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人口的小论文 2000字以上

本人是高中生 对论文一窍不通 越简单越好 像是高中生写的就是了(最好 告诉我论文怎么写 我自己可以参考)
谁给我篇范文 我自己修改就是了
地理论文额
对了 哪位好心的 能否 再给我一篇 最好是 和 第一位大侠一样的主题 免得抄得和别人一样 XX
计算了第一位大侠的 1500 不够啊

第1个回答  2011-02-12
选个题目 要有review(简介)正文 就可以了
第2个回答  2011-02-12
  人口素质和可持续发展

  双击自动滚屏 作者:郭景春 来源:本刊编辑部 发布时间:2010-9-1 阅读:46次

  (安图县石门镇人口和计划生育指导站,吉林 安图 133600)
  中图分类号:C92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8A-0012-01
  人口文明素质反映出社会进步的状态和程度,人口文明素质,他包括总体人口具有的道德水准,法治观念、文化素养等,但它是通过社会进步文明程度表现出来的,是可以度量的。譬如,社会成员仁爱之心、助人为乐文明程度怎样,可以通过捐助、义卖、亲情关怀等形式表现出来;遵守公德、环保意识文明程度怎样,可以通过排队候车、是否随意丢弃废物等表现出来;社会是否和谐、法治观念怎样,可以通过社会犯罪率、恶性案件发生率的变动表现出来等。它不仅反映了一个方面的人口文明素质,而且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
  可持续发展战略主要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五个领域。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起点和条件;人口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终点和目标;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推进器和调节器。人口文明素质是可持续发展不可缺的要素。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以经济的持续增长为前提,以资源环境的持续发展为基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实质上就是人类本身的可持续发展,它从人的需要出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归宿,以人口素质的提高为核心,人口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可持续发展的质量,影响着可持续发展的进程,是可持续发展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
  第一,生态环境意识同文化素质密切相关。一般地讲,科学文化知识素质高,则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生态经济规律的自觉性会相应增强。反之,与科学文化素质低相伴随的必是对资源的浪费和利用率的降低以及经济效益的低下,这就意味着经济的发展要付出更多的资源代价,产生更重的污染。
  第二,科学文化素质是人口素质的核心,对控制人口增长,缓解人口压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般说来,父母文化程度愈高,则生育率愈低,反之,生育率则愈高。此外,父母的文化素质与子女的文化素质有很强的正相关性,适度的人口规模,合理的人口结构,较高的人口素质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当人口增长超过经济发展所能提供的物质生活资料时,人口就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沉重阻力。
  第三,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影响可持续生产体系的形成。传统的生产模式单一追求工农业总产值,速度型粗放发展,并以利用大量自然资源或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可持续发展要求生产目标向产业结构平衡,经济、社会与环境相协调的集约效益型方向发展,生产方式由高能耗、高消耗资源、重污染向低能耗、轻污染和无污染方面转变。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方式,建立资源有偿的观念和制度等,都必须以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水平为基础,以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为前提。
  第四,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影响可持续消费模式的建立。在生活与消费上,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从实效出发强调产品质量,从保护环境出发,强调减少污染。合理的消费模式和适度的消费规模会减缓由于人口增长带来的种种压力,使人们赖于生存的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
  这就对人的素质提出了要求。人们的消费应坚持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以人的健康生存为目标,逐步减少无意义消费和有害的消费。倡导消费中的环境意识和生态意识。消费不仅要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目的,还要以保护地球环境为准则。
  第五,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与人力资源。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高素质的人口是国家的人力资源,是国家的重要财富。但低素质的人口就成了人口包袱,只有将人口转变为高素质以后,才能成为人力资源优势,才能成为人才大国,经济大国,科技大国。
  由此可见,人口素质特别是劳动力素质的高低是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是实现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是保证整个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

参考资料:http://www.mlzgzzs.com/ViewNews.aspx?id=4053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02-13
某县人口性别比例失调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摘要目的:探究本地区人口性别比例失调的原因;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以家庭为单位,让家长作答,共发了50份问卷,收回50份,有效问卷率为100%;结果:城市人口性别比例(以女为单位“1”)男比女为1.05:1,农村为1.15:1。城市的主要原因:提高生活质量:农村的主要原因:受“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但其内涵发生了一些变化;结论:应针对不同群体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标本兼治,解决这个问题。
关键词:性别、失调、原因、群体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比起发达国家,我们的社会发展程度仍然较低。现在大学生就业问题相当突出,体力劳动者过剩,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人口问题。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三大难题之一,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的这个问题更是突出。人口问题是一个根源性问题,它涉及的方面很多,与我们的生活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在之中,有个突出的问题:人口性别比例失调。根据有关资料显示:2005年我国人口性别比例男/女为118.58:100,人口性别比例失调日益严重,各地区差别较大,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比有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还要严重,如广东男/女为130:100,可见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它的产生一定有某些原因,找出其中的主要原因,对于我们解决这个问题会有很大的帮助。在CNKI中查找与之有关的论文,有9篇,但角度不同。这个调查是在一个县级市(招远),它位于北方,属于东部沿海地区。
2 方法
2.1被试:40岁以上、60岁以下的中年人(同学的家长),共50个家庭,20个是城市家庭,30个是农村家庭。
2.2程序
2.2.1首先编制一张调查问卷。首先把调查对象分类,城市一组,农村一组该调。查问卷如下图所示
家庭类型 问答题 城市 农村 迫选题
独生子女家庭 要一个孩子的原因是什么 1:你认为计划生育:
A:好B:一般C:不好D:不知道
2:你认为男孩比女孩:A:好B:一样C:不好D:不知道 城市:

