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中秋节手抄报内容怎么写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1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三年级)

中秋节是团圆的日子,圆圆的月亮,圆圆的月饼,月光的清辉翻过院墙洒在地上,一地流银。

一杯思乡的酒,钩起了我满腔的愁,今夜人团圆,我却在故乡的那一边,何时回家转,与你共团圆。

丹桂飘香,秋叶凝红,月圆中秋,秋月圆,此景杯醉,相思两地泪茫茫,登高楼远望,尽是乡思。

明月几时有,把饼问青天,不知饼中何馅,今日是莲蓉,我欲乘舟观月,又恐飞船太慢, 远处不胜寒。

夜色已经很深了,妈妈催着我们去睡了,我和弟弟怀着不舍的心情进屋了,真希望下个中秋还能看到这样皎洁的月亮。

我凝神望着月儿,口里嚼着香甜的月饼,听爸爸讲着月亮的传说,我又想起家乡的好朋友,直到很晚很晚。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快来临了,人们又开始忙碌起来,为家人朋友买月饼送礼物,带去他们最真诚的祝福。

中秋的月亮,在窗外静静地悬着,我楞楞地看着它,仿佛它是一面明镜,你我在互相注视。

中秋节到了,大家都很开心,妈妈给我切月饼吃,爸爸抱着我赏月跟我说有关于中秋节的神话故事。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秋节成为官方认定的全国性节日,大约是在唐代,中秋赏月风俗在唐代的长安一带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并将中秋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结合起,使之充满浪漫色彩,玩月之风方才大兴,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

到了明清时,中秋已成为中国民间的主要节日之一,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愈益浓厚,功利性的拜祭、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

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拜祭月神,自古以来,在广东部分地区,人们都有在中秋晚上拜祭月神(拜月娘、拜月光)的习俗。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

吃月饼月饼,又叫月团、丰收饼、宫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月饼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赠送亲友。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