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实验室建设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30

四川大学生物基础教学实验中心建立于1995年,是四川省首批通过评估并挂牌的省级基础教学实验中心。在“国家生物学基础学科基地建设”、“世界银行高教发展项目贷款”、“211”一期工程以及国家重点学科的支持下,经过几年的建设,生物基础教学实验中心成为了四川省省级基础教学实验示范中心。
生物基础教学实验中心于2000年搬到新校区,面积近3000平方米,目前中心拥有各种仪器设备2036台件,其中五万元以上精密贵重仪器24台,设备总值达1100万元人民币。中心共有教职工27人,在职教授7人,副教授10人,其他人员8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为90%,实验技术人员均为大专以下学历,平均近46岁。全体在职人员的平均年龄为41岁。中心对校内外开放,承担生物科学、医学及相关学科本科基础实验教学任务,现常年学生近2000人,年均实验教学量为16万人时数。开设的主要实验课程有:普通生物学实验、动物学实验、植物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环境生物学实验、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生态学实验、地学基础实验、细胞及遗传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和分子生物学实验等,共计172个实验项目。此外,中心还建立了稳定的野外综合实习基地,改进了实习方式,提高了实习效果。1997年经与当地政府合作,在峨边县黑竹沟建成了一个集植物学、动物学、生态学、微生物学一体化的野外综合实习基地。2002年又在离成都70多公里的三江地区和平武县的王郎地区建立了新的野外实习基地。三江地区和王郎地区均为国家自然保护区,这两个地区都有原始森林、地貌景观奇特、生态原始、环境优美、气候独特、物种丰富,是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之一。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生态学家和森林学家到这两个地区考查后,都赞不绝口,从2000年开始有三届本院学生和两届中美合作创新班的学生(中、美学生)到上述两个地区进行野外综合实习,取得了非常好的实习效果。 四川大学植物标本馆由我馆植物学先驱钱崇澍教授于1935年创建,后由世界著名植物学家方文培教授发展壮大,迄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经过我校植物学家们几十年的野外考察和国内外的馆际标本交换,目前我馆共收藏植物标本50余万份。其中经过研究发表的植物新种模式标本1000余份,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名列我国高等院校首位,仅次于中国科学院下属的个别大型标本馆。早在本世纪五十年代,本馆就被收入世界著名植物标本馆专集。目前正在申报国家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野生植物科研标本交流豁免。
四川大学植物标本馆作为植物学的研究基地,汇集了丰富的标本资料,为编写世界植物学专著、国家及区域性植物志提供了充足的标本资料,为植物分类学、植物区系学、植物地理学、植物生态学、植物化学、孢粉学、植物细胞学、古植物学及药用植物学等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具体的实物标本,也为农业、工业及医药卫生事业等生产应用部门提供了资料及依据。同时本馆还为大批国内、外植物学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完成学位论文以及教师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提供了优良的条件。在科学教育上,我们曾先后接待了数以万计的大中专学生到此参观学习,为宣传和普及科学知识作出了贡献。 四川大学动物标本馆是由原四川大学动物标本室和原华西协合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于1952年院系调整时合并建立的,最早的标本采集于1908年。著名生物学家周太玄、刘承钊、陈义、雍克昌、马德、胡淑琴等曾先后为动物标本馆的建设和发展付出过辛勤的劳动。经过历次野外考察和实习,数代人的卓越工作和艰苦努力,目前本馆的标本收藏已达到8万多号。其中,既有珍贵的模式动物标本、珍稀濒危动物标本,例如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等,又有国际间交换、赠送的珍贵标本,例如袋鼠、鸭嘴兽、针鼹、鸸鹋、食火鸡、犀牛、斑马等。很多标本的野生种在自然界中已很难见到,属于无价之宝。
动物标本馆收藏丰富、种类较齐全、规模较大、历史久远,不但在西南地区首屈一指,而且在全国高校中也是名列前茅。本馆具有非常显著的地区性特色,标本收集长期侧重在西南地区,特别是包括在动物演化、物种形成上有着重要意义的横断山脉地带。对于研究物种形成、区系演变、生物多样性及动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等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目前正在申报国家频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关于野生动物科研标本交流豁免。

实验室重点针对西部地区遇到的生物灾害猖獗,生态环境恶化,大量生物资源濒临灭绝,生产水平低下,食物安全危机等科技难题,依据四川大学及其生命学院特有的历史、地理和科技优势,以资源生物学与控制生物灾害(“控灾”)、保护生物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类健康和食物安全(“三保”)为主要研究领域,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并集成有关高新技术,进行综合治理,达到有效控制生物灾害,保护生物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类健康和食物安全,从而促进我国西部,尤其是青藏高原地区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室通过多年来的建设与发展,已建成一支人员年龄结构合理、专业方向齐全的科研及管理队伍。现在固定人员43人,其中教授15人,博导10人,副教授20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组成员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2人,四川省学术带头人3人,具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29人。所有研究人员中,45岁以下的有35人,占总人数的81%,在固定人员中,有5人为设备管理人员,其中1人为高级工程师(副教授),3位为工程师,已从事设备管理8年以上.1.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有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有国家级重点学科-植物学、国家生物学人才培养基地和生物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设有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为本实验室培养研究生奠定了坚实基础。 2.本实验室现有博士生导师10名,硕士生导师25名。自1996年以来,已培养毕业博士生40余名,硕士生100多名,培养外国留学生7名;现每年招收博士生40多名,硕士生100名左右。现有在读博士生68名,硕士生172名。
3.本室现拥有总价值2100多万元的仪器装备,有2000平方米实验用房和上百个实验操作台面和有关配套设施,可以满足研究生实验研究使用。 经过多年的科研实践,特别是建立国家专业实验室10多年以来,本实验室在科学研究和对外交流方面都做出了较好的成绩。 自1996年以来,共承担国家、部省级及横向科研项目80余项(其中国家级42项、省部级及其他项目43项),先后获国家和部省级科技进步奖30余项,96年以来获奖7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5项),研究开发出了6种农用生物制剂,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项,专著8部,在重要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SCI和EI收录的60多篇。与国内外有关科研院所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关系。本实验室成功地举办了三次全国草地鼠虫害防治学术讨论会和一次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学术交流会,参加国际学术会议28人次,27人次大会发言或小(分)组发言。特邀来本室讲座的国外专家16人,国内专家10人次,与美国华盛顿大学、密执安州立大学、佛罗里达大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