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因生活而美好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9
一、我对生活教育的理解

对于什么是生活教育,根据我的理解,它应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对于广义的生活教育,我以为,它是一种活的教育、一种真的教育、一种民主的教育、一种有用的教育、一种大众化的教育。

对于狭义的生活教育,我以为,它是一种来自生活的教育,一种给生活的教育,一种依据生活的教育,一种面向生活的教育,一种用生活来进行的教育,一种随着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的教育,一种为未来人生生活的向前向上向善向美而进行的教育,一种为学生今后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一个直立行走的人而做准备的教育。

在日常的教育生活中,有些学校和老师,把生活教育理解成就是教会学生洗碗、做饭、扫地、削水果、穿衣服、系鞋带,就是让学生能够种庄稼、能够做工、能够劳动,能够生活自理。这些只是为学生生活常识的掌握、平常生活习惯的养成、自我生活能力的培养而进行的教育,当然属于生活教育,也是生活教育的应有之义,但这些绝对不是生活教育的全部。

生活教育中让孩子们所形成的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民主观,积淀的那些悲天悯人、爱满天下的情怀,博大深远、包容天下的胸怀,等等,这些都是生活教育的范畴。

二、教育应该与生活紧密相连

生活是一个大社会,是一个大熔炉,是一个多彩世界,是一个缤纷的天地,是教育取之不竭的源泉,是教育纵横驰骋的海洋,是时时处处可用作教育的鲜活教材。

教育不是为了让学生仅仅通过考试,而是为了生活,为了当下孩子的学习生活,为了孩子走出校园之后适应未来的生活,为了孩子步入人生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

同时教育的最终落脚点是人,是全面发展的人,是将来的社会人,是未来能够独立生活的人,是能够对自己的人生生活负责任的人。

因此,教育与生活应该是相辅相成的,是唇齿相依的。生活不能抛开教育,不能疏忽和淡化教育的功能,教育应该成为孩子们生活经验的一部分,应该通过教育让孩子们能够充分理解生活、控制生活和享受生活。

当然,教育也不应该脱离生活,应该围绕生活来进行,生活应该贯穿于教育的始终,应该体现于教育环节的方方面面。

威尔·杜兰特先生曾对教育与生活相辅相成的关系有过论述:“教育包含两个过程,这两个过程相辅相成。在一个过程中,人类向成长中的个体传递了代代积累的丰富遗产,包括知识、技艺、道德和艺术;在另外一个过程中,个体将这些遗赠用来发展其自身的能力,丰富生活。……教育是使生活日臻完善的过程,也就是用人类的遗产充实个人。如果这一传递和吸收的重要过程被中断半个世纪,那文明就将消亡,我们的子孙将比野蛮人还要原始。”

从文明传递和个体生活的意义上去理解这一切,这是对生活与教育这种互为关系的一种清晰而透彻的见解。

三、当下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去生活化

教育与生活息息相关,应该与生活紧密相连。

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教书死,死教书,书教死。教育重书本,轻实践,重考试,轻运用,重分数,轻能力。教育脱离实际,远离生活,忽视手脑结合、手脑并用,知行做合一。

教育没有真正融入生活,生活也没有真正贯穿于教育,教育完全与生活脱离,学校完全与社会脱离,书本完全与实际脱离。也就是说,教育所呈现出来的,完全是去生活化。

就因为学生将来要面对的实际生活,面对的社会现实,面对的未来人生,面对的人格尊严,面对的与周遭和大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些都不在考试中,都不在分数里,就因为与生活有关的孩子们所应具备的活泼、浪漫、情趣、自信、毅力、合作、感动、开心、强健等等这些比分数更有用的东西,也不在考试中,不在分数里,因而,被完全忽视与忽略。

很多学校,为了眼下的分数,音乐、体育、美术课不上了,生活化课程、劳动课程不开设了,还有考虑安全因素,学校的秋游、春游活动,甚至课间休息都被取消了。

寒暑假正是孩子们走进社区、走进厂矿、走进社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时候,但是越来越多的孩子被送进了补习班、特长班,寒暑假堂而皇之成了孩子的第三、第四学期。

在当下,分数成了教育唯一追求,应试成了教育唯一属性,反复考练成了教育唯一法宝,死整蛮干成了教育唯一手段,成王败寇成了教育唯一标准。

以分数为导向的单一价值体系必然会崩塌,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只有分数的学生,不见得能从容地独立生活,能智慧地应对未来的职场和家庭。

我以为,这种去生活化的教育,只能培养出一个又一个巨婴,一个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个个“手不能提篮,肩不能担担”“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书呆子。

