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阿拉善的风土人情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1

阿蒙婚礼

阿拉善蒙古族的婚礼有以下程序:
媒妁:昔日青年男女的终身大事由父母决定。今日男女之间是自由恋爱,惟结婚必须征得家长同意。一般由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商洽,经媒妁之言而成者,定日子后由男方的父母亲自去商谈。男方家去4至8人到女方家提亲,且须携带哈达、酒、礼物等,以给女方父母、亲戚、兄弟姐妹每人送一份礼物。未来女婿还要恭敬地拜诸亲属中的长辈并敬酒。女方家摆“羊背子”款待。两家商谈成功即可定迎娶吉日。迎娶:接新娘(阿拉善蒙语谓“沙盖图”)的队伍由8至12人组成。新郎全身新装,带足车帐食物等,以备沿途所用。迎亲的人必须在规定日子的前一天的日落时分到达新娘家,既不能早,也不能晚,日头一落就到。如迟到,新娘家佯作闭门不纳之状,新郎需诵门词、递哈达,新娘家才开门迎众人入包。就座后,新娘向迎亲者献奶茶(内有红枣)。喝完茶,迎亲代表拿出鼻烟壶请安问候,并向新娘家的宾朋敬酒,赠每人一份礼物。双方各唱3支歌、喝喜茶后,双方开始对歌了。他们才思敏捷,唱一晚上也不会重复的。  离别送亲:新娘在这一夜之内将嫁妆准备好。翌晨,新娘打扮好,蒙上头纱。新郎叩见岳父母。新郎新娘品尝“羊背子”后,岳父母送给新人礼物。新娘开始告别父母,唱《离别苦》。在唱辞行歌时,新娘的嫂子替新娘的母亲唱《嫁女歌》。待歌声一落,迎亲队伍中一个机灵强悍的小伙子就迅速把新娘抢出放在马上。由新娘的姐妹、亲戚组成的送亲队伍上马了,他们带着陪嫁牲畜先绕蒙古包一周,然后策马疾行。此时,新郎等人急急出门,上马追逐,驰至新郎家。
迎接新娘:新娘到达时,新郎家的一个骑手手拿缠着红绸子的羊棒,跑到送新娘的队伍前,然后再围着送亲队伍转一圈。这时新娘家的骑手来夺羊棒,新郎家的骑手飞似地跑向新房门口,把羊棒从马脖子下扔进新房,意为吉祥纳福。新郎的父母在新房门前铺好毡垫,让新人在毡垫上握羊棒两头,朝东方三拜天地。  新房礼:新房前有人拉展彩帐佯作闭门,两个男孩拦住新娘不让进。此时双方家要有能说会道的人出来对词,经再三问答后才开门迎新娘入房。新人入房后先拜父母亲、长老,再敬酒献哈达,新人还要唱三支歌。新郎新娘念念有词揭开盖头就算入了洞房,然后由新郎家设整羊筵席待客。  新房之茶:次日早晨,太阳一升起,新娘的嫂子就请两家人到新房喝茶。新郎的父母、亲戚、朋友、来宾都带礼物到新房。新郎新娘向亲友问安、敬酒,来宾给新人赠送礼物。接着设宴摆“羊背子”款待众人,喝酒唱歌,气氛融洽。
客散,婚礼完成。
烤全羊

