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传说故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06-01-20
“除夕”起源于中国先秦时代的一种“逐除”活动。《吕氏春秋·季冬记》载:在每年的最后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敲打有响声的器皿,以驱除“疫病之鬼”,意为驱恶除邪辞旧岁,憧憬未来迎新年。
“除夕”的本义是“交易”“去除”的意思。“夕”是象形字,如一弯银月,又引申为“夜”“晚”的意思。每年最后一个夜晚,是旧的一年即将结束,新年第一天即将来临的交替时候,故“除夕”含弃旧迎新之意。除夕也叫“除夜”,最早只有驱鬼一事,据《礼纬》里说,高阳氏有个儿子死而为鬼,专住人家屋的角落里,出来作祟。于是除夕那夜,就有驱鬼的事,以保新年平安。但后来却小题大作,像宋朝时候,驱鬼的人要假装门神、灶神、土地、判官、钟馗之类,多达千余人,从宫里直驱逐到南熏门之外。
民间各地除夕风俗不同,大致有三:一是祭祖先,祭后长幼聚饮而散,这叫“分岁”。二是彻夜不睡,坐到天明,这叫“守岁”。三是把钱压在枕头下就寝,富家把金银放在床席下,这叫“压岁”。压住金钱,则明年元宝滚滚来,含有大发利市之意。有的人家在夜间要打稻囤,接年饭,即在地上用白粉做许多圆圈,一个圈代表一囤粮食。煮熟一锅饭,在上面洒上枣栗等物,过了元旦再吃这锅饭,以示年年有饭吃。除夕团圆饭,总要摆上一碗鲤鱼和豆腐,是取“余”“富”的谐音。鲤鱼跳龙门,又有“贵”的意思。痴儿俊女多守岁不睡,俗语说“守冬爷长命,守岁娘长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