四、美好的教育是回归生活的教育

第一、回归生活的教育能够彰显教育的朴素

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朴素的,不管是做人,还是处世。

朴素的东西最美,最有魅力,最持续。庄子有一句话讲:“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朴素的教育体现的是质朴、本色、宁静,体现的是不浮夸、不浮华、不浮躁,体现的是带着对孩子、对教育的一种真情实感。朴素的教育最美。

生活给人以真实、平淡、简约、美好,教育走入生活、融入生活,回归生活,这样的教育更美。

第二、回归生活的教育能够凸显教育的幸福

幸福是一种主观认知和感受,是一种美好的情绪和生活状态。

幸福也是人类社会追寻的终极目标,在当下,不管是精准扶贫,还是乡村振兴、城乡一体化发展,还是两个一百年中国梦,都是为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幸福。

教育是人的艺术,是幸福的事业,教育本身应该是幸福的,学生学习生活应该是幸福的,教育人的工作状态应该是幸福的,校园里所弥漫的气息应该是幸福的,教育更不能离开幸福。

教育在对生活的回归中,把外在世界的一切转换成个体的现实而又生动的生活场,让其进教育、进校园、进课堂,成为鲜活的教育内容,让教育建构起与世界、与社会、与现实的活泼而真切的联系,以改善教育的品质,提升教育者的素养,浸润受教育者的身心,教育为此变得美好而幸福。

第三、回归生活的教育能够最接近教育的本真

《论语》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教育者眼中不能仅有分数,教育也绝不能仅停留于知识的一味传授,教育应该与生活紧密结合。这便是教育之“本”。

著名教育家张伯岑说:“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教会学生锻练身体,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这也是教育之“本”。

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的核心是“知行做合一”,他主张的“六大解放”,解放孩子的眼睛、嘴巴、大脑、双手、时间和空间,是对“知行做合一”的生动诠释,也是最有效的务“本”之举。

通过这些务“本”之举,让教育充满生活的味道,富有生活的情趣,体现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让教育逐渐靠向教育的本质,接近教育的本真,让教育以真正实现返朴归真。

第四、回归生活的教育能够顺其教育的自然

吕洞宾有诗云:“雨后山中蔓草荣,沿溪漫谷可怜生。寻常岂藉栽培力,自得天机自长成。”

教育不是万能,也不是无所不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生长的方向,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我们不能包办,不能越越俎代庖。

我们能做的,就是把土壤准备好,并提供适宜的水份、养料、阳光、空气,让他们顺其自然地生根发芽,自然而然地生长。

教育具有生活的逻辑和视角,具有生活的起点和取向,教育就会多一份宁静,多一种平常心,就少一些拔苗助长、杀鸡取卵、竭泽而渔。

第五、回归生活的教育能够让教育充满温馨和张力

“逐鹿的猎人是看不到山的,打鱼的渔夫是看不到海的”,缘于生活的教育是看不到分数的,这种不着痕迹、其乐融融的教育,正是每个孩子喜欢的、期盼的。

从一个个原生态的生活教育场景出发,去建构教育,去生发教育,去实施教育,孩子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就不会只是一种空洞的说教,一种强硬的灌输,当然更不可能有那种炼狱般的感觉,相反他们会觉得是在享受生活的乐趣,接受美好生活的洗礼。

教育是生活的一部分,且教育本身就是生活。当教育给孩子们铺开生活的画卷,最美的教育、最温馨的教育、最有张力的教育画卷,也就一点点地铺展开。

第六、回归生活的教育能让教育回“家”,回到那个温暖而温情的“家”

这些年,也许我们走得太快、太急,竟忘记了为什么出发,要到哪儿去,以致于教育在功利的丛林中迷了回“家”的路。

于是乎就有了人心的浮躁,全民的焦虑,就有了不输在起跑线上的乱跑、抢跑,就有了不顾秩序与规则的剧场效应,就有了“眼睛一睁,开始竞争”“提高一分,干掉千人”“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残酷现实。

面对新常态,国家不再片面追求GDP,不再以GDP论英雄,体育也不再以金牌定胜负,国家已经进入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

对于我们的教育,是不是到了应该好好反省的时候,是不是到了应该迅即觉醒的时候,是不是到了应该敢于直面、敢于拿出迷途知返的勇气的时候了,是不是到了教育应该回“家”,应该回到那个弥漫着温暖与温情的“家”的时候了。

而回归生活的教育能够让教育回归常识、让教育回归宁静、让教育回归本真,让教育回归人性,这应该是教育回“家”,回到那个温暖而温情的“家”的不二之路。

五、教育怎样回归生活

第一、教育者应该以一个教育人应有的良知、责任和使命,牢牢捍卫教育的生活思想和理念

有一句话是,得语文者得天下,得阅读者得天下,我以为,得生活教育思想者得课堂、得教育、得人生、得天下。

面对当下社会的异常浮躁,全民的整体焦虑,教育的完全去生活化,作为一个有良知,有责任,有使命的教育者,我们应该有“不为浮云遮望眼,不为喧嚣迷心智,不为焦虑乱迎合,不为功利做真教”的底气和勇气。

