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六年级上册数学、语文、英语 期末试卷人教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1-01-07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
六年级数学期末综合练习卷
班别: 姓名: 学号: 评分:
一、 填空:(12分)
1、40分=( )时
2、2的倒数是( ),( )和0.75互为倒数。
3、16米的 是( )米,50比40多( )%,250的20%是( )。
4、 =( ):40=( )% =( )折=( )(小数)
5、根据乘法算式: ,请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 )÷( )=( ) ( )÷( )=( )
6、6.4:0.08化简为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比值是( )
7、圆的半径是2米,它的直径是( )米,周长是( )米,面积是( )平方米。
8、光盘的银色部分是一个圆环,内圆半径是2cm,外圆半径是3cm,圆环面积是( )
9、我国长征运载火箭进行了70次发射,其中只有7次成功,发射的成功率是( )%
10、陈老师买了一套总价为60万元的住房,要缴纳1.5%的住房契税,契税要缴纳( )元。
二、判断下面各题,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5分)
1、如果A:B=4:5,那么A=3,B=5 ( )
2、大牛和小牛的头数比是4:5,表示大牛比小牛少 ( )
3、圆的半径扩大3倍,它的周长扩大3倍,它的面积扩大 6倍( )
4、某商品打“八五折”出售,就是降价85%出售 ( )
5、一瓶纯牛奶,亮亮第一次喝了 ,然后在瓶里兑满水,又接着喝去 。亮亮第一次喝的纯奶多。 ( )
三、选择正确的答案,把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5分)
1、要统计东莞人民公园各种树木所占百分比情况,你会选用( )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 扇形统计图
2、下面的算式中结果最大的是( )
A、 B、 C、
3、儿童的负重最好不要超过体重的 ,如果长期
背负过重物体,会导致腰痛及背痛,严重的甚至
会妨碍骨骼生长,王明的书包( )
A、超重 B 、不超重 C、 没法确定
4、下面百分率可能大于100%的是( )
A、成活率 B 、发芽率 C、 出勤率 D、 增长率
5、从学校走到公园,小红用8分钟,小赵用10分钟,小红和小赵的速度的最简比是( )
A、8:10 B 、 10:8 C、 D、 5:4
四、计算(32分)
1、直接写出得数(6分)
3.14×8= =
1-40%= 52=

2、解方程(8分)

3、 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必须简算。(18分)

五、实践操作(12分)
1、(1)请在右图的括号里用
数对表示出三角形各个顶点
的位置(2分)

(2)请你画出三角形向右平
移4个单位后的图形。(3分)

2、用圆规画一个半径是2cm
的圆, 并用字母标出它的圆
心、半径和直径。(3分)

3、画出下面图形的所有对称轴。(2分)

4、下面是六年级一班学生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图。(2分)
(1)喜欢《走进科学》的同学人数占
全班人数的( )%。
(2)喜欢《焦点访谈》的人数相当于喜欢
《大风车》人数的( )%,如果全班有
60人,那么,喜欢《大风车》的有( )人。
六、解决问题(34分)
(一)看清题目再作答(6分)
1、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 ,小明体内有28千克的水分,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先写出切合题意的关系式,再列方程,不用解答)
关系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列方程,不用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一箱香皂,卖去24块,正好是全箱的 。这箱香皂有多少块?线段图: 只列综合算式,不用计算:
———————————————
(二)只列式,不计算(4分)
1、 张大爷养了200只鹅,鹅的只数是鸭的 。养了多少只鸭?

2、张大爷养了200只鹅,鹅的只数比鸭少 。养了多少只鸭?

(三)解答下列各题(24分)
1、一个篮球的价钱是120元,一个排球的价钱是一个篮球的价钱的 ,一个足球的价钱是一个排球价钱的 ,一个足球多少钱?

一、读拼音写汉字,注意把字写工整哦!(4分)
yì cuò mì
( )扬顿( ) 静( )
二、把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写四字词语,相信你能行!(5分)
久别重( ) 恍然大( ) 和( )可亲 笔走龙( )
独具( )心 悬崖( )壁
描写外貌:
描写心理:
三、按要求写句子,小心哦!(4分)
①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1分)
反问句:
②淘气的云雀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1分)
仿写句子:
③杨利伟有顽强的精神,他走向了成功。(1分)
加上合适的关联词:
④ 在春节文艺晚会上,我看到了精彩的节目和动人的歌声。(1分)
修改:

四、语言积累、运用,加油哦!(共13分)
1、填空:(6分)
①造物无言却有情, 。
② ,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③ ,不能动人 。
④珍惜自然资源 , 。
⑤ ,俯首甘为孺子牛 。
⑥ 写一句课外积累的类似的句子:
2、在小学语文第11册课本中,你最爱读的一篇课文是《 》,
因为: 。(2分)

3、你学习语文六年了,请把你自己学习语文最有效、最喜欢的方法介绍给同学们 ,你是怎样学到这一方法的? 。(2分)

4、判断题,对的打 ,错的打×。(3分)
①万里长城是世界最长的古代防御工事。( )
②鲁迅发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故乡》。( )
③《月光奏鸣曲》是德国贝多芬的作品。( )