“烤全羊”是阿拉善地区特有的传统美味之一,也是最大的一道菜肴。它最初是清朝康熙年间,阿拉善旗第一代扎萨克王和罗理率部从新疆移居阿拉善时带入的。后来,第三代旗王罗布藏多尔济因战功卓著而被赐封为朝廷驸马亲王,并建王府于北京。他又在原工艺基础上吸收了北京烤鸭烹饪的特点,形成了现今阿拉善烤全羊的独特地方风味,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  烤全羊须用特制的烤炉和阿拉善特有的梭梭干枯柴作燃料,并精选阿拉善土种绵羯羊。这种羊个大尾肥,肉质鲜美,无膻味。制作过程由宰、烫、配料等18道工序后烘制而成,烤全羊皮黄肉色深红,悦目诱人,香气扑鼻。吃起来皮酥、肉鲜,味道浓香而不腻。烤全羊的吃法也很独特:将羊放置于大盘内,先端给客人观赏,引人食欲,然后由表及里,按皮、肉、骨的顺序逐样品尝,再辅之荷叶饼、小葱、面酱、包卷而食之。最后,再食用烤羊的调味汤煮的柳叶面。
待客习俗
阿拉善蒙古族素以热情好客著称。客至,全家老少出门迎接,依次向客人问安。男子曲右膝,右手沿膝下垂,俗称“打单千”;妇女两手相握,曲两膝,上下伸动,俗称“打双千”。现在,一般多为握手问好。见面问候语是“塔赛音白努”(您好吗?),答以“赛音,塔赛音”(好!您好?)。客人进蒙古包时,要掀门帘左边,不能踩门槛。进包后坐在左边(即西边)。上首为北面,多为尊长者所坐。就坐后,双方各取出鼻烟壶鞠躬互换,举到鼻端一嗅后送还,然后彼此问候“您好吗?牲畜好吗?今年水草如何?”表示敬意。如拜见父母尊长以及喜庆场合,均以哈达相献,以表敬重之意。这些传统礼节现仍保留。
主人献奶茶,客人用右手接,喝毕可再要,不再喝则示意不要。主人盛好的茶客人不能不喝,对主人的敬献不可推让。主人给客人敬酒时,客人要用双手接过将酒一饮而尽,并要回敬。席间常用赞美友谊的歌曲来劝酒、敬酒。
迎接远道而来的贵宾要将马奶酒放在哈达上双手捧上,接受者也要双手捧住。阿拉善蒙古族人一般均有“阿卜该拉呼”(尊号)和“绰勒拉呼”(绰号)。人们喜欢叫尊号,不喜叫原名。
蒙古包

蒙古包,草原地区最典型的民族建筑,以其豪放而优柔的独特风姿伴随着北方牧民走过了漫长的历史年代。在《史记》、《汉书》等典籍中,称蒙古包为穹庐。《后汉书·乌桓传》写草原民族“随水草放牧,居无常处,以穹庐为舍,东开向日”。这里说的穹庐,就是今日的蒙古包。古时的穹庐,呈圆形尖顶状,通常用羊毛毡一层或几层覆盖。古书中的庐,是一种搭建在田野里庵棚一类的东西,蒙语称蒙古勒格。这种古老的建筑,如今不仅在功能上日臻完善,而且完整地保存了原始建筑的构造形态,这在任何一种建筑的演变史中是很少见的。蒙古包建筑的构造形式体现了蒙古民族传统的审美意识。奇特、明快的风格,使蒙古包既实用又美观。可以说,建一座蒙古包就是以最简洁的手法和最省料的工艺,完成了一项极富表现力的创造,实现了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的高度统一。那几片用细木杆编织的“哈那”网片,可伸可缩,简洁里包含着智慧;那几十根“乌泥”杆和圆顶上开的天窗,则和“哈那”一起完成了蒙古包整个骨架造型。然后用皮绳或鬃绳穿结,再铺盖上羊毛毡子封闭好,一座蒙古包就建成了。冬季,大风雪来临,蒙古包岿然不动,包顶不积雪。人们在包内安心地喝着奶子酒,唱着祝酒歌。夏日,大雨袭击着蒙古包,包顶不积水,更不漏雨,人们在包内悠然地拉起马头琴,任凭风呼雨啸,百杯不醉。蒙古包简单轻便,搬迁时容易拆卸,很适合游牧民的生活,在建筑上体现了功能和审美的完美统一。蒙古包分两种:一种是转移式的,逐水草而居,蒙语称“斡耳朵格尔”;一种是固定式的,适用于农牧经济区,蒙语称为“托吉日克格尔”。在锡林郭勒草原和呼伦贝尔草原,转移式蒙古包居多。固定式蒙古包则多见于哲里木盟、昭乌达盟的科尔沁草原。  蒙古包搬迁到新的营地时,人们冬季里常常选择山弯或洼地,这里寒气不易侵入;夏营地则设在高坡通风处,即使在无风的日了,只要撩起包房的毡脚,包房里立刻清风习习,凉爽透体。豪放而优柔的蒙古包点缀在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上,蓝天白云、绿草如茵,构成了一种高度的和谐美。人们也就不难理解,蒙古包的形状美为什么会被后人应用在城市建筑上了。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