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骏图》创作背景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2-08

徐悲鸿的《八骏图》作于民国37年(1948年),为新中国建国的前一年。

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徐悲鸿先生为即将凯旋回国的抗战时期美国援华空军少将司令陈纳德将军画了一幅巨大的《八骏图》,纪念陈将军与中国人民共同经历的八年抗战,表达对将军无私援华的崇敬之情。

扩展资料:

《八骏图》作品赏析

①悲鸿所画的奔马,奔腾驰骋,桀骜不凡,自由奔放,欢快振奋,观之令人惊心动魄,在写实之中充满了浪漫主义的风格。

②画家不仅把骏马作为自己绘画的象征,更是一种精神的追求,是对自由和激情的赞美和讴歌。

③徐悲鸿擅长以马喻人,托物抒怀,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徐悲鸿笔下的马是“一洗万古凡马空”,独有一种精神抖擞、豪气勃发的意态。

④在技法上,他以中国的水墨为主要表现手段,又参用西方的透视法、解剖法等,逼真生动地描绘了马的飒爽英姿。用笔刚健有力,用墨酣畅淋漓。

⑤晕染全部按照马的形状结构而施加,墨色浓淡有致,既表现了马的形体,又不影响墨色的韵味。徐悲鸿的马是中西融合的产物,这种融合是极为成功的。

⑥作品显示了极高的艺术技巧和广搏的艺术修养,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典范。造型独特,气势恢宏,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给人以生机和力量,表现了令人振奋的积极精神,驰誉世界,几近成了现代中国画的象征和标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骏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