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考试流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06

2012年12月比较特殊,为第四个星期六,22日。
通常情况下为每年6月份、12月份的第三个星期六。
2013年12月考试时间是2013年12月14日。
2014年6月考试时间是2014年6月14日。
2014年12月考试时间为2014年12月20日
2015年6月考试时间为2015年6月13日
2015年12月考试时间为2015年12月19日
2016年6月考试时间为2016年6月18日 写作
写作(15%,短文写作)
听力理解 测试内容 测试题型 题量 分值比例 短篇新闻3段 选择题(单选) 7题 7%(每题1分) 长对话2篇 选择题(单选) 8题 8%(每题1分) 听力篇章3篇 选择题(单选) 10题 20%(每题2分) 阅读理解
1、词汇理解(选词填空 5%)
2、长篇阅读(匹配 10%)
3、仔细阅读(单项选择 20%)
翻译
1、汉译英(段落翻译 15%) 8:50---9:00试音时间
9:00---9:10播放考场指令,发放作文考卷
9:10取下耳机,开始作文考试
9:35---9:40重新戴上耳机,试音寻台,准备听力考试
9:40开始听力考试,电台开始放音
9:40---10:10听力考试
10:10听力考试结束后收答题卡一(即作文和听力)
10:10---11:25完成剩余考试
11:25全部考试结束。 新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试卷结构
就所测试的语言能力而言,试点阶段的四级考试由以下四个部分构成:1)听力理解;2)阅读理解;3)完型填空或改错;4)写作和翻译。
听力理解部分分值比例为35%;其中听力对话15%,听力短文20%。听力对话部分包括短对话和长对话的听力理解;听力短文部分包括选择题型的短文理解和复合式听写。
阅读理解部分分值比例为35%;其中仔细阅读部分(Reading in Depth)25%,快速阅读部分(Skimming and Scanning)10%。仔细阅读部分分为:a)选择题型

的篇章阅读理解;b)篇章层次的词汇理解(Banked Cloze)或短句问答(Short Answer Questions)。快速阅读理解部分测试的是浏览阅读和查读能力。
完型填空部分分值比例为10%。完型填空部分采用单项选择题型,改错部分的要求是辨认错误并改正。
写作和翻译部分分值比例为20%;其中写作部分(Writing)15%,翻译部分(Translation)5%。写作的体裁包括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翻译部分测试的是句子、短语或常用表达层次上的中译英能力。
2013年12月改革
2013年12月考次起,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将对四、六级考试的试卷结构和测试题型作局部调整。调整后,四级和六级的试卷结构和测试题型相同。
一、试卷描述
四级和六级的试卷结构、测试内容、测试题型、分值比例和考试时间如上表所示。
二、新题型说明
1. 单词及词组听写
原复合式听写调整为单词及词组听写,短文长度及难度不变。要求考生在听懂短文的基础上,用所听到的原文填写空缺的单词或词组,共10题。短文播放三遍。
2. 长篇阅读
原快速阅读理解调整为长篇阅读理解,篇章长度和难度不变。篇章后附有10个句子,每句一题。每句所含的信息出自篇章的某一段落,要求考生找出与每句所含信息相匹配的段落。有的段落可能对应两题,有的段落可能不对应任何一题。
3. 翻译
原单句汉译英调整为段落汉译英。翻译内容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四级长度为140-160个汉字;六级长度为180-200个汉字。
三、成绩
成绩分为总分和单项分。单项分包括:1)听力,2)阅读,3)翻译和写作。 报名条件
(1)考试对象限制在普通高校内部四年制或以上根据教育大纲修完大学英语四级的在校大学本科生或研究生;
(2) 同等程度的大专生或硕士研究生经所在学校同意,可在本校报名参加考试;
(3) 同等程度的夜大或函授大学学生经所在学校同意,可在本校报名参加考试;
从2007年1月的考试开始,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将不再对社会考生开放,只对在校大学生开放。
报名方法
以学校为单位自愿参加,集体报名; 考试日若考生在外地实习,仍应在所在学校报名;
报名截止后,不再接受报名。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原始分数在经过加权、等值处理后,参照常模转换为均值为500、标准差为70的常模正态分数。同时,四、六级考试不设及格线,考试合格证书改为成绩报告单。
四、六级考试单项分的报道分为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以及各部分所占的分值比例分别为:
英语四级各档的分数分布是:听力(35%)249分、阅读(35%)249分、综合(10%)70分、写作和翻译(20%)142分。 总分计算公式: 另外四级要500分以上(包含500)可以考口语,六级要425分(包含425) 各单项报道分相加之和等于报道总分。
四、六级的单项报道分也是常模正态分数,但参照的常模是相应的单项常模。
因此,单项报道分能够报道考生在各单项常模群体中所处的百分位置。
示例
例1:某考生四级报道总分是450分,从表1可以查到其在常模群体中的相应百分位是25%,表示这名考生的英语成绩优于常模群体中25%的人,但劣于75%的人。
例2:某考生四级报道总分是500分,从表1可以查到其在常模群体中的相应百分位在44%~55%之间,表示这名考生的英语成绩至少优于常模群体中44%的人,但不会优于55%的人。
例3:某考生四级报道的听力单项分是140分,从表1可以查到其在常模群体中的相应百分位在12%,表示这名考生的听力成绩优于常模群体中12%的人。
例4:某考生四级报道的阅读单项分是140分,从表1可以查到其在常模群体中的相应百分位在17%,表示这名考生的阅读成绩优于常模群体中17%的人。 四级考试(CET-4)报道分数常模百分位对照表听力
