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锐德军的重围下,英法联军是如何创造奇迹?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1-29

【军武次位面】作者:瑞桐?花

今天,大家期盼已久的诺兰导演的《敦刻尔克》终于在中国上映了。各位小伙伴们有没有抢到今天的影票第一时间观看?抢到的就恭喜了,抢不到也没关系,先看咱们军武正片,我们今天为大家讲述的正是敦刻尔克大撤退。另外,作为已经提前看过电影的吃瓜群众,和大家悄悄透露一声,我们的正片不仅不和电影内容冲突,反而相得益彰。

军武正片:《敦刻尔克大撤退》

作为深刻影响二战进程的一场撤退行动,敦刻尔克大撤退为风雨飘摇的英国保留了守卫本土的有生力量,也为未来的反攻初步奠定了基础,诚如丘吉尔所说,撤退孕育着胜利!

▲丘吉尔经典剪刀手形象

虽然多数情况下撤退都是困境下的无奈之举,但是撤退通常也能反映是一支部队军事水平的高低,危难关头是井然有序还是作鸟兽散,是一支部队战斗力和纪律性的集中体现。瑞士军事理论家约米尼就曾有这样的论断:一次良好的撤退应该和胜利一样得到褒奖。

▲瑞士军事理论家约米尼,曾先后在拿破仑时期的法国和沙俄军队中任职

那么,除了敦刻尔克,人类史上还曾经有哪些著名的撤退行动,深刻地影响了历史的进程,亦或是对我们的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一说。

希腊雇佣军:万人大撤退

公元前401年,波斯帝国小亚细亚总督小居鲁士起兵叛乱,目的是推翻当时的国王阿尔塔薛西斯二世,夺取波斯王位。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小居鲁士还从希腊招募了一支万人的雇佣军。这支希腊雇佣军从萨尔迪斯启程,一路朝巴比伦进军。然而在库纳克萨之战中,小居鲁士被杀。更加悲催的是,这支希腊雇佣军的首领后来也被波斯人诱捕杀害。危难时刻,大家推举苏格拉底的徒弟色诺芬担任了军团新的指挥。

▲色诺芬,古希腊文史学家,军事家

在随后的一年里,色诺芬带领这支孤军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返回了希腊。后来,色诺芬将他们的经历记叙在著作《长征记》里,成为西方千百年来的传奇故事。当年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时,还把《长征记》作为了战地手册。只是不知道亚历山大从印度西归时,有没有再次从这本书中吸取人生经验。

▲波斯帝国版图,里面黑色带箭头虚线为希腊雇佣军陆地行军路线

俄法1812年战争:拿破仑的莫斯科大撤退

1812年夏,为了争夺欧洲的霸权,拿破仑集结大军60多万,对俄国不宣而战。由于准备不足以及指挥不利,俄军在战争初期节节败退,至八月中旬,拿破仑大军已经夺取斯摩棱斯克,兵锋直指莫斯科。关键时刻,俄皇再度起用了善于防守作战的67岁老将库图佐夫为俄军总司令。

▲俄军总司令米哈伊尔?库图佐夫元帅,在1774年同土耳其作战时损失右眼。因此被称为“独目将军”

临危受命的库图佐夫于8月29日抵达部队就职,很快,俄军就在博罗季诺村同法军进行了一场生死较量。尽管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是俄军成功地达到了消耗法军的目的。随后,库图佐夫率领俄国军民放弃了莫斯科,一路后撤,沿途坚壁清野。法军进入莫斯科后,得到的基本是一座空城,很快一场大火又将这座空城烧为废墟。

▲1812年9月,莫斯科大火

随着冬天的到来,法军的补给问题越来越突出。在停战提议未获答复的情况下,拿破仑不得不在10月19日下令撤退。此前一直撤退和转移的俄军抓住机会,卷土重来,小股哥萨克骑兵和游击队开始不断袭扰法军。随后,通过几次大规模战役,库图佐夫率领俄军主力取得决定性胜利。法军最后撤至华沙时,60万大军仅剩下不到6万。

▲大雪中艰难撤退中的法军

▲此情景几乎和一百多年后的德国神似

1813年,英国、俄国、普鲁士、瑞典等国组成了第六次反法同盟,最终攻陷巴黎,逼迫拿破仑退位,拿破仑在欧洲建立的秩序宣告瓦解。

红军万里长征

红军长征就不用多说了,大家从小学初中起就耳熟能详的一段历史。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进行的战略大转移。红军经过强渡乌江、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等一系列灵活作战后成功跳出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圈。历时两年成功抵达陕甘宁根据地。

▲红军长征路线,可以看出遵义会议后

红军一系列的灵活作战

如果没有红军当年的长征,今天我们所处的政治制度以及生活的诸多方面很可能就是另一番景象,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估计也是另一种方式了。

▲红军长征油画

由于篇幅有限,军武菌仅简单列举了以上三次著名的军事撤退和转移,其实主要目的在于抛砖引玉,各位军武的观众老爷们还知道哪些撤退行动曾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世界?不妨把您的看法在下面给我们留言,我们一起来评比一番。

市面上的军事节目有很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节目都叫《军武次位面》。

▲本期军武视频截图

很多军事视频和历史资料中都是以德国为第一视角来讲解《敦刻尔克大撤退》,大家对德军的行动几乎都耳熟能详,而在军武次位面这一期中,我们主要从联军的角度来讲解,看英法比利时等联军如何在一片混乱的情况下组织部队抵抗德军的闪击战,并同时完成这次战略性的大撤退。

▲查找德军行动计划的资料很轻松

但是联军之间的资料就没那么好找了

▲为此我们还有幸请来了《敦刻尔克》导演诺兰

和军事专家局座一起来讲解这段历史

英法比利时等多国联军的行动资料稀少且混乱,军武的小伙伴们也是费了好大的力气去反复查阅考证,当时英军哪支部队在哪个地方,法军的哪支装甲部队在干什么,比利时军队在混乱中怎么抵抗的,争取做到真实、完整、无误。

动图

在添加大量历史影像和图片的同时,为了重现当时的武器和场景,我们还制作了大量的3D动画特效,“细节决定成败”,一枚弹壳,一颗螺丝,争取还原武器当年的真实形象。这是很多其他军事节目无法做到的。

▲在制作英国玛蒂尔达坦克3D模型的伙伴

▲正在制作联军行动路线图的小伙伴

每一个细节我们都会认真考证

同时欢迎指出我们犯的错误,让我们改进

相比起市面上其它军事节目,也许我们没有诸如“美国慌了”“日本怕了”“印度大势已去”这样的猛料,但是我们会在视频节目中用心去制作每一秒钟的画面,只有真正的努力,然后让观众真的能学到各种军事知识,我们认为这才是军事节目应该有的样子。同时也希望我们制作的军事节目,能够让更多的观众所喜爱和认可。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除了《军武次位面》,我们本文片头提到的诺兰新作《敦刻尔克》同样是一部匠心之作。这部电影从陆海空三个角度讲述,在德国军队的包围下,英法士兵不得不为自己的命运背水一战,才有可能活着回家。而电影中的主角作为一个渺小的士兵,他能够做些什么呢?

在这部影片里面不仅有Bf-109与喷火战斗机的精彩空战,更是展现了几十万人在撤退中表现出的强烈的求生欲望,非常值得一看。就像导演诺兰说的:“我拍的不是一个战争片,而是一个悬疑惊悚片,我是当一个生存故事来拍的!”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请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