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鱼的头是怎么了!怎么有白点!有图!

是什么东东,现在状态良好,吃东西,就是看着起鸡皮疙瘩!是病吗?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2-15
小毛病而已
1:把水换成用低度盐水
2:用28°的温水

另复制些基本常见观赏鱼的问题解决方法

出血病。症状:眼眶四周、鳃盖、口腔、各鳍的基部充血,严重时全部肌肉呈淡红色,剥开皮肤肌肉呈点状充血。病因与流行:病原体为疱疹病毒,一般水温在25-30℃时流行,主要危害当年金鱼与大金鱼。防治方法:①尽量稀养和多投喂水蚤等适口饵料;②用禽用红霉素0.4-1ppm泼洒。 2、皮肤充血发炎病。症状:皮肤充血发炎,以眼眶四周、鳃盖、腹部、尾柄等处常见,和出血病不同的是肌肉正常。病因与流行:病原体为细菌,春末夏初流行,主要危害当年鱼和一龄鱼。防治方法:①用20ppm的呋喃西林溶液,在水温20℃以下浸泡病鱼l5-3O分钟,20-30℃时浸泡10-15分钟;②用呋喃西林药液泼洒,水温20℃以下为0.5-2PPm,20℃以上1ppm;③用0.2-0.5ppm的禽用红霉素泼洒;④用青霉素或链霉素腹腔注射,每尾鱼注射5万-10万IU 。 3、白头白嘴病。症状:头部和嘴圈为白色,嘴唇肿胀,有时颅顶和瞳孔周围充血,出现“红头白嘴”。病因与流行:病原体为一种粘球菌,5月下旬至7月上旬流行,6月为高峰期,主要危害当年鱼苗,防治方法:①鱼苗饲养尽量降低密度;②用1%的大黄药液浸泡病鱼5分钟,或2%的食盐水浸泡30分钟;③用呋喃西林溶液浸泡或泼洒,方法与皮肤发炎充血病相同。 4、鳞立病(竖鳞、松鳞病)。症状:体表粗糙,部分或全部鳞片竖起,状似松塔,腹腔积水。病因与流行:病原体为点状极毛杆菌,秋末至春季流行,主要危害个体较大的金鱼。防治方法:①多投活饵,增强抗病力;②用2%-3%的食盐水浸泡病鱼5-15分钟。 5、水霉病。症状:鱼体受到外伤后在伤口及其四周有一块块白色绒毛,使鱼表皮腐烂而后遍及全身。病因与流行:病原体为真菌,冬、春季流行,主要侵害受外伤的金鱼。防治方法:①用5%-10%的孔雀石绿,或5%的碘酒、5%的重铬酸钾涂抹患处;②用3%-5%的食盐水浸泡病鱼3-4分钟。 6、口丝虫病(白云病)。症状:皮肤上有一层白色或灰蓝色的粘液,鳃上出现大量口丝虫、病鱼游上水表层呈“浮头”状。病因与流行:病原体为漂浮游口丝虫,秋末至春季流行,从鱼苗到亲鱼均有危害。防治方法:①用20ppm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病鱼,水温10-20℃浸泡20-30分钟,20-25℃浸泡15-20分钟,或用3%的食盐水浸泡30分钟;②用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0.7PPm泼洒。 7、车轮虫病。症状:鱼体瘦弱,体色较深,大量侵袭鳃部时游向水表层呈“浮头”状。病因与流行:病原体为显著车轮虫、球形车轮虫、卵形车轮虫,5-8月流行,主要危害当年鱼苗。防治方法:与口丝虫病相同。 8、白点病(小瓜虫病)。症状:全身皮肤和鳍布满着点状的囊泡,覆盖着白色的粘液层。病因与流行:病原体为多子小瓜虫,在长江流域每年3-5月、11-12月流行,从全苗到亲鱼均有危害。防治方法:用2ppm的硝酸亚汞溶液浸泡病自l-2小时,也可用0.1-0.2ppm的浓度泼洒。 9.三代虫病。症状:大量寄生三代虫,造成体表很多创伤,开始狂游骚动,继而食欲不振,游动迟缓。病因与流行:病原体为中型三代虫、细锚三代虫、秀丽三代虫,4-5月流行,主要危害当年鱼苗。防治方法:①用20ppm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病鱼20-30分钟;②用90%晶体敌百虫与面碱合剂(1:0.6)0.2-0.6ppm泼洒。 10.烂鳃病。症状:属鳃隐鞭虫寄生引起者,鳃呈苍白色,有充血和出血现象;属鳃片指环虫寄生者,鳃部显著浮肿,鳃盖张开,鳃丝呈暗淡色。病因与流行:病原体分别为鳃隐鞭虫和鳃片指环虫,冬春和春末夏初流行,从鱼苗到亲鱼均有危害。防治方法:①鳃隐鞭虫烂鳃病,初期用3%的食盐水浸泡病鱼5-10分钟,或用8ppm硫酸铜溶液浸泡20分钟;②鳃片指环虫烂鳃病,用敌百虫粉剂(含2.5%)1.5-2ppm泼洒,或90%晶体敌百虫0.2-0.4PPm泼洒。 11、烫尾病。症状:尾鳍上有很多斑斑点点的气泡,鱼头朝下,鱼尾朝上。病因:因天热、水温高、饵料不足、氧气饱和而致。防治方法;①换上新水,降低水温,勤投饵料;②有外伤的涂以紫药水;③在经过消毒的清水池中生活5天。 12、鱼鳔失调症。症状:鱼不死不活的侧卧水中或水底。病因:因营养不良、受寒而致。防治方法;①集中一缸(箱)提高水温到20℃;②勤投少量精细饵料,加强营养;③有背鳍的鱼穿线吊浮标,调节鳔的功能。 13、受热病。症状:鱼浮于水面不能下沉,全身及眼部长有白絮,似棉花团。病因:因冬天水温升降剧烈,鱼群挤热,水中污物分解,鱼吞服甲烷硫化氢气泡而致。防治方法:①用3%的食盐水浸泡病鱼15分钟后放入清水缸(箱)中,每日一次,痊愈为止;②彻底换水,降低放养密度;③调节室内空气,排去一氧化碳。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