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童保护的发起背景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4


2013年5月8日,海南省万宁市后郎小学6名六年级小学生被该校校长陈在鹏及万宁市市房管局职员冯小松携带到宾馆开房被性侵犯的刑事案件曝光后,引发了各界对于保护未成年人的担忧。而仅2013年5月20天,被媒体曝光的性侵儿童事件就达到了8起 。
在湖南省祁阳县梅溪镇中心小学上六年级的思思(化名)12岁,她的肚子上有一条像蜈蚣一样的缝合线——2013年年,她生下了一名女婴。 这注定是一道难以缝合的伤口。 思思指认,从2012年6月起,有多人对她进行性侵,但对方均否认,为了寻找性侵证据,12岁的思思竟然生下了孩子!
DNA检测结果显示,孩子的父亲,竟是邻村74岁的老头! (据2013年7月10日南方都市报《“12岁妈妈”谜案》)
一个12岁的小女孩,还没过完快乐的童年,还没来得及享受青春,却不得不做一个妈妈。 谁来对她负责?谁又可以为婴儿负责?
女童保护项目发起人之一、京华时报记者孙雪梅在这则儿童性侵新闻中看到一个细节:一个12岁的留守女童遭到性侵,而女童的父亲知道这件事之后,竟然是先动手打了孩子一巴掌。这个细节,让不少人动容,也成为孙雪梅参与发起女童保护项目的动因之一。
此外,孩子遭遇侵害后不敢跟家长说,家长知道后不能正确应对,都是女记者们发起女童保护公益项目的动因之一。
遭遇性侵对孩子和家庭的影响是巨大的,孩子甚至一辈子无法摆脱阴影。无论是男孩女孩,性侵害对其身体尤其是心理的伤害,几乎伴随一生。
仅2013年被媒体曝光的儿童性侵案件,就高达125起,平均2.92天就曝光一起。而这样触目惊心的数字,只是性侵案件的冰山一角......
监护的缺失,防范意识差,缺乏自我保护常识使太多的孩子不知道潜在的性侵危险,性安全教育的缺失,也让她们遭遇侵害时不知如何应对。如果他们曾经上过一堂防性侵课,如果他们的父母曾经接触过相关知识,如果他们的老师曾接受过相关培训,这一切,或许就会不一样。
是时候行动了。
2013年6月1日,女童保护项目由全国各地热心公益的女记者共同发起。据项目负责人介绍,2013年各地频发女童被性侵案件,很多受害者是农村留守儿童,且受侵害女童的年龄越来越小,让人感到非常痛心。 在这样的情况下,100多名女记者联合发起了女童保护公益项目,并优先到乡村学校开展防性侵教育课程。 在长远目标上,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行动影响高层决策,最后通过教育部、妇联或者立法机关在女童保护方面出台相应的措施,在全国形成防范机制。
2013年女童保护工作人员已经走进多个地方乡村学校给同学和老师开展防性侵讲座。2014年两会期间,女童保护正式推出历时半年多,40多轮修改、多名专家参与修订的小学生防性侵教案。多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公开支持女童保护项目,并就此提出议案或提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