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全文翻译及解释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18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苍老的树上枯藤缠绕,乌鸦黄昏时纷纷归巢。小桥下溪水潺潺,溪边人家炊烟缭绕。在瑟瑟秋风中骑着一匹瘦马,缓慢地走在荒凉的古道。[7]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西下,极度伤感的游子漂泊在天涯海角。[7]
注释
1
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傍晚。
2
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3
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或年代久远的驿道。
4
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
5
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6
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7
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6]
摘要
《越调·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一首小令。这支小令句法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意丰。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2]
作品赏析
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第2个回答  2022-08-17

天净沙·秋思 原文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

译文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

——————————————————

主题

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苍茫萧瑟的夕照秋景图,表达了游子长期漂泊异乡的凄苦、惆怅之情。

第3个回答  2022-08-16
天净沙·秋思
元代: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落下。
注释
(1)枯藤:枯萎的枝蔓。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昏:傍晚。
(2)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3)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或年代久远的驿道。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4)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5)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第4个回答  2022-08-16
译文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注释
(1)枯藤:枯萎的枝蔓。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昏:傍晚。
(2)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3)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或年代久远的驿道。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4)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5)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第5个回答  2022-08-11

《天净沙·秋思》译⽂及赏析

  

《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散曲⼩令。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幅秋郊⼣照图,让天涯游⼦骑⼀匹瘦马出现在⼀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哀愁的情调,抒发了⼀个飘零天涯的游⼦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天净沙·秋思

  

作者:马致远

  

枯藤⽼树昏鸦,⼩桥流⽔⼈家,古道西风瘦马。

  ⼣阳西下,断肠⼈在天涯。

 

译⽂

  枯藤缠绕的⽼树的枝⼲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

  ⼩桥下潺潺的流⽔映射出飘荡着炊烟的⼏户⼈家。

  荒凉的古道上,迎着萧瑟的秋风,⼀位骑着瘦马的游⼦缓缓前⾏。

  ⼣阳早已往西沉下来,

  漂泊未归的游⼦还在极远的地⽅。

  

赏析

,⼩令的头两句“枯藤⽼树昏鸦,⼩桥流⽔⼈家”,就给⼈造成⼀种冷落暗淡的⽓氛,⼜显⽰出了⼀种清新幽静的境界,这⾥的枯藤,⽼树给⼈以凄凉的感觉,昏,点出时间已是傍晚;⼩桥流⽔⼈家使⼈感到幽雅闲致。12个字画出⼀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古道西风瘦马,诗⼈描绘了⼀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增加⼀层荒凉感。⼣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有了⼏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氛。诗⼈把⼗种平淡⽆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的⽆限愁思⾃然的寓于图景中。最后⼀句,断肠⼈在天涯是点睛之笔,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上,出现了⼀位漂泊天涯的游⼦,在残阳⼣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漫游,愁肠绞断,却不知⾃⼰的归宿在哪⾥,透露了诗⼈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恰当地表现了主题,这⾸⼩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法来渲染⽓氛,显⽰主题,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的愁思。与此曲感情⽐较相似的还有杜甫⼀⾸诗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