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回报的付出不是爱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8
如果有一天,不再为回报而付出,一切就才刚开始……

1

爱情如此,亲情也一样。 知乎上一位朋友回忆自己小时候与母亲的相处:父亲工作较忙很少能看见,妈妈与其说话总是很冷淡,晚上做了噩梦去找她,她却只是说电视看多了而不再理会。

高中学业繁重,疏于锻炼身体,抵抗力下降,常常生病。妈妈每一次为她买药或者带她打针都会毫不掩饰地表达出嫌弃,妈妈的不耐烦和埋怨是女儿成长时期的常见态度,且常常表达女儿是她的累赘以及自己为这个家付出了许多!

妈妈逢人便说她为女儿操碎了心,头发也熬白了。然而女儿却在心里暗暗地回答:“你不为我操心,头发也会变白。”刚参加工作收入很低,妈妈总在她的耳边唠叨:‘A真厉害呀,刚工作就给妈妈拿钱,还给妈妈买了新手机。有的孩子就惦记着父母知道感恩,有的只管自己花钱。’类似的紧箍咒每天要念一遍,可是她现在除了温饱也没有余力回报。”她想努力挣钱还清妈妈的付出,从此一笔勾销。

看了这篇帖子,再看看最近朋友圈里转发的有关“感恩”的文章,联系现实生活,我不得不为这些声言“付出了所有”的人剖析剖析心理,为那些“白眼狼,不知感恩的人”正名。

2

面对亲情,最大的伤害是计较。 付出想着回报,那不是爱,是投资。 既然是投资,就有亏有赢。如果赚了皆大欢喜,如果亏了也怨不得别人。你不知道自己十月怀胎生下的子女是光宗耀祖还是羞辱门楣?生儿育女的出发点是因为爱,才有了爱情结晶;是为了延续基因,才会保存爱的本质;我相信大部分父母都是因为爱才付出,既然如此,何必将儿女进行道德绑架? 出发点发生了错误,则是认知失调的表现,即态度与行为的不符合。

付出和回报从来就是不对等的,而且是不能被量化的。 有的父母总是喜欢强调并放大自己的付出而让人感恩。为人父母者,一眼望去,比比皆是。如果要比较谁付出得更多,恐怕只会自行惭愧。何况你怎么知道人家不知感恩?只是对方的行为不合你的预期,对方的感恩还在路上。

让人感受到折扣的爱不叫爱,叫伤害。 当这样的付出需要被感恩的时候,说明这样的付出是迫不得已,而非心甘情愿,有可能是碍于面子、舆论等等,所以才满心想要回报。当这样的好心没有得到回报,心理便不再平衡。既然付出是情非得已,面子上就不必表现得如此高尚。

3

不计较付出,就无所谓回报 , 但凡要求回报的都是出于功利心。 如日晒雨淋为了农田丰收,寒窗苦读为了功成名就,早起晚归为了财富积累……但是,也许天公不作美,一年到头颗粒无收;头悬梁锥刺股,到头来名落孙山;风雨兼程的结果可能损了夫人又折兵。而带着回报的心,对待感情,大多都是无功而返。

若要计较,要么你就别付出,付出就不要想着回报。 不然总是一副他人都欠你的样子,别人不开心,自己也难受不是吗?抱着“要别人领他情”的人,往往到最后,不是出于无私,便是只要他做了,他就必须要说,唯恐别人不知道自己做过付出过,实际上愈是平常做得少的人,愈有这个毛病。

如果你真要求回报,那就提前和别人说清楚吧,让别人有个 “交易”的 心理准备。 一些通讯公司,如移动会给客户提供部分免费的服务,但在同时,移动公司也会明确说明从某一天开始,服务将进行收费。同样地,如果你是怀着索要回报的目的去和人交往,那最好在付出之前就和别人说清楚,不要偷偷地、冒然地就从客户手头扣钱,那不是很讨厌么?

4

虽然人人都在呼唤爱、渴望爱,但在现实中,却常把金钱、权力、名声看得比爱更重要。人们会耗费大量精力去学习那些技能,却少有人真正愿意去学习 爱的能力、感受爱的意义。

如果你是付出感情的人,你只能做,不能说,你要让对方自己去感受。你只要一说,爱的味道就变了,那就不再是纯纯的情。

之所以说父爱深沉、母爱伟大,是因为他们不计回报的付出。如果当爱成为投资、成为交易,那么自然就会有讨价还价。打着爱的名义满足自我的虚荣,那么你要求感恩的同时,是否想过除了感恩还会有其他的结果?

只有活得明白、活得清爽、才能活得自在。

5

古人说:“ 施人甚无言,受施甚勿忘。 ”说这么多,并不是要让所有人成为不知感恩的人,而是让付出的人不要太功利、太市侩。正所谓: 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 正是你的付出才体现了你的价值所在,也正是付出才让你的爱源源不断。

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 为师者,要爱满天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 ”何止是教书先生,父母才是儿女的第一任老师。你的言谈举止、为人处世都深刻地影响着儿女,根不正苗便不红。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老师谈到,他的成功得益于大学同学的鼎力相助。他们纷纷放弃国外的优秀条件回来与其创业,除了看到他挣了钱,更因为他为室友打了四年开水,宿舍从来不排值日生,但是地全是他扫。俞敏洪在打四年开水的时候绝对没有想过这些人会回来帮助他,而且他也没有想过毕业出去创业要找昔日的室友支付打水的回报。 大家认可他的大胸怀、大格局 。 试想,俞敏洪打水打到大二,爆出要回报,室友们会如何想如何做?

菜根谭上说,“ 处世不求无功,无过便是功,与人不求感德,无怨便是德。 ”为亲人、为朋友两肋插刀太夸张,为其做点事儿不是应该的吗?举手之劳何足挂齿!

你要相信,命运会厚待温柔多情的人,好过一颗冷漠的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