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救助管理站的今世之变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4

从收容到救助 需克服困难调整心态
救助制度实施后,许多工作人员面对转变有心理落差,救助站里挂上了“出气”沙袋,救助流浪儿童问题随之凸显在深圳市救助管理站的老员工,56岁的老钟眼中,从2003年8月1日开始,他们的工作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从那天开始,《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深圳市收容遣送站更名为深圳市救助管理站。
原收容遣送站的5个部门中,除了办公室,另外4个部门全部进行了大调整。变化最大的无疑是看守队,收容人员住的监仓都改为宿舍了,看守队也被正式改为接待科,严肃的看守必须变成笑容满面的服务接待。
从1979年到深圳收容站工作以来,老钟在车辆管理科当了25年司机,转为救助管理后,老钟和另外4个司机被安排到了救助科卫生组,负责卫生工作。从司机变成卫生员,老钟当然会有看法。2年后的老钟已经非常清楚自己工作变化的背景了:“救助站已经从原来的管理教育单位变成了服务教育单位。”老钟说,经过两年的摸索,现在职工的思想基本上转变过来了。
这两年来,老钟感觉不是很好。“政府部门应该重视才是,我感觉在有些人眼里这个单位可有可无。”而最实际的待遇方面,“以前站里的费用实报实销,卫生费、加班费都有,现在就没有了。”
老钟的埋怨,深圳市救助管理站站长唐荣生是知道的。回忆救助管理两周年,他说,最担心的就是他的职工们。
刚转变时说搞居家模式,大家以为很好管理。但渐渐发现被救助的人心态不一,有各种要求,救助站满足不了就有意见,有的人情绪波动大,对社会有看法就发泄到工作人员身上,故意寻衅闹事。
救助站内部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工作人员对于救助人员必须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除非受到生命威胁。因此,救助站的工作人员“被欺负惨了”,唐荣生自己都被打过。
为此,唐荣生想尽办法为职工减压,发点茶叶、办公室装空调、在节假日搞些文艺活动等等,他还在站里的职工俱乐部挂了一个沙袋,让工作人员有气了就去打沙袋发泄。2004年,站里还专门搞了救助工作人员心理辅导培训,成了全国第一个。
专门负责儿童区卫生的老钟说他没想到“带孩子”的工作是那么复杂。救助站平均每天有100个孩子,有80%以上是因为偷和抢被有关部门送到救助站的,这些在社会上流浪多时的孩子“像水牛犁田一样难教”。叫洗澡不洗澡、叫在厕所大便非要拉在草里、剩饭当着工作人员的面倒在地上……
救助管理实施两年来,唐荣生最大的感慨就是流浪儿童问题的凸显。收容遣送时,孩子少,混在大人里面一块遣送走,交给协作站就可以了。现在流浪儿童所占比例大大增加,很多地方成立了儿童救助保护中心,将孩子和成人严格分区,实行准军事化的管理。实施救助管理后,救助站第一次被称作“临时监护人”,担负起了家长的责任,但关于儿童救助的法律法规,目前是缺失的。
唐荣生说,该采取什么措施真正负起一个“家长”的责任?深圳市救助站做了一系列的尝试,但他依然感到很迷茫:“说到底,还是需要政府、社会的关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