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自己成为另外一个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0
前文说到了,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现象场。罗杰斯认为“我,是一切体验的总和”;如果想了解一个人,就需要进入他的现象场,体验到他的体验。

现象场就是一个人的体验和时空等环境因素的结合。假如一个人一生有10个重大体验,都发生在具体的时空中。

也就是每个体验都可以标记在一个特定的时空中,每个特定时空都有很多细致的环境因素。就像小时候写作文,老师建议要考虑的内容,比如时间,地点,人物,环境等。

每个重大体验,就是一个“现象”,而时空,就是现象发生时的“场”,他们结合起来,就是一个人的现象场。

如果我们进入了这个人的现象场,了解这个人的10个重大体验,就深刻地碰触到了他。你可别小瞧现象场,如果你掌握了现象场这个概念,就会发现,它有非常大的实用价值。

进入他人的现象场

说个故事,一位女士两岁多的儿子,很贪吃,好像怎么都吃不饱,就像把全世界的东西,都吞到自己小小的肚子里。去医院检查,没发现问题,实际上也没有长胖,而这位朋友非常焦虑,她问武老师怎么办?

武老师的建议是试着变成他那个样子,看看你体验到什么,具有操作性的建议就是:

1.找到孩子的关键细节。让你印象最深刻的、孩子吃东西的样子是什么样的?

2.标定这个细节所在的现象场。也就是说,这个关键细节具体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3.进入孩子的这个现象场,成为他的样子,体验他的体验。

她说关键细节就发生在餐桌上,孩子埋头狂吃,急不可耐,吃饱后,满足的不得了,但接着有一点儿落寞,不久后又说还想吃。

进入孩子的现象场,就是每天吃饭的那个时间点,试着坐在孩子的位置上,想象进入孩子小小的身体,用孩子吃饭的状态吃饭,看看体验到什么样的感觉。

她照做了,感受到了非常复杂的体验,后来逐渐明白,孩子这种情况可能和一年多以来他们搬家次数太多有关。从孩子七八月大开始,工作变动和买卖房子,他们搬了五六次家,她很累,但没想到这对孩子造成了巨大影响。

其实不难理解,孩子需要相对稳定且高质量的养育环境,只有这样到三岁时他们才会发展出基本的安全感,在安全感没有发展出来前,频繁地搬家,对孩子的心理确实会造成一定的冲击。

接下来有意思了,她“进入孩子的现象场”,体验到孩子的体验后,小家伙的贪食症,竟然消失了。应该是因为幼小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理解自己的感受,就是体验到他的体验。

当父母进入孩子的现象场,对孩子的问题有了最贴近的理解,也就真的解决了问题。其实可以,成为一个普遍性的练习,名字叫进入他人的现象场,成为他人。

成为“某某人”

进入他人的现象场,可能听上去有点儿晦涩,我们可以直接称它为“成为某某”。

比如,如果你想了解你的父亲,这个练习就可以叫“成为你的父亲”,如果你想了解你的母亲,就可以叫“成为你的母亲”,如果你想了解你的妻子,就可以叫“成为你的妻子”等等。

练习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1.找一个宽敞的地方,站着,安静下来,闭上眼睛,感受你的身体,感受你双脚踩在地上的感觉,感受你的双手,感受你的脊柱,感受你自然而然地呼吸,放松;

2.想象母亲出现在你左边一步远的距离,尊重第一时间出现的画面,不要做任何头脑上的努力。比如修改想象,那么在这个画面中,妈妈具体是什么样子的?她的年龄,她的衣着,她的姿势,她的表情……看看妈妈的样子,看得越真切越好;

3.仍然闭着眼睛,左跨一步,进入妈妈的身体,并做出妈妈的姿势,就好像你成为了她,从现在起,你就是她;

4.睁开眼睛,以妈妈走路的姿势走路,以妈妈说话的方式说话;

5.这个时候你可能会自动想起,妈妈留给你的一些关键印象,那么,试着去体验妈妈,在这些关键时刻的体验;

6.进行10分钟后,停下来,站好,保持身体的自然直立;

7.右跨一步,离开妈妈的身体,进入你自己的身体,重新成为你自己;

8.闭上眼睛,感受你自己的身体,自然而然地呼吸,大概一两分钟后,睁开眼睛,练习结束。

这类体验极为重大,很多人都会情感失控,甚至嚎啕大哭,而且其中很多人,本来在和父母关系中,受到了很大伤害,没法化解,但因为体验到父母的多个重大体验后,他们对父母有了深深的谅解。

也有人,本能地非常拒绝做这个练习,他们有他们的道理,这时候我们也别勉强自己。

体验如深渊,我们之所以容易活在头脑中,是因为这样安全好掌控。每个人的体验深处,都有自己不愿碰触的东西。所以做这些练习时,别硬做,如果你非常抗拒,或惧怕,就不要做。

不过可以试试简单版本,前文故事,只是体验孩子的一个重大体验。

模仿他人

一个人是怎样的?另一个人精准地模仿他。这个练习会持续15分钟,然后约1/3的人会做到这一点:就好像某个通道被打开一样,模仿者会彻底体验到被模仿者的体验。

一次和一位僧人谈到这个练习,他说寺庙里有类似修习,结果也是,体验到别人的体验。

一个人的体验总和就是这个人的自我。那么,当“我”全然体验到“你”的体验时,我岂不就成了“你”,那么所谓的“我”是谁呢?

原来,是没有一个抽象的、超出一切具体现象场的“我”。当深切明白这一点后,可以破除我们常说的“自恋”。

各种练习,的确需要你去尝试,才能真正明白,只有体验到,才能真知道是怎么回事。

所以,不妨试试简单版的“成为他人”,就从对方的一个体验入手,进入他在这个体验中的现象场,看看会怎么样。

思考:

这个方法说时,我就尝试了一下,进入他人的现象场。体验到了一种,不一样的感觉,第一是感觉到爱,发自内心浑身上下,充满快要溢出来的爱,和沉浸其中的快乐;第二是感觉到一种支配感。

难怪老师说,体验如深渊。福尔摩斯在犯罪现场,会把自己当做凶手,进入罪犯的身体中,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用的就是这个进入现象场的方法。很多电视剧里,也都有引用。

人做任何姿势和表情,都是受当时环境的影响,也就是说模仿这些姿势,就是试着解剖对方的现象场,再理解对方的感受。

谢谢你的欣赏,观点来自《武志红的心理学课》。对于本文内容,你有其他观点吗?欢迎和我一起探讨。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