的呼声越来越高。1909年5月,学部奏派候选道严复编定各科中外名词对照表及各种词典,9月复奏设编订名词馆,以严复为总纂。这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审定学术名词的统一机构。但没有发表什么成果。辛亥革命以后,博医学会、江苏教育会、中国科学社等单位进行了科学名词审定工作。1919年成立了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1928年大学院在上海设立译名统一委员会。但是,真正集中管理全国科学术语的审定工作,可以说是由南京国立编译馆(1932年成立)开始的。它于1933年出版了《化学命名原则》,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共编成各种术语约50种,其中已出版的近20种。1949年后,术语工作开始了一个新阶段。
1950年5月,在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的领导下组织了“学术名词统一工作委员会”,下设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医药卫生、艺术科学和时事名词五大组。1956年文化教育委员会撤销,国务院将学术名词统一工作交给中国科学院,成立了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名词编订室(中间曾改为“中国科学院翻译出版委员会名词室”)。“文化大革命” 期间术语审定工作完全中断。 1978年,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科学院主持,筹建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几年来,成立了 6个分科委员会,召开了一系列名词审定会和讨论会。1985年 4月25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在北京正式成立。主任为钱三强,委员约70人。委员会的工作范围涉及广义的自然科学领域,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物科学、技术科学、农业科学、医学等。委员会的任务是:确定工作方针,拟订全国自然科学名词统一的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和步骤;负责审定自然科学各学科名词术语的统一名称,并予以公布施行。
1995年,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会议产生了第三届委员会,由卢嘉锡任主任。会议召开之后不久,为更好完成国务院授权的科技名词审定任务,更加适应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更完整、准确表达委员会的工作性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更名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在卢嘉锡主任2001年6月不幸逝世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接任全国科技名词委第四、五届委员会主任。2010年9月全国科技名词委将在北京召开第六届委员会全体会议。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原称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于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经国务院授权,代表国家进行科技名词审定、公布的权威性机构。国务院于1987年8月12日明确指示,经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名词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全国各科研、教学、生产经营以及新闻出版等单位应遵照使用。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的任务是负责制定我国科技名词工作的方针、政策、原则和规划;负责组织科学技术各学科的名词审定、公布及协调、推广应用工作;开展海峡两岸及华语地区科技名词的交流、协调和统一工作;组织科学技术名词术语的研究和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
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院士、著名化学家卢嘉锡院士先后担任全国科技名词委主任。现任主任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院士。著名科学家和学者吴阶平、钱伟长、朱光亚、许嘉璐任全国科技名词委特邀顾问。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部门的有关负责人及若干位科学家组成常委会。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任为程津培、江蓝生、于永湛、赵沁平、朱作言、刘青(专职);常委为陈运泰、贺化、金德龙、李济生、李宇明、陆汝钤、马阳、汪继祥、王永炎、宣湘、张焕乔、张礼和、张先恩、张晓林。科学技术部和中国科学院共同聘请了我国各学科著名学者、专家、教授108人担任全国委员。
全国科技名词委的办事机构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事务中心,其主要职责是执行全国科技名词委各项决议;组织实施和落实全国科技名词委的名词审定任务;组织与协调各学科分委员会的工作;编辑出版全国科技名词委审定公布的科技名词;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处理全国科技名词委日常事务。
审定科技名词,实现科技名词的规范化,对支撑科技发展,保障语言健康,传承中华文化,促进社会进步,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因此,全国科技名词委成立以来,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李鹏、万里、方毅、张劲夫、严济慈、吴阶平、卢嘉锡、周光召、许嘉璐、路甬祥、钱学森、钱伟长、宋健、朱光亚等国家领导人多次给予全国科技名词委指示、贺信、题词和莅会指示,严济慈、卢嘉锡、路甬祥等领导人还亲自主持全国科技名词委的工作,极大地鼓舞和激励了广大名词工作者。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科技名词统一工作的指示精神,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国家教委、新闻出版署一九九零年六月二十三日发出联合通知,提出三项明确要求:一、各新闻单位要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宣传名词统一的重要意义,并带头使用已公布的名词;二、各编辑出版单位今后出版的有关书刊、文献、资料,要求使用公布的名词。特别是各种工具书,应把是否使用已公布的规范名词作为衡量该书质量的标准之一;三、凡已公布的各学科名词,今后编写出版的各类教材都应遵照使用。这一通知精神,极其有力地促进了规范名词的推广和应用工作。
迄今,全国科技名词委共组建科学技术各学科名词审定委员会78个,3000多位一流的科学家参加了名词审定工作。已公布了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化学、电子学、农学、医学等88种规范名词(其中有35种为定义版科技名词),出版了5种海峡两岸科技名词对照本和八个学科的繁体字本。这些规范名词的陆续公布出版,对科研、教学和学术交流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为我国科技名词统一工作奠定了基础。
全国科技名词委十分重视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同国内外主要的术语学组织和专家建立了密切联系,积极参加有关科技术语的活动,学习和借鉴各术语学派的理论及术语工作经验,培养、充实和增强自身的名词审定队伍,提高我国科技名词统一与规范化工作的水平,并致力于向国际化方向发展。积极组织力量研究国内外术语学理论,结合汉语特点,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逐步建立起我国特色的术语学理论而努力。
中国的科学技术在腾飞,中国的科技名词规范统一事业在发展,全国科技名词委在前进。全国科技名词委将与全国千千万万的科技工作者一道,对这项与科技发展配套的奠基性工作,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