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武景气神武景气的原因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5-24
1、什么是“神武景象” 我国思想家”顾准“说的2、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三个时期3、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四个阶段具体是怎么的?4、日本经济高速恢复的三大景气结束的原因?神武景气、岩户景气、伊_诺景气5、战后日本的十三种景气循环名称

什么是“神武景象” 我国思想家”顾准“说的

应该说的是“神武景气”。1955至1957年,日本出现了第一次经济发展高潮。日本人把这个神话般的繁荣,称为“神武景气”。

这段时期,日本制定“电力五年计划”,进行以电力工业为中心的建设,并以石油取代煤炭发电。因此大量原油从外地进口,大大促进了炼油工业的发展。日本经济至此不仅完全从二次大战中复兴,而且进入积极建立独立经济的新阶段。这是日本战后的第一个鼎盛时期,日本在美国的援助下,实现了名副其实的独立发展,所以日本用神话中的大王“神武”的名字,为这一时期取名。

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三个时期

二战后日本经历以下三个时期:

1、战后经济恢复阶段(1945-1955年)

战后日本进行社会改革,通过解散财阀、不允许独自占有、劳动民主化等方式,进一步扫清生产过程中的障碍,在得到美国的帮助下,根据国际形势分析,美国为日本投入充足的资金来帮助日本经济发展,经济得到初步发展,在朝鲜战争背景下,日本大量加工军工产品,经济得到很大恢复。

2、经济高速增长阶段(1955-1972年)

日本经济在高速发展阶段有过三大景气时期,分别是神武景气、岩户景气和伊奘诺景气。

神武景气据统计,1960年~1970年间,日本的工业生产年均增长16%,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1.3%。

1968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联邦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3、经济低速增长阶段(1973-1990年)

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世界经济陷入低迷,原油几乎全部依赖进口的日本受到很大冲击,制造业成本大幅上升。

1974年,日本实际GDP增长率从上一年的8%骤降至-1.2%。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开始调整能源结构,推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开发的同时,促进产业结构从资本密集型向耗能少的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型,以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

经过一段调整后,日本率先走出危机,但从此经济增速明显放缓,1975~1990年,日本实际GDP年均增长率为4.5%。

扩展资料:

二战时日本本土遭到轰炸,工厂、机械以及基础设施等硬件设施遭到严重损毁,但人才和科技还在,只要有充足的资金和资源注入很快就能进行重建。

战后美国对日本进行了大力的扶持,向日本注入巨额资金,并大量转移技术,使得日本很快恢复了生产。

日本在战后进行了全面的现代化改革,涉及到土地、商业、社会等各个方面,日本基本确立了民主式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日本也因此更好的融入了美国主导的经济体系,使得日本的经济更加富有活力和动力。

作为对抗苏联的桥头堡,日本获得了美国的大力扶持。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不仅是世界经济强国、贸易大国,也成为对外投资大国、援助大国和债权大国,1987日本超越苏联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四个阶段具体是怎么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神武景气,日本神武景气的经济发展经历神武景气了战后经济恢复、经济高速发展、经济低速发展、长期经济停滞这四个阶段。

一、战后经济恢复阶段(1945-1955年)

日本穷兵黩武,侵略亚洲、挑起太平洋战争的结果,不仅给亚洲各国带来神武景气了巨大的灾难,而且使国内军事经济畸形发展,国民经济疲惫不堪。

战争后期,由于美军的空袭,以东京为首,全国119个城市严重被炸被毁,到处都变成一片废墟和焦土。尤其是广岛和长崎,更遭到了原子弹的毁灭性破坏。

尽管战后的经济恢复经历了很多困难和曲折,但从总体上看,无疑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二、经济高速增长阶段(1955-1972年)

日本经济在高速发展阶段有过三大景气时期,分别是神武景气、岩户景气和伊奘诺景气。

(1)、神武景气(1954年11月-1958年6月):景气持续了31个月,实际经济增长率1956年度7.5%、1957年度7.8%,1958年降为6.2%。

(2)、岩户景气(1959年4月持续到1962年10月):景气持续42个月,1959、1960、1961年度的实际经济增长率也分别达到了9.4%、13.1%和11.9%,1962年降为8.6%。

(3)、伊奘诺景气(1965年11月-1970年7月):景气持续期间为57个月,1966-1970年度,实际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0.2%、11.1%、11.9%、12.0%、10.3%,1971年降为4.4%。

如此长时间的持续的高速经济增长,不仅在日本历史上是罕见的,而且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由于伊奘诺景气的出现,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就达到了光辉的顶点。

三、经济低速增长阶段(1973-1990年)

经过第一次石油冲击和战后第一次负增长,日本经济就由高速增长转为了低速增长。1976、1977、1978年度各为4.0%、4.4%和5.3%,与高速增长时期比,还不及1965年经济危机时5.7%的水平。

尽管如此,但1978年后已摆脱了萧条的影子,景气确实是处于上升阶段,企业的收益也增加了。

这一期间,除个别年份外,日本实际经济增长率基本保持在3%-5%左右的水平,上下波动不大,而且与其神武景气他发达国家比仍属于增长最快的国家,所以这一时期又被称为稳定增长时期。

这一阶段有个平成景气,是日本经济发展的顶点。平成景气从1987年6月到1991年2月,共持续了51个月,仅次于伊奘诺景气的57个月,是战后第二个持续时间最长的大型景气。

