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西游为什么刚出来时不火 知乎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5-12-05
等着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3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Justin Lee
链接: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552286/answer/30447792
来源:知乎

  很多人说年少时看《大话西游》,看着看着就笑了;长大之后再看,看着看着就哭了;但不管是笑了还是哭了,心中总有很多疑惑无法解开。

这并非偶然,因为你的笑、哭、疑惑,恰好对应了《大话西游》三个层面的东西,让你笑的是《大话西游》的搞笑桥段和后现代解构手法;让你哭的是它里面讲述的至尊宝、紫霞和白晶晶人的爱情故事;而让你疑惑的,是它复杂的时间线。

《大话西游》中的后现代搞笑桥段——你到底在笑些啥
《大话西游的》三个爱情故事——让你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哭
《大话西游》的时间线——拨开你心中的迷雾

大话西游三个层面的东西交织在一起,因为时间线太过复杂,使很多人觉得电影逻辑混乱,所以94年上映时票房不佳,之后却在高校学生圈火了起来,最终风靡大江南北,成为经典。《大话西游》之所以能这么火,与市场的特殊性、机缘巧合都有关系,但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它这三个层面的内容,让不同理解能力的人,能从中看到不同层面的东西,不至于宝山空归。

下面我将详细剖析这三个层面的东西:

一、《大话西游》中的后现代搞笑桥段——你到底在笑些啥

《大话西游》继承了传统喜剧的神圣使命并把它推向了极致,大量运用后现代的拼贴、戏仿、杂糅等手法,并使用狂欢化的语言来实现对传统文化进行了颠覆。它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典型的后现代图画:无中心、无体系、无深度。

1.《大话西游》中,拼贴的例子比比皆是:

(1)《月光宝盒》开场时,观音追杀随悟空,此时孙悟空的扮相取自日本版的《西游记》;

(2)斧头帮的瞎子由该剧副导演江约诚扮演,但是却配以女声,并且对帮助至尊宝一往情深,这是对同性恋现象的移植;而后来沙僧拳打牛魔王的妹妹香香,香香却说“我喜欢”,是对SM的移植。

(3)至尊宝让二当家去杀春三十娘,二当家回答:“春三十娘是妖怪,蜘蛛精啊!”这句惊叹来自周星驰的另一部喜剧片《神龙教》;

(4)至尊宝对白晶晶一见钟情,为博其欢心扮作书生在桥头等待白晶晶,扮相和《唐伯虎点秋香》中的唐伯虎一模一样;

(5)菩提老祖化作一串葡萄来救至尊宝,发生误解而大打出手,此时菩提老祖所摆造型,是黄飞鸿的典型动作;

(6)至尊宝获得三颗痣,拿出照妖镜,镜中出现猴子模样,他不愿意面对这一事实,此时想起舞剧《小刀会》中的激昂的音乐;

(7)唐僧想要舍生取义,正准备自尽时至尊宝冲过来抢月光宝盒,唐僧求死不成反而被月光宝盒送走,等他再次出现时,一身罗马斗士打扮,并且穿梭了印度和埃及这两个文明古国;

(8)齐天大圣与牛魔王大战时,抢过牛魔王的兵器开始烤鸡翅,这是对香港人烧烤场景的模仿,而他嘴里唱的“烤鸡翅,我最爱吃”在《唐伯虎点秋香》等多部影片中出现过;

(9)他在笑的时候采用的仍是一贯的“哈-哈-哈-哈”——标准的穷凶极乐的方式;

(10)他在说话的时候仍是:“总该给个理由先吧?”

(11)他走路的样子延续着伸腰拉胯的姿势;

(12)大战牛魔王时放过猴屁后,那个自我陶醉的的动作与美国演员金•凯利如出一辙;

(13)在语言方面,孙悟空使用的“look”移自英语,“ちょっとまって(请稍等)”乃是日语。

2.戏仿把所有严肃形式通过滑稽模仿吸引到诙谐文化予以降格的一种重要的后现代艺术方式,《大话西游》中的戏仿有三种类型:

(1)戏仿经典文本、《大话西游》戏仿古典名著《西游记》,它让神仙脱下了圣洁的外衣,也有了七情六欲、爱恨情仇,除了无边的法力,其它与常人无异。他们不再是为了拯救黎民百姓而牺牲自我的神仙形象,取而代之的是极具个性的人物形象。