农村:
两子女家庭 要两个孩子的原因是什么
多子女家庭 要多个孩子的原因是什么

注:本表为自编。
注:通过询问家庭成员,了解到两子女及多子女家庭的男女胎次,农村大多第一胎为女孩,城市则为男孩。
2.2.2 制该表后,分发给被试,本调查因涉及到个人隐私,故采用不记名方式。三天后收回答卷。经检查后,没有无效答卷。
2.2.3 整理数据。
3 结果
家庭类型 城市 农村 城市 农村 城市 农村
独生子女家庭 19 3 ①工作以来压力大,孩子多了忙不过来(18)②因为政策(1) ①有个男孩就行了。(2)②不太好说。(1) 1选A(20)
2选B(19)选A(1) 1选A(20)选D(10)2选A(20)选B(10)
两子女家庭 1 24 喜欢孩子,不愿让孩子孤单,经济也允许(1) ①相要个男孩,养儿防老。(20)B②喜欢孩子。(4)
多子女家庭 0 3 想要个男孩,多个人养老(3)

4 讨论
根椐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城市的独生子女家庭主要是迫于外界的社会压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的日趋激烈,特别是城市尤其明显。人的生存问题是第一位的。我国在各城市逐步建立起的低保制度,还有企业的各种保险,城市居民的老年生活将得到保障。可见。制度对人们的生育观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而农村的独生子女家庭由于已有了男孩,就没有再要孩子。虽然同是独生子女家庭,但其动机却不相同。如果农村的独生子女家庭第一胎是女孩,他们很有可能要第2胎,他们也重视男孩,只不过他们的倾向没有从家庭人口数量上表现出来,这一部分人存在“重男轻女”的思想,他们对下一代的影响比多子女家庭可能还要大。他们的子女将来组建家庭,他们希望抱孙子,延续香火,而这种概率比多子女家庭要小,很可能他们子女将来的家庭不是独生子女家庭。所以对这一部分人的宣传教育,一定要重视。现实中人们往往忽略了这一部分人,这也是影响人口性别比例的重要因素。计划生育的国策已深入人心,人们不再把它作为考虑生育问题的首要因素。可见宣传的重要性。城市的两子女家庭考虑是生活质量问题。随着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成家立业,他们身上的一些缺点也暴露了出来。两子女家庭也成为一些人心目中的首选。他们第一胎往往是男孩,他们宁愿被处罚,也要再要一个孩子,他们更看家庭氛围。从主观上他们并不想违背国家政策,但从行动上却违反了国家政策。他们的动机是可以理解的,但方式有待改变。而农村两子女家庭的情况则恰恰相反。他们的第一胎大多为女孩。从他们的回答可以看出他们的思想倾向,养儿防老是他们的主要目的。由于农村没有什么保障制度,等农民老了以后,只能靠儿女赡养。他们很务实,加上国家政策也允许,他们的选择也是合情合理的。这种类型的家庭在农村已成为主流,占到被调查农村家庭的80%。要解决他们的问题,就是要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和各种合作保险。中国有9亿多农民,这个群体数目庞大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它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农村有4个两子女家庭的回答和城市的差不多。可见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思想也日趋解放。由此可知,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也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城市没有多子女家庭,说明城市居民生活观念的转变。现在人们都提倡“享受生活”,不再是“为子女活着”。这种思想会逐渐被人所接受,这对该问题的解决有极大的帮助。农村有3例多子女家庭,他们违背国家政策,多生孩子。他们的传统思想较重,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等。他们对社会的影响是十分恶劣的,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都有待改进。虽然他们也是出于自身考虑,他们考虑到将来有人赡养,想有天伦之乐,但他们也是造成人口性别比例失调的重要因素。解决他们的问题,要从思想着手,最重要的是,要他们认识到这样做是错误的,避免其子女受到他们的影响。
从迫选题第一题来看,不管是城市的还是农村的,大都能意识到控制人口的重要性,这是很好的一面。说明计划生育的宣传已深入人心。农村有三分之一的人,回答“不知道”,说明还是有一部分人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可能是由于自身的文化素质不高,有些地方宣传力度不够等原因。这一小部分人很可能是造成人口性别比例失调的“主力军”。从迫选题第二题来看,城市与农村差异较大。城市家庭对孩子的性别并无明显的倾向性;而农村家庭有三分之二的人认为“男孩比女孩好”,带有明显的性别取向。在一个男性为主体的社会里,女性的发展受到各方面的限制,特别是女性就业方面。女性的弱势地位是人们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这需要社会环境的改变,需要一定的时间。我国最近出台的《反歧视法》是对这方面的有力推动。,
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从各群体的切身利益出发,尽量少采用暴力手段,要与建设和谐社会相协调;其次,积极建立健全各种保障制度,特别是农村的,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才能使农民真正摆脱思想的枷锁;再次,培养良好的社会风气。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妇女的权益,使“男女平等”的思想深入人心;最后,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的监管,防止人们利用先进的医疗技术来选择胎儿的性别。通过四方面的措施,人口性别比例失调的问题应该可以得到缓解。

5 参考文献
1闭健辉 《对贫困地区农村性别偏好的经济学分析》[J]人口与计划生育,1994,(01)
2于洪祥 《中国出生性别比发展趋势分析》[D]人口与计划生育 2004(04)
3邓宁华:当代中国人口安全的社会学审观[H]人口与计划生育2005(05)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