在教育的实践中,应该用“会生活”和“会做人”取代“会学习”“会考试”,并将学生的学习生活放到他们整个人生生活中去考量,将他们的学生时代放到他们整个人的一生中去看待。

我们为此应该鼓励孩子更多地走进生活,认知生活,了解生活,适应生活,学会生活,热爱生活。知识也许会忘记,但拥有生活的信心、积极的生活态度,会生活的能力,这些才真正决定孩子们未来人生的状态和模样。

第二、校园文化应该涂抹生活的色彩、烙上生活的痕迹

文化很重要,它是最好的教育,也是最高境界的管理。一个校园,什么都可以没有,但不能没有文化。

真实而鲜活的校园文化不一定要高大上,一定要师生自己动手,一定要师生共同创设,一定要体现师生的心血和智慧。

校园文化的内容可以出自于生活,大千世界,万象百态,芸芸众生,花草树木,纷繁生活,都可以进入校园文化的视野。

校园文化的材质力求来源于生活,木棍、竹节、砖瓦、蛋壳画、大豆、易拉罐、矿泉水瓶、废旧纸箱等等,都可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信手拈来,为我所用,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

校园文化的表达应该着眼于生活,农耕文化、门窗文化、食堂文化、寝室文化、厕所文化、围墙文化、教室文化、楼道文化等等,都应该突出生活,反映生活,体现生活,让孩子们在浓郁的生活文化氛围中,接受熏陶,学会生活。

第三、课程研发应该立足于生活,力求课程生活化

生活处处有教育,生活中处处有课程。只要我们在场,所有的场都是课程。只要我们应景,所有的景都是课程生成的契机。当我们走进大自然,花草树木、虫叫鸟鸣、流水潺潺、松涛阵阵、远山剪影、天高云淡,便是最好的生活课程,当我们走进社区、走进社会,风土人情、世事冷暖、沧桑变迁、时政热点,也是很好的生活课程。

对于家长和教师而言,我们娓娓道来是课程,站在那里,树起标杆,身教示范,潜移默化,同样是难得的课程。

诸如“竹”渐成长课程、“豆”你乐课程、二十四节气课程、茶艺课程、劳动实践课程、乡土文化课程、传统节日课程、四君子课程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课程。

生活化的课程就在孩子们的眼前,就在他们身边,更有味道,更接地气,孩子有一种亲切、亲近感,易于接纳,而且能够留下乡音,记住乡愁,这些孩子无论今后走多远,在他们心中始终会荡漾、澎湃着一种乡绪。

第四、课堂教学应该生活化,让课堂走进大自然、走进现实生活

人生很多重要财富的获取和积累,主要还不是来自于书本,也不是来自于单纯的说教,而是源于生活,源于生活体验。

源于生活,源于生活体验所获得的东西,因为融合了自己的真实感受,汇入了自己的一腔心血,浸润了自己的精神基因,参悟了自己的人生智慧,因而最深刻、最持续、最久远。

我们在学科教学中,要善于挖掘学科知识背后所蕴含的那一段段或深或浅、或宽或窄的生活因子,所包含的那一个个或浓或淡、或表或里的生活元素,再站在这种因子、元素之上去关注课堂,组织教学,这样的课堂才会有用、有趣、有效,教学才会有活力、有品质、有内涵,学生的学习才会有动力、有兴致、有激情。

与之同时,全方位开放课堂,在教育中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接触更加真实的社会,放眼更加广阔的世界,体验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

第五、社团活动的组织应该对接于未来社会及人生生活

小社团,大社会。小活动,大舞台。

没有活动,就没有教育。没有丰富多彩的活动,就没有快乐而幸福的教育。

社团活动是任何课程、课堂所不能取代的特殊课程、特殊课堂。在社团活动中,孩子们会找到玩伴、伙伴、学伴,这会成为他们爱上学校、爱上学习的重要理由;在社团活动中,孩子的兴趣、爱好、天赋、特长得以彰显,从而使每一个孩子都能抬得起头来;针对什么是学生们未来需要的人文素养,什么是他们必备的生存技能、生活能力,在社团活动中做好对接,这将为他们开启未来的人生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让教育回归生活”的呼吁与期盼,或许会显得微如星火,但我们每一个教育人都有责任拾上一点柴火。

教育能够真正回归生活,当下教育所面对的浮躁、功利、焦虑和狭隘,都会迎刃而解,教育在今后的路上会行走得更从容、更轻盈……

我一直坚信,只要方向对了,就永远不要担心路途的遥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