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 高育良与慧芬的最后一句话理解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9
1.高育良的品性

剧中绝大部分的角色的品性得到了美化,除了高育良。高育良此人的仕途升官路是很真实、很可悲、很可惜的。

高育良最初只是个汉大教书的老师,满腹经纶;有着学者该有的迂腐、清高气。在此时,他认为的权力是一个理想化的工具。颇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气概。

但在赵瑞龙月牙湾美食城项目批复中,高育良见到了权力的别样玩法。赵书记因嫡长子的一句话调走了李达康。赵立春在当时是有想法使汉东隶属于自己,赵瑞龙和刘厂长基本等同于赵立春的白手套。

在这场游戏中,高育良的三观碎了。他意识到在这沉浮中,如若没有一个好的靠山石,他随时都有可能进入砖窑,任人宰割。在批复了项目以后,高育良傍上了赵立春的大腿。此时,高育良的书生气已经慢慢隐藏了部分。

高育良对祁同伟的感情是复杂的。他一面鄙视祁厅长的品格,不屑于祁厅长做事的不择手段;一面又对这位学生有怜惜之情,或者说对他自己的位置有怜惜之情。所以在这位学生不管做出什么,他会力挺学生的副省长位置。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位学生虽然手脚不干净,但他养活了他的“真爱”。祁同伟本质上是高育良的白手套。

汉东官场起初两大帮派:秘书帮、汉大帮

汉东官场最后两大帮派:沙家帮、汉大帮

名字的变化决定了帮派的实质。秘书帮是以达康为首,沙家帮则是以沙瑞金为首;汉大帮一如既往为赵立春服务。

在帮派变化过程中,力量也在进行变化。沙瑞金是扛着尚方宝剑下来的,其力量可想而知。聪明如高育良,能感受不到这种力量的变化吗?高育良为什么没有改姓沙,因为对赵家还心存期望,对盘根错节的汉大帮还有信心。

所以他对领导反复进行“挑逗”。试探领导的态度,妄图用自己的诡辩和话术迷惑上级。

从这几件事上可以分析出:高育良此人又当又立,自信自负,精于算计,善于权术,英雄主义、书生气。

2.高育良的情史

剧中有提到高育良原配是个校花,并且是汉大的老师,其姐是法官。也就是说吴老师的家庭背景,模样长相都是上成的;婚后两人还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

但,高育良出轨了,爱上了万历高。

从理性分析的角度,会觉得高育良出轨是一个很不可思议的事。一个明明在仕途上走的亦步亦趋、如履薄冰、作风老练的人竟然会栽在情色上。

但从高育良的品性来看,又仿佛是如此合理,首先迂腐书生爱上青楼头牌,是古来今往都见惯不怪的事;其次,高育良选择慧芬时很难说不是一场“将就”的抉择;因为,高育良仅凭万历十五年和美人的温言软语便认为美人是懂他这个英雄的,第三,慧芬身上的“书生气”会使高育良不断想起“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的自己,如同,看到自己丢了的珍宝挂在别人的脖子上。

随着时间的流逝,高育良和吴老师那点感情也可能没了,再加上吴老师年老色衰,做事虽然不冷硬,但吴老师的端庄理性可能会使老高愈发喜爱小高的温情感性。

老高忠于爱情,忠于了他和小高的爱情。

此刻将忠于爱情和老高对吴老师的话联系起来,莫名相悖。

我们从老高品性上分析,老高英雄主义;在他和小高的爱情中,老高是高大伟岸事业有成且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角色,小高是落难妓子,老高是搭救美人的英雄。但在老吴和老高的关系中,老吴会更清晰地看到又当又立的老高是什么样的,因为老高将老吴视为诸葛伯温的角色,会和老吴不断探讨该当如何等等。颇有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之态。

高育良热爱权力。剧中反复提到高育良的抱负。

高育良事业心较强,他这辈子的辛苦就为了这么点事儿,他一生的污点也就这么个女人,你说他气不气?

所有的自信自负、精于算计、善于权术在此刻看起来就像一个笑话。如果没有这么个女人,他的洗白之路轻松容易,他整个人还很坦率。

为什么说还是老吴好,因为,老吴不仅代表了他的发妻,他意气风发的过去,也代表了他中途崩俎的仕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