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孩遇事好商量VS一个也能做决定,要不要二胎,建议看看这本书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12

自从国家放开二胎政策,要不要生二胎成了很多父母的困扰。老一代人大多数都支持小年轻再生一个。他们总说“ 生个二胎吧,给孩子留个伴,以后有事也好商量 ”。而我们这一代,大部分是从独生子女成长而来,在我们的思维里, 很多事情自己做决定就好,为什么要多出一个人来商量。

其实生不生二胎是很私人的一个问题,只要自己考虑清楚,就不要被别人干扰。但我还是建议有此困扰的父母,不妨来看看《我只想看完这本书》。

刚拿到这本书时,以为是一本教孩子如何阅读的绘本,谁知翻阅后却发现,这原来是一本二胎家庭的记录日常。作者用一个巧妙的故事,将二胎家庭中的多孩矛盾、父母教育、相爱相杀刻画的淋漓尽致。

本书的作者米夏埃尔·德吕利厄,是比利时著名的图书插画师,毕业于比利时列日圣吕克学院,作品多展示于甘特兰佛兰德博览会,著有童书《魔术师之狼的旅行》等。而另一位作者卡特琳·梅斯梅耶尔,也有多年童书创作经验,著有“男孩皮皮和女孩西西”系列绘本、《小不点的收藏品》等。两位资深童书创作人员合著了这本《我只想看完这本书》,无论从立意、细节、故事情节都可以说是非常棒的一本书,不仅适合小朋友阅读,更对深受二胎困扰的家长有指导意义。

这本书,其实讲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日常小故事。米娅和汤姆是一对姐弟。姐姐米娅,性格安静、喜欢看书;弟弟汤姆,活泼好动,一分钟都停步下来。米娅走到哪,汤姆就跟到哪,米娅认为汤姆的出现破坏了她的生活。汤姆经常不敲门就出现在米娅的房间里,还随意翻看米娅的抽屉,拿走米娅的画笔,甚至在米娅的房间墙上涂鸦。所以汤姆成了米娅最大的烦恼。

汤姆拿着水枪呲米娅,米娅生气大喊:“马上从我的房间出去”便把他推了出去。

米娅关上门,汤姆又会在门外扯着嗓子喊:“开门,我要和你一起玩”,并使劲敲门,大声叫喊,这样的日常每天都会上演。

往往这时,父母就会出现。爸爸会生气的对他们说:你们能不能马上停下来,太让人受不了了,你们两个到花园里去玩吧!

这时米亚和汤姆只能灰溜溜的跑去花园。因此米娅很困扰,自己只是想安静的看会书,为什么汤姆每次都会连累自己被父母批评呢?米娅生气的对汤姆说:“你就不能安静一小会吗?”

其实,在米娅心底一直有个小心思,要是汤姆消失就好了。米娅闭上眼默念,“我希望汤姆能变成一只猫,这样我就能安静的看完书了”。谁知睁眼后奇怪的是发生了,汤姆不见了!

米娅找了所有能找的地方,都没有汤姆的身影,弟弟汤姆真的就这样凭空消失了。米亚有点慌了神,这时她看到一只从未见过的猫,难道这是汤姆变的吗?难道自己刚才的想法变成了事实?

米娅趴在地上内疚的对小猫说,“汤姆,真的对不起,相信我我会把你变回来的”。于是赶紧闭上眼睛默念,回来,汤姆。一次、两次、三次还是不行,米娅绝望了。她跪在地上双手合十,仿佛是求着汤姆快变回来。

突然身后出现一只篮球,是汤姆!原来汤姆刚才和新搬来的阿蒂尔在后院玩。

还好汤姆没事,米娅抱着猫松了口气。汤姆也因有了新玩伴而放弃了对姐姐的骚扰。终于米娅可以放松地背靠大树,完整的看完一本书了。

故事结束,是不是很简单?

但这本薄薄的绘本告诉我们如下几点:

一、二胎家庭并不都是岁月静好,很可能会“战争不断”。

看完《爸爸去哪儿》里小鱼儿和安吉的日常,不少老阿姨都喊着生二胎。你以为类似小鱼儿和安吉的相亲相爱,会在你家上演吗? Too Young !汤姆和米娅的相处模式,才是二胎的正确打开方式,他们会一天上演八百回姐弟大战。乱丢的玩具、被涂鸦覆盖的墙面、无处不在的尖叫。要生二胎,请先练好自己的心脏承受能力。

二、孩子有自己的相处模式,家长不要过于干涉。

这本书最让我感动的地方,就是无论孩子们怎么折腾,父母都没有出面干预。一直到后面,两个孩子实在太影响他人,父亲才出面将他们赶到了花园。即使这样,父亲也没有过分的批评孩子,只是生气的说:“能不能马上停下来,你们两个到花园里去玩吧!”这是因为他从心底里相信,孩子能自己解决属于他们的问题。 婴幼儿时期是孩子们关系磨合的重要阶段,父母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会让孩子学会控制情绪、换位思考等能力。这对今后非常重要!

三、手足情永远最珍贵。

虽然米娅很反感汤姆惹是生非、打扰自己,甚至想让汤姆消失,但当这一切真的发生时,米娅从着急、恐慌、到绝望。她没有因为自己的梦想成真而高兴,反而开始疯狂的寻找汤姆,当那只猫出现时,她更是跪在它面前,仿佛再祈求上苍把弟弟还给她,这就是手足情,任何人都无法替代。想起小时候,常和弟弟打闹,一言不合就干架,但听到班里有人欺负他时,我竟一个人冲过去把欺负人的小男孩揍了一顿。 手足,就是那个只能我自己欺负,别人不能碰的人。

四、界限感需要从小培养。

德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新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中表示,1岁的孩子就能形成自我观念,3岁进入自尊期,开始寻找自我价值。3岁左右的孩子,是培养他界限感最佳的时期。 米娅无法专心读书、汤姆随意进入姐姐房间罪魁祸首,其实就是界限感没有培养好。二孩家庭, 从小就应该培养孩子的界限感,这不仅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行为习惯,也会释放孩子的天性,培养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和思考能力,让孩子在实现自我中更好地成长。 所以,你做好培养孩子界限感的准备了吗?

你看,二孩家庭有鸡飞狗跳,也有手足情深;有兵荒马乱,也有兄弟同心,这一切都需要父母有颗强大的心。 当然,孩子带给父母的惊喜永远大于麻烦。那么,要不要生二孩,你有答案了吗?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