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spss进行相关分析,如果得出的r值没有星号,且P值大于0.05,如何解释?

如题所述

相关分析的r值,代表的是你所输入的数据中,变项之间关系;正值代表正向关系,负值代表负向关系,数值越大,关系越强。然而,这个解释还要视乎你所输入数据(data)的性质:到底是一个样本(sample),抑或已经是一个总体(population)。

若你所输入的数据为後者(一个总体),亦即不需要进行统计推论,那麼,大可不必理会这个p值,直接解释统计值r即可。但若为前者(一个样本),亦即要把样本情况推论到总体,那麼便要进行「统计检定」,以确定样本情况是由於抽样所做成的误差,抑或,总体的情况确实是如此。这时候便要观察这个p值。

我pkl_is_pkl首先简单说一下「统计检定」。就是先就总体的情况定一个「假设H」(比如讲,总体相关为0或者某个值),按这个假设情况抽出样本并计算其统计值,每抽一次便可得出一个样本统计值,这些样本统计值有些的出现次数较多,有些则较少,按统计值的大小排列起来,统计值的「出现次数」便会形成一个「分配」(distribution),假设进行无限次抽样因而形成了一个「抽样分配」(sampling distribution),「出现次数」就是样本统计值被抽中(出现)的机会率。统计学家老早把这个「抽样分配」建立好,如今你只要把你计算出来的样本统计值r,拿来跟这个抽样分配作出比较即可,而那个p值其实就是指在「抽样分配」中,该样本统计值出现的机会率,数值越小,即在上述「假设H」下出现此样本统计值的机会越低,即所谓的「显著」。

所以,当p值很小(即所谓的「显著」)的时候,我们可以比较有信心推论说,拒绝「假设H」,亦即拒绝原先设定的「总体的相关为0或者某个值」的假设。因为「假设H」若真实存在,而又抽出一个这样的样本,机会率就只有p,当然,这不是说没有可能,只是很低就是了。换句话说,当拒绝「假设H」,这个p值其实就是推论错误的机会率。相反,当p值很小时,你仍然坚持接受「假设H」,即表示你猜对的机会率很低,当然,这也不是说没有可能,但你犯错的机会很大就是了,而1-p值就是你推论错误的机会率。

反过来说,当p值不是很小的时候(即所谓的「不显著」)的时候,我们便难以有信心作出推论说拒绝「假设H」,因为毕竟有机会抽出这样的一个样本(机会率就是p值)。亦即,我们无法把样本的情况推论到总体,因为我们无确定样本情况是否由於抽样做成。

回到你的问题。spss进行相关分析,一般如果没有特别设定,是假设总体相关为0的。而现在得出的r值没有星号,且P值大于0.05,亦即是所谓的「不显著」,因此,我们难以有信心否定「总体相关为0」的假设。因为从统计理论上说,「总体相关为0」也有可能抽出现时的样本(机会率就是p值)。简单一句话,就是无法从样本的情况推论到总体,样本中的所呈现相关情况(r值)「可能」并不存在於在总体中。追问

谢谢您的解答,那每个维度下面题目不等,能用SPSS进行相关分析吗?比方说,总共二十道题,第一个维度5道题,第二个维度3道题,第三个维度2道题,能进行每个维度得分与总分的相关分析么?谢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8-21
P值大于0.05就是相关不显著,但若是小于0.10,可以说是接近显著;另外相关分析,要看你究竟是证明总体相关为0,还是为某个值,解释有所不同。追问

谢谢您的回答。得出的r=.246, P=0.058, 希望得到的结果是正相关,其他几个维度r值后面都加一个或两个星星,就它没有,P值还大,就不懂了。。。按您的意思是仍然是正相关,只是不显著,对吧?

追答

r值为正,肯定是正相关;P值不算很大,介于0.05和0.10就是相关接近显著。

追问

谢谢解答。再问一下,那每个维度下面题目不等,能用SPSS进行相关分析吗?比方说,总共二十道题,第一个维度5道题,第二个维度3道题,第三个维度2道题,能进行每个维度得分与总分的相关分析么?谢谢

追答

不客气。你最好用回归分析或者是因素分析,因素分析可以得到每个维度对总分的贡献值,并且可以验证你分割不同维度的办法是否合理。你做验证性因素分析吧。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8-21
不显著。。。
统计学角度和0没有区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