观音菩萨在唐僧口中变成了观音姐姐,而且也会因为唐僧太啰嗦而嫌烦,想动手掐死唐僧。

而唐僧本人从《西游记》中的一代高僧变成了“啰哩啰嗦,人见人烦的家伙“,他的语言“啰嗦”、“不合逻辑”,甚至带有一点娘娘腔,其极致体现是对两个小妖因为忍受不了了而宁愿上吊,一句“打雷了,下雨收衣服啊!”让小妖们倒了一大片。还有他耐心地对悟空说:“你想要啊悟空,你要是想要的话你就说话嘛,不说我怎么知道你想要呢,你虽然很有诚意地看着我,可是你还是要跟我说你想要的。你真的想要吗那你就拿去吧你不是真的想要吧?难道你真的想要吗?”。

孙悟空欺骗了白晶晶,同时搞上了牛魔王的妹妹,并继续保持着与铁扇公主的亲密接触。他不仅仅好色、而且狡猾、不守规矩、难以驯服。

神仙不再是神仙,通过戏仿,影片颠覆了一切高高在上的权威,用叫骂和昵称瓦解了权威的尊严,这也是后现代对传统文化的挑战。这就是“大话”的大话所在。

(2)戏仿电影文本。“当时那把剑离我的喉咙只有零点零一公分,但是四分之一炷香之后,这把剑的女主人将彻底地爱上我……”这段经典对白是对王家卫导演的名片《重庆森林》,片中金城武饰演的警察遇到了林青霞饰演的毒贩时的台词的戏仿:“在公元一千九百九十四年四月二十八日夜晚九点的那一瞬间,我和她最接近的时候,距离才零点零一公分,五十七个小时后,我爱上了这个女人。”

“你应该这么做,我也该死。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够再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将这份爱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这段最脍炙人口的爱情宣言也是仿自《重庆森林》中金城武的对白:“如果记忆也是一罐罐头的话,我希望它永远都不会过期;如果真的要加上一个期限的话,我希望是———一万年。”

王家卫标榜艺术电影,他在《重庆森林》中讲述了一个关于遗忘、记忆和永恒的故事,《大话西游》对这种严肃的进行了戏谑性的戏仿,正如马雄鹰所说:“当人们记得《大话西游》中至尊宝的名言,而忘记《重庆森林》时,其讽刺效果也就显而易见了。”

(3)戏仿英文歌曲。《onlyyou》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流行于西方的一首英文歌曲,在《大话西游》中唐三藏用歌曲劝导孙悟空时就戏仿了这段歌词:“onlyyou,能伴我取西经,onlyyou,能杀妖和除魔,onlyyou能保护我,叫螃蟹和蚌精无法吃我你本领最大,就是onlyyou,别怪师父嘀咕,戴上金箍,别怕死别颤抖;背黑锅我来,送死你去,拼全力为众生,牺牲也值得,南无阿弥陀佛!”一首表达真挚永恒爱情的歌曲被改造成这样,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联系发生了转移。

(4)对传统爱情的戏仿。至尊宝在与白晶晶那场让观众心跳加快、热血沸腾的“激情戏”之后,竟然冒出一句:“我只是看你那么冲动,配合你一下而已。”让观众紧张的期待顿时化为爆笑——原来这不过是一场声光演绎的戏。紫霞拿剑指着至尊宝喉咙时,还不忘挠挠发痒的手指,似乎那悲伤那愤恨都无足轻重。

3.杂糅。《大话西游》将五百年前和五百年后两个时空交织在一起,模糊了时空的界限。同时多个文化时空的特点被奇观化地“杂糅”在一起。不仅人物的文白之中夹杂英文,人物的装束是一个大杂烩,而且佛的苦寂、道的任侠、儒的救世,加之好莱坞式的煽情演绎、京剧式的场面打斗、流行的粤语歌曲、灰色的性俚语等都不断被“杂糅”在电影之中。

4.《大话西游》中的狂欢化语言可以分为两类:

(1)反规矩的肉体性语言。如“猪头不卖,猪鞭要不要?”“哇,连我都中招了,两块胸肌掉到肚脐上了。”这些语言的使用赋予了语言的新的生气和活力;

(2)反逻辑的非理性语言。《大话西游》中充满了各种矛盾的、对立的、不合逻辑的,甚至反逻辑的非理性语言。如“为了爱情,就算你毁我容也是值得的。”“你给我点时间,我吐啊吐啊,就会习惯了。”

这种狂欢化将现实中的权威崇拜者、主流\非主流、正统\非正统等秩序关系加以消解,从而体现出亲昵的特点,而其手段就是“笑”,通过戏谑来颠覆那些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使之降格、贬低化。

可以说,《大话西游》让人发笑的,正是这些后现代的搞笑桥段,这正是很多青少年儿童喜欢这部影片的原因。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7-03
话说 大话西游 当年录像厅就火爆了 小孩都看 也不知道哪个屁孩 录像厅都没去过 居然说 影片于1995年在香港和内地上映,直到1997年后才开始在内地高校和网络上流传并迅速走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