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金句解析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5
1、瑞德说:希望是危险的东西,是精神苦闷的根源。然而安迪告诉他:希望是好事,甚至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永不消逝。

解析:希望是一种信念,信念是对某种“契约”的相信。而“契约”又是我们面对不确定、易变性世界,与之签订的一份“合同”。

既然签订了合同,对于强者,那么即使是跪着,也要走完。这就是信念。

希望,尤其是在肖申克监狱里,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在这里,你没有自由,你更不可能获得世俗意义的成功,谈什么希望?所以,这里所有的犯人都是逆来顺受,不会想任何方式去改变。

正如,安迪提出建图书馆缺少经费时,老布立即说“不可能”,原因是他经历了三任典狱长,全都是一毛不拔。

如果你基于“完全不可能”的认知,就会马上作出一个选择——终止行动,那它成功的概率立即就是零了,虽然本来成功的可能性也接近于零。

我们绝大多数人遇到小概率事件时都会选择放弃,从根本上把一个接近于零的可能性直接变成零。但是还是有极少数的人会去做这样的事情。

安迪坚持连续六年,每周给州政府写一封信,请求监狱图书馆资金。后来,州政府都受不了他的来信,为他捐书和给了200元钱想打发他。但他还是不放弃,继续每周两封信写下去,终于在肖申克监狱建了一座图书馆,为监狱的人们提供了精神上的享受。

普通的认知是没办法开启一个行动的,而不开启行动,结果就不存在。那么,看起来成功率那么小的事怎么会有人去干?答案是:如果真知道成功概率那么小的话,当然没人去干,但之所以有人去干,是因为“希望”可以让人极大地高估一件事成功的可能性。

人作判断和选择、开启一个事件通常是基于自己的认知,但我们的认知常常是不可靠的:你没办法精确地预测这件事值不值得干、成功的可能性到底是多少,不可能把所有场景都清晰预览一遍再开始行动,而你不开始行动,这个情景就不可能出来。所以,认知是帮不上你什么忙的。

可是,人的行动常常不是依据认知的,那依据什么呢?意义,也就是一种想当然的、充满着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易变性的一个目标。

所以,在整个过程中支撑安迪所有行为,并且导致最后结果的不是认知,而是意义:意义是人设想甚至臆想出来的,想当然以为又坚信不疑的一个目标。

第一,意义是臆想出来的,不是以充分的认知作为依据的目标和设想。尽管它不是基于认知,但能够在认知力不从心的情况下成为行动的依据和动力;

第二,意义是人跟不确定性之间签订的一个契约,并且会坚定不移地履约。这个追逐意义、签订并履行契约的过程就是信仰的过程。

意义既在认知之外,又跟认知密切相关,是认知永远不可或缺的一个替代物,在很多时候弥补了认知的有限性,是人能够在认知不完备的情况下达到某种目标必不可少的生存要素。

没有意义的支撑,生活就是一个看不见的肖申克,时刻笼罩着我们,让我们习惯了按部就班,习惯了先说“那不可能”,习惯了没有奇迹,习惯了……

安迪的胜利是意义的胜利,安迪的成功是信念的成功。无论面临怎样的局面,顺境也好,逆境也罢,他都坚定不移的履行“契约”,做他能做的努力,只为达成自己的目标。

2、要么忙着活,要么忙着死

解析:徐小凤在《城市足迹》里这样唱道:“留心街中每个人,彼此匆匆过,皱着眉心,重叠的足印,细踏了千遍,多千遍 ;留心身边每个人,冷冷的双眼,试问何因,人在匆匆里,哪曾会知道,今天你我是远还是近。”

步履匆匆的人们啊,也许应该偶尔驻足,看看身边的人,看看自己的模样。我们终会发现,习惯于服从规则的人们将付出巨大的代价,他们失去的是本来属于每一个个体的自由。

在自由面前,更多的人们纷纷选择禁锢,他们需要规则、需要秩序,如果没有它们,甚至无法生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