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王”跟“称帝”有什么不同?

如题所述

在中国

    年代不同

王,象征王者之权威。本义:天子,君主。殷周时代对帝王的称呼。春秋时,楚、吴、越等诸侯国国君也开始称“王”,战国时各诸侯国国君普遍称“王”。即诸侯王在秦朝之前,夏商周三代最高统治者都称王。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取三皇五帝之名采用“皇帝”的称号以彰显其功绩,自此最高统治者称为帝,后世人便把登基为天下之主称为“称帝”。

2.使用者身份不一样

在秦朝以后,“王”成为了仅次于“帝”的尊号。若中央政权存在时,除皇帝外其他人只能称王,只有一个是至高无上的 。

王可以有很多个 ,帝可以把自己的兄弟或功臣封王 ,如汉末之曹操、刘备等只是称王并不违背汉家统治。称帝,即改称号为皇帝;自称皇帝,成为最高统治者,做皇帝故袁术称帝就是公然反叛。

3.统治地域不一样

皇帝的统治范围是整个天下,所谓帝王帝王,则是管理命令王的是帝,不管郡县还是王国都是皇帝的领土。

王是一字下面一个土,是管一方水土的,“王”的统治范围只有一方土地,如燕王、齐王。

在欧洲

只有得到教皇承认的国王才能加冕为帝;一般的国王只能称为“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24

称王与称帝的区别:

第一,势力范围的区别,王只能对一个地区进行管理,而王可以对整个国家进行管理。因此,称帝之后能掌握的势力范围更大。

古文记载:“周成王封克做匽(今北京地区)的诸侯,管理羌族、驭族……克进驻匮地,接收土地,平息动乱。”说明称王的诸侯只能对地方的事物进行管理,而帝王却能够命令其他诸侯,让他们帮助自己管理国家。

第二,人数上的区别,可以有很多人称王,但是只有一个人能够称帝。

第三,追求上的区别,往往想称帝的人很多,但称王的人数相对较少,称王往往是无奈的选择。

扩展资料: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称帝的人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最高统治者一般都称为“王”,但秦统一中国以后,赢政觉得自己是“德迈三皇,功过五帝”,“王”已不足以显示其尊贵,便令臣下议帝号。诸大臣博士商议的结果认为:“古有天皇、地皇、泰皇,泰皇最贵。”

因此上尊号为“泰皇”。然而,羸政仍不满意,单取一个“皇”字,同时又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自此,“皇帝”就代替“王”而成为最高统治者的称谓,而羸政就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

秦始皇

(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又名赵正(政)、秦政,或称祖龙,秦庄襄王之子。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秦始皇是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今邯郸),并在此度过了少年时期。前247年,13岁时即王位。前238年,22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国君成人加冕仪式,开始“亲理朝政”,除掉吕不韦、嫪毐等人,重用李斯、尉缭。

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并奠定中国本土的疆域。

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所以自称“始皇帝”。

同时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

但是到了后期,求仙梦想长生,苛政虐民,扼杀民智,动摇了秦朝统治的根基,前210年,秦始皇东巡途中驾崩于邢台沙丘。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叱咤风云富有传奇色彩的划时代人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3-07
一般来说,占领一片地区称王,统一全国称帝,但不是说统一全国就不能称王,称帝只是为了满足个人的虚荣心,秦始皇当年就是为了满足他的虚荣心才把称王改成称帝的,根本区别就是两个字给人的感觉、气魄不一样,一个比较狭隘,一个比较大气。
第3个回答  2019-09-16
称王和称帝在对内和对外关系上不同。称王,首领对内积极领导人民搞好生产,保护生产成果,抵御外敌入侵。称帝,首领对内积极引导人民发展生产,储存生产成果,强有力的攻击外敌,甚至通过强有力的军队攻城略地,扩大版图。
第4个回答  2011-03-09
王是一字下面一个土,是管一方水土的,而帝王帝王,则是管理命令王的。明白了吧?
古人把“帝”作为上天的主宰,如玉皇大帝,上帝等。
秦王统一全国后,为有别于其他各小国之王,并尊于各国,遂借用上天之名自称皇帝。
所以凡称帝者均自称“天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