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时,让主管大翻白眼的8个地雷!你踩到几个?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9
李开复曾说「只有10%的履历合格」,但真正的考验从面试才开始。面试短短几十分钟,要了解一个人谈何容易?加上面试官每天看的求职者如过江之鲫,不见得有耐心一一细聊,不但该快狠准留下好印象,还 得避开这8种让面试官内心白眼狂转的白目说话法!

1.说自己有热情肯学习能加分?面试官早就听腻了!

请求职者描述自己有优势的特质可说是面试必考题,许多年轻求职者往往会回答:「我对这份工作很有兴趣」、「我很有热 情」、「我很努力」、「期许自我成长」⋯⋯企图营造正面积极的形象。 但站在面试官的立场稍微想想,问这题的目的无非想知道求职者有何与众不同之处,藉以引出其他可问的话题,结果人人口径一致,答了等于没答,而且这 些答案缺乏具体事证太空泛,根本是让话题就此终结的句点王。 话又说回来,对工作没兴趣、没热情、不想努力、 也不期待自我成长,那为什么要来面试这份职缺呢? 找出自己与众不同的长处,才有加分效果。 若真的想不到, 也要举出「有兴趣」「热情」「努力」「肯学」的具体事例,如整理相关作品、拟出个人学习计画等。

2.被丢难题一秒就开始回答,你真的有想清楚吗?

面试官问问题有实有虚,实的目的是听到具体的经历和成就,虚的问题则是测试求职者的临场反应跟思考逻辑。被问到「你觉得公司的经营方向应该怎么调整」等范围大、难以立刻作答的问题时,不要自乱阵脚,也不要仓促回答,应该停顿几秒后再开始回应。 这停顿其实是种表演,让对方觉得你是有想过的、是沉稳的、是言之有物的,绝非要你在几秒内就想出一套治国方略,这得靠事前的模拟演练,以及对应征职 务的充分理解。 碰上难题不要慌,停顿几秒再回答。 回答应简洁明了,先讲结论,并以条列式协助听者掌握要点。

3.应征动机是因为在人力银行看到?那我们也没有非你不可啊。

应征动机也是属于虚多过实的问 题,偏偏很 多求职者在这里太老实,直接讲了「因为对OO领域有兴趣」「因为在求职网站看到」「因为贵公司在业界最有名」等答案,虽然是真心话,却会让面试官觉得求职者并非真心想要争取这份职缺。 找工作就像相亲,总不可能只因为对方是个异性就交往,一定是对方有什么特质吸引你。面试前要设法了解应征的公司和职位有何特色,例如该公司有何特殊成就?为何吸引自己投递履历?回答时更可趁机帮自己加分,例如专业上的亮眼成绩。若无相关经验,则可着重自己的人格特质,点出与公司文化的契合处。 回答应征动机时,要具体描述自己与公司的契合之处。

4.谈到离职理由就像在演窦娥冤,我们好怕变成你下部创作的灵感。

除了 第一次找工作的人,为什么离职是一定会被问的,目的是确认来者到底是不是个麻烦人物。回答离职原因时宜短不宜长,用一句话带过最重要的理由即可,有被追问再详加说明,15秒答完不嫌短,30秒以上就太多了。 千万别好傻好天真,对初次见面的面试官掏心掏肺,把前东家说成万恶不赦的大魔头,纵使前份工作有再多不合,还是要回归专业就事论事,若你真的不吐不 快,也该着眼你尽了多少力挽救局势,而非只会扮演受害者。 回答离职理由时,用一句简短的话说完,15秒就够 了。 不要漫无目的抱怨,面试官不是你的咨商师。

5.讲话没重点太冗长,我对你家小狗的成长编年史没兴趣啊!

人类能全神贯注聆听初次见面者讲话的时间大概只有2分30秒,自我介绍时也应该以此为度,太长只会让面试官无 从记忆。虽然谈吐是你给人的第一印象,也不要滔滔不绝把八辈子的事都讲给面试官听。 面试官只在乎客观的专业经历跟人格特质,与此无关的都可略过不提。 善用条列式与先讲结论等技巧,让谈话简洁有力、句句是重点。 整 段自我介绍长度不要超过2分30秒。 不要沦为个人遭遇流水帐。

6.希望兼顾生活与工作?你确定你有办法马上习惯新环境吗?

即便专业经验够,转职后也会有一段适应期,难免会暂时需要多花点力气,习惯新的工作方法和同事。 虽说是人都重视生活品质,但人人对兼顾工作与生活的定义不同,若面试时挂在嘴边,难保不会留下「只想朝九晚 五准时下班」的不敬业印象。 要讨论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等进了公司,执掌业务上轨道再说。

7.之前的team接过很多marketing的case?真专家才不会卖弄术语。

真正的专家,应该是配合对方的知识程度,用易懂的语言解释 难懂的概念,而非卖弄艰涩词汇展露傲慢。隔行如隔山,若面试官与自己的应征单位不同部门(例如人资单位面试),更该用心说明,尽量少用术语。 有些人则爱在谈话间穿插外语词汇,以为这样比较专业,但除非新创名词, 商业术语大多有中文对应词,除非从小在国外长大,中文程度没外文好只得双语交杂,否则在正式场合上实在不需自曝其短。 用易懂词汇取代术语,展现贴心和表达能力。 尽量不要在中文句子里乱加英文词汇。

8.面试还是要诚实,不懂装懂被拆穿才糗。

第7点说自曝其短不好,但若巧妙运用,反而能成为加分关键。什么时候用?当面试官问到你真的不懂的部分时,应该就目前对职务的理解,坦承自己的不足,并展现虚心学习的态度。例如「虽然我过 去的业务内容与OO的关联较少,但这也让我理解自己尚有不足,并引发我对这块陌生领域的兴趣,我已经开始报 名学习OOO⋯⋯」,会比不懂装懂更让人有好感。 面试官可能是该领域的专家,若你班门弄斧,虽然不见得会当场拆穿你,心中的印象分数却早已经大打折扣。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就算不知道,也要展现积极学习的态度喔!赶快将这篇文章分享出去给更多人看见吧! 原文出处:cari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