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工未来三年的职业规划怎么写?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5

一、自我分析(对自己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的分析)

1、职业兴趣。

2、职业能力。

3、个人特质。

4、职业价值观。

5、胜任能力。

二、职业分析(对影响职业选择的相关外部环境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

1、家庭环境分析。如经济状况、家人期望、家族文化等以及对本人的影响等。

2、学校环境分析。如学校特色、专业学习、实践经验等。

3、社会环境分析。如就业形势、就业政策、竞争对手等。

4、职业环境分析。

1)行业分析。

2)职业分析。

3)企业分析。

4)地域分析。

三、职业定位

综合第一部分(自我分析)及第二部分(职业分析)的主要内容得出本人职业定位的SWOT分析:

内部环境因素优势因素(S)弱势因素(W)外部环境因素机会因素(O)威胁因素(T)

结论:

职业目标将来从事(xx行业的)xx职业,职业发展策略举例:进入xx类型的组织(到xx地区发展),职业发展路径举例:走专家路线(管理路线等)。

四、计划实施

制定短期、中期、长期目标

五、评估调整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根据实施结果的情况以及因应变化进行及时的评估与修正。

1、评估的内容:

a.职业目标评估。

b.职业路径评估。

c.实施策略评估。

d.其它因素评估。

2、评估的时间:

一般情况下,做定期(半年或一年)评估规划;当出现特殊情况时,会随时评估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3、规划调整的原则

做职业规划的作用:

台湾学者金树人在他的著作中说:“一个人若是看不到未来,就掌握不了现在;一个人若是掌握不了现在,就看不到未来。”

短短数十字,道尽了生涯规划的本质与精髓:没有目的地,出发就没有意义;不立足现在,空谈未来不啻画饼充饥。

人的行为终究是以目标为导向的。弗洛姆在《生命的展现》一书中提到:我们需要一个献身的目标,以便把力量整合到一个方向,以便超越我们的孤独生存状态,超越此种状态所造成的一切疑虑与不安全之感,并且满足我们企求生活意义的需要。

生涯规划,即是将自己托付于这个目标的一种安身立命。

民间有这么一则故事:

一位弹奏三弦的盲人琴师渴望重见天日。他遍访名医,有人介绍他求见一位在深山修行的师父。师父答应了他的要求,为他开了一张能让他看得见的药方。“但是,”师父说,“你得弹断一千根弦。”

他无奈地带着同样失明的小徒弟,心怀一丝希望,游走四方,弹琴卖唱为生。寒暑交易,年复一年,第一千根琴弦终于在一个月夜应声而断。

天明,他去抓药,药方的师父接过药方看了半天,说:“这只是一张白纸,哪有处方?”

琴师听了,弦琴落地,心下一片茫然。

当天晚上,他伤心欲绝,在将要轻生的一刹那,忽然大彻大悟:他虽然看不见,但这些年走山访水,穿街过镇,听识了许多风土人情,奇闻异事,而有些人虽然目力健全,却常常一叶障目,并不比他“看”见的更多。

隔日,他小心翼翼地将药方交给徒弟:“我已年迈,此药方交付与你。他能使你重见光明,但首先,你得弹断一千根琴弦。”

在这一则故事里,在深山修行的那位师父可算是一位十分高明的生涯规划导师,他深知盲人琴师此生复明无望,但倘若将这一事实不加掩饰地告诉他,那琴师难免会在之后的生活中自怨自艾,潦草余生。于是,他为琴师指明了另一个人生目标——弹断一千根弦,如此,盲人琴师才得以在弹琴卖唱中安身立命,最终“看见”了生活的意义。

在职业(生涯)咨询的个案里,我时常看到许多缺乏献身目标的漂泊灵魂,他们无以安身,更遑论立命。从与他们空洞眼神的四目交接中,我总能感受到他们内心深邃的孤独与不安。随着年岁渐长,这种惶恐惊怖以一种绵密而强大的力道,一点点粉碎了他们当下的生活秩序,使他们比任何人都渴望过上一种充实而安稳的生活。

在美容美妆行业工作了两年半的Camille,“感觉自己没有一点生活的追求了,”每天都过得忙碌而空虚,她一点也感觉不到“生活的趣味,”有的只是“无聊和压抑”。

在电商公司担任技术员的小吴每天熬夜写代码,“好像我就是为写代码而生的,不需要生活,不需要娱乐,甚至不需要吃饭睡觉,”他觉察出这种状态不正常,“我总不能直到老死,也没有一天是为自己而活的。”

在陶瓷公司做普工的Buster,在教育行业做顾问老师的李婉晴,在快递公司做中层管理的王元昊,工作十几年换了十几份工作的Alston……

年轻的时候,我总以为迷茫焦虑是只有年轻人身上才有的毛病,这种毛病终随着社会阅历的加深会逐渐消解;在职业规划领域从业多年,我才明白,原来不止青年人,30、35、40岁的中年人,都有共同的困惑。人生无常,如空花泡影,如何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实现蜜里调油的生活,是每个人都念兹在兹的理想和追求。

常常有客户问我:我适合做职业规划咨询吗,职业(生涯)咨询如何能帮助到我,给我一个明确的职业定位和面目清晰的将来?我总会跟他们说:所有人都应该做一个系统而详尽的职业规划,这不仅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同时也是性价比最高的一种人生投资。

在我的经验里,职业(生涯)咨询所专注的部分,不是陷于“人生无常”的泥淖苦求挣脱的法门,而是于“无常”之中,洞见“平常”。变化是无常,应变之道则是平常。换句话说,天命纵不可违,改变一个人的方法和策略却很容易办到。一旦当你从旧的思维和环境中脱离出来,找到值得终身奉献的生活目标,你的未来便可预见,便可把生活握在掌中。

传媒行业剧变,过去靠一支笔杆谋生的黄怀民倍感前景堪忧,于痛苦和迷茫中挣扎了三年,终于还是选择出逃传媒行业,另谋新就。在向阳生涯做过职业规划咨询后,他依据咨询报告内的行动方案,从市场策划专员做起,历时两年成功转型,如今已经是一家上市公司的内容总监。

从化工行业离职后的陈成也经历过一段十分煎熬的时期,连续两个月,投出去的简历全部泥牛入海杳无音讯,一家四口几有断顿之虞。巨大的生活压力迫使他走向了制衣厂,做了一名熨衣工,工作的艰辛烦难自不必说,少得可怜的薪水如何能让他安心过活。他权衡再三,决定给自己做一个职业规划,之后他遵循咨询师的建议,听讲座、报培训班、在线自学,成了一家外资企业的采购。

因为职业(生涯)咨询是依据每个人的性格类型、职业价值观、职业兴趣、商业价值等多方面综合交叉咨询的过程,每一个职业目标都经过了精细地推敲,每一项职业通道设计都以落地可行为最高要义,因此不但行动方案切实可行,所有改变也是立竿见影的。

如同黑塞在《流浪者之歌》一书中所言:

大多数的人就像是落叶一样,在空中随风飘游、翻飞、荡漾,最后落到地上。一小部分的人像是天上的星星,在一定的途径上走,任何风都吹不到他们,在他们的内心中有自己的引导和方向。

你愿意做天上的星星,还是做风中的飘萍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