在平成景气期间,日本经济继续保持了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最高的经济增长率。这时,日本经济就达到了战后的顶点。

四、长期经济停滞阶段(1991-至今)

1989年12月29日,东京证券交易所的日经平均股价曾高达38915日元,而1990年10月1日却跌破了2万日元,为19781日元,跌幅达49%。

由此,东京股票市场的时价总额就像泡沫一样消失了270万亿日元。这一天被称之为“黑色星期一”,也是泡沫经济开始崩溃的起点。

泡沫经济崩溃后,随着不动产公司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破产增加,银行的不良债权也就大量增加。在此期间,日本经济出现了三大过剩,分别是设备过剩、房地产过剩和人员过剩。

由于泡沫经济崩溃及其后遗症的影响,日本经济从1990年3月起,就陷入了泡沫经济崩溃萧条。

泡沫经济崩溃萧条一直持续到1993年10月,共持续了32个月,超过了迄今为止10次经济萧条平均的14个月,仅次于1980年-1983年经济萧条的36个月,是战后第二个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萧条。

扩展资料:

日本经济在泡沫经济后成长率一蹶不振,21世纪初期有回温现象,但是失业率并没有显著下降,多数成长率还是来自大企业的资方获利。

日本经济长期处于发展停滞阶段,也带来以下问题:

1、产业空洞化:1980年代以后,由于日元升值引发人力成本提高,许多工厂迁移到海外,导致产业空洞化现象。

近几年,一些企业在日本设立研发中心和生产据点,以防止技术外流和保持竞争力。不少人提倡将企业迁回日本。

2、金融效率低下:泡沫经济期间由于融资过剩而后续实际抵押品(房产和土地)价值遽减。银行因此负担巨大不良债权至今。

3、创业困难:比起欧美在日本创业较难.要探究原因,许多人会举出因为在日本只能向金融机关借钱.没有创业经验的人要向金融机关借钱相当难。即使借到,利率也很高。

万一创业失败就必需背负大量负债。针对这问题,日本政府于2004年修改法令,建立起一元也可以创业及种种经营支援的体制.但是效果还是未知数。

4、贫富差距:资本主义常见问题日本社会也发生,由原来以中产阶级为社会主流,转变为富裕与贫穷两个极端(中产阶级逐渐消失)。

5、首都过密与地方过疏:由于工业,特别是出口贸易的高速成长,人口逐渐从农村流入到城市,特别是首都圈。产生了人口过疏的现象,而城市则出现人口过密。

为此,日本建设了全国高速路网,在地方兴建医院和学校等公共设施。持续的大规模公共建设扭转了地方的衰退局面。

6、公共债务庞大:日本公债自2006年达八百三十二兆日圆(约七兆美元),约为GDP170%,北海道夕张市亦成为日本首个地方都市因过度扩张支出而宣布破产的政府机关。

7、劳动环境:日本引以为傲的沿革性职场伦理和终身雇用制,随着泡沫经济和M型现象而崩溃,类似打零工的“派遣人力”也应运而生。

虽然日本有亚洲相对完善的劳工退休计划,但是劳动环境持续恶化是不争的事实。

8、日本经济及财政面临艰难抉择:日本新任领导上任后,面临着解决通货紧缩以及刺激经济需求的全新尝试。

因此“安倍经济学”是否可以拯救日本经济,并且使该国财政管理以及社会保障体系重新恢复信心呢?日本经济及财政面临艰难抉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本经济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二战后的重建奇迹,日本仅用5年时间便创造了经济神话

日本经济高速恢复的三大景气结束的原因?神武景气、岩户景气、伊_诺景气

神武景气结束是锅底萧条1957-1958。由于景气过猛,国内物价高涨,加上政府对苏伊士运河危机的局势误判,导致投机性的进口剧增,出现外汇危机。政府于是采取神武景气了紧缩金融、紧缩财政和抑制进口的政策,使景气陷入停滞状态。

岩户景气结束则因为20世纪80年代后期,为刺激经济的发展,日本中央银行采取神武景气了非常宽松的金融政策,鼓励资金流入房地产以及股票市场,致使房地产价格暴涨,之后美元贬值,更加刺激了日本房价的上涨。许多日本人纷纷拿出积蓄进行投机性投资。1991年后,随着国际资本获利后撤离,由外来资本推动的日本房地产泡沫迅速破灭,房地产价格随即暴跌。到1993年,日本房地产业全面崩溃,企业纷纷倒闭,遗留下来的坏账高达6000亿美元。从后果上看,20世纪90年代破灭的日本房地产泡沫是历史上影响时间最长的一次。这次泡沫不但沉重打击了房地产业,还直接引发了严重的财政危机。

伊_诺景气结束因为第一次石油危机1973-1974,由于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为了打击对手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宣布石油禁运,暂停出口,造成油价上涨。当时原油价格曾从1973年的每桶不到三美元涨到超过13美元,是20世纪下半叶三大石油危机之一。原油价格暴涨引起了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日本GDP下降了7%.

战后日本的十三种景气循环名称

战后日本的十三种景气循环名称:

1、投资消费景气。

2、神武景气。

3、岩户景气。

4、奥运景气。

5、伊耶那岐景气。

6、日本列岛改造热潮。

7、安定成长景气。

8、公共投资景气。

9、高科技景气。

10、平成景气。

11、细波景气。

12、IT景气。

13、构造改革景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