(35%,满分249) 阅读
(35%,满分249) 综合
(10%,满分70) 作文
(20%,满分142) 总分
(满分710)  报道分 百分位 (%) 报道分 百分位 (%) 报道分 百分位 (%) 报道分 百分位 (%) 报道分 百分位 (%) 100 1 100 1 25 1 55 1 330 1 110 2 110 2 28 2 60 2 350 2 120 3 120 4 31 3 65 3 370 4 130 7 130 9 34 5 70 5 390 7 140 12 140 17 37 7 75 9 410 11 150 18 150 26 40 12 80 16 430 17 160 26 160 37 43 17 85 25 450 25 170 37 170 48 46 28 90 37 470 34 180 48 180 62 49 39 95 52 490 44 190 59 190 72 52 51 100 66 510 55 200 70 200 82 55 63 105 77 530 65 210 82 210 90 58 78 110 86 550 74 220 91 220 96 61 90 115 92 570 83 230 97 230 98 64 97 120 97 590 90 240 99 240 99 67 99 125 99 610 95         630 98         650 99 1、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已引起全国各高等院校及有关教育领导部门对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视,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效度研究的大量统计数据和实验材料证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不但信度高,而且效度高,符合大规模标准化考试的质量要求,能够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反映我国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因此有力地推动了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贯彻实施,促进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
2、大学英语考试每年为我国大学生的英语水平提供客观的描述。 由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广泛采用现代教育统计方法,分数经过等值处理,因此保持历年考试的分数意义不变。
3、由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采用正态分制,使每次考试后所公布的成绩含有大量信息,成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决策的动态依据,也为各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采取措施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反馈信息。
4、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从命题、审题、考务组织、统计分析到成绩发布已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是一项组织得较好的、严格按照标准化考试质量要求进行的大规模考试。
5、大学英语考试已经得到社会的承认,已经成为各级人事部门录用大学毕业生的标准之一,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 全国各地收费标准各不相同。
重庆最高,陕西最低。 口语考试成绩合格者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给证书,证书分为 A、 B 、 C 三个等级,成绩低于 C 等的不发给证书。每个等级有相应的+等,如A+,B+,C+。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语考试能力等级标准如下: 等级 等 级 描 述 A等 能用英语就熟悉的题材进行口头交际,基本上没有困难 B等 能用英语就熟悉的题材进行口头交际,虽有些困难,但不影响交际 C等 能用英语就熟悉的题材进行简单的口头交际 D等 尚不具有英语口头交际能力 2016年起,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语考试(CET-SET)将分设四级和六级两个级别,即“全国大学英语四级口语考试(CET-SET4)”和“全国大学英语六级口语考试(CET-SET6)”。原CET-SET将设定为CET-SET6。
成绩查询时间
2013年12月成绩查询时间将在考后两个月左右公布(即2月下旬)公布。历年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查询时间请参考下表中数据: 考试时间 成绩发布时间 时隔(天) 2010年12月18日 2011年3月1日 73天 2011年6月18日 2011年8月22日 65天 2011年12月17日 2012年2月21日 66天 2012年6月16日 2012年8月21日 65天 2012年12月22日 2013年3月1日 69天 2013年6月15日 2013年8月21日 66天 2013年12月14日2014年2月21日68天2014年6月14日2014年8月20日68天2014年12月20日2015年2月28日70天2015年6月13日2015年8月20日68天2015年12月19日2016年2月26日69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