耙耳朵:消失的成都街头风景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11
成都,这座古老与现代交融的城市,隐藏着许多独特的方言与街头文化,其中,“耙耳朵”不仅是一种调侃,更是一段尘封的历史记忆。

“耙耳朵”,这个饱含深情的四川方言词汇,起初源于一种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成都街头遍地开花的交通工具——偏三轮,又名边三轮或斗斗儿车。它不仅是怕老婆男人的代名词,更承载着成都人一段难忘的生活印记。那时,无论是载客出行,还是家庭日常,偏三轮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成为一道独特的城市风景线。

偏三轮的诞生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由工厂子弟用废弃材料自制而成,构造简单却实用。它的“耳朵”般的车斗设计,恰如其分地体现了骑车人与乘客的分工——男人卖力蹬车,女人享受坐姿,形成了鲜明的性别角色对比,于是“耙耳朵”之称流传开来。

在那个经济尚不发达的年代,一辆“耙耳朵”承载的不仅是出行,更是全家人共享的幸福时光。它见证了夫妻间的和谐,也成为下岗工人谋生的工具。然而,随着九十年代经济改革,私家车普及和公共交通的发展,“耙耳朵”逐渐淡出历史舞台。李伯清的评书《假打》中那段关于“耙耳朵”的调侃,更生动地描绘了那个时代的独特风情。

尽管“耙耳朵”在成都街头的踪迹已难寻觅,但在宽窄巷子景区的浮雕中,它依然保留着那份记忆。游客们通过这些老物件,仿佛可以穿越回那个车轮滚滚的年代,感受那份曾经的幸福感与满足感。如今,虽然“耙耳朵”已不再是日常出行的首选,但它代表的那段成都人曾经的生活方式和情感纽带,却深深烙印在了城市的文化基因中。

成都,这座城市的变迁与记忆,都藏在这些细节里。而“耙耳朵”的消失,也象征着一个时代的落幕,代之以新的生活面貌。尽管时光流转,但“耙耳朵”的故事,就像宽窄巷子里的浮雕,静静诉说着成都的过去,也期待着未来的传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