五、这个学期你积累了不少的诗词吧,请把你最喜欢的一首默下来,并说说原因。(4分)

我喜欢这首诗的原因是:

第二部分:阅读(30 %)
一、阅读《老人与海鸥》,回答问题。(15分)
没想到十多天以后,忽然有人告诉我们,老人去世了。
听到这个消息,我们仿佛又看见老人和海鸥在翠湖边相依相随……我们把老人最后一次喂海鸥的照片放大,带到了翠湖边。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我非常惊(导 异),急忙从老人的照片旁退开,为海鸥们让出了一片空( kōng kòng )地。
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们,注视着与他相伴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们…… 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 冀)天使。
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yín yíng)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
……
在为老人举行的葬礼上,我们抬着那幅遗像缓缓向灵堂走去。老人背着那个(蓝篮)布包,撮(chuō cuō)着嘴,好像还在呼唤着海鸥们。他的心里,一定是飞翔的鸥群。

1、划去文中错误的字或读音。(3分)

2、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请在文中用“ ”划出来。(2分)

3、动物和人类之间没有血缘关系,但文中哪些句子直接点出海鸥是老人的亲人?请用“ ”划出来。(2分)

4、从划线句子中,我体会到了
(2分)

5、文段中出现三处省略号,它们的用法是:( )(2分)
A、表示列举的省略 B、表示话未说完 C、语意末尽

6、“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它们想说什么呢?(2分 )

7、在这一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一种什么情感?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海鸥的心情吗?(2分)
二、阅读以下文段,回答问题。(15分)

我的朋友告诉我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朋友起得很晚,池塘已经游满了大大小小的鸭子,几只晚来的还拖着肥胖的身体在公路上摇摇摆摆,夹在稀疏的路人中显得有些滑稽。朋友恶作剧地走近鸭群,突然猛一跺脚,受惊的鸭子四处逃窜,“嘎嘎”地叫着,有的还张开翅膀,扑打着,来个个趔趄。
可突然之间,朋友惊呆了,他看到了一只飞行的鸭子!它的飞行姿态不敏捷,双翅的每一次扑打都显得很吃力,很笨拙,简直像是在空中爬行。它飞得很慢,仿佛随时都可能落下来。但是它却一直在飞着,扑啦扑啦地,越过朋友的头顶,一直飞到西面的池塘上空,双翅一敛,落了下去。
朋友莫名兴奋。他不由自主地追过去,一池绿水,半塘灰鸭,一样的安详,他辩不出究竟是哪一只鸭子刚刚进行了那摄人心魄的飞翔。朋友相信自己决不会看错,它分明就落在了池塘里,它也决不会是一个普通的家鸭,家鸭不可能会飞,更不可能连续飞行近200米! 他决心要找到这只会飞的鸭子,于是捡起池塘边的一块大石头,用力向池塘中央抛去。随着“哗啦”一声响,鸭群四散天来,其中一只飞起来落到一个农户家里。朋 友紧追到农户家,表示要看一看这只会飞的鸭子。主人漫不经心地说,其实没有什么好看的,这只鸭子连条腿都没有。原来,这只鸭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被老鼠咬掉 了双脚,主人以为必死无疑,也没去理会它。谁知,它不但没有死,还慢慢长大了,而且学会了飞行!每天早晨,它就从巢里直接起飞,到200米外的池塘里游泳,晚上再飞回来。
鸭子,没腿,会飞——鸭子所以会飞,是因为没有腿。确实,人生之中难免会遇到逆境、困境,甚至致命的打击,是一蹶不振还是在逆境中奋起而学会飞翔,全在于我们内心的选择。
1、“滑稽”的“稽”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2分)
2、朋友看到的那一只鸭子是怎样飞行的!请用“ ”划出来。(2分)
3、写出下面的近义词:(2分)
敏捷——( ) 不由自主——( )
4.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2分)
漫不经心:
一蹶不振:

5、这个文段主要写
(2分)

6、为什么朋友认为“它也决不会是一个普通的家鸭”?(2分)

7、读了这篇充满哲理性的文章,你有什么启示?

(3分)
第三部分 习 作(40分)
(一)、小练笔(5分)要求数字50—100之间
小明的爸爸在莞城做生意,已经两年没有回家探望住在广州的父母了,小明问爸爸:“我们什么时候去看望爷爷奶奶呀?” 爸爸说:“我每个月都汇钱过去,现在,你爷爷奶奶吃得好,穿得好,又有保姆照顾,我们看不看他们都没关系,你只管好学习上的事情就行了。”
爸爸说得对吗?为什么?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2分)
1、看拼音写汉字。(3分)
xiá zhàng zōng qún fén niàng
无(瑕 ) 屏(障 ) (综)合 银(裙) ( ) 烧 ( )酒
2、选择。(14分)
⑴下列多音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奔跑 直奔 飞奔 奔驰 B、参加 参与 参差 人参
C、兴旺 兴盛 兴奋 时兴 D、蒙蔽 蒙面 蒙骗 迷蒙
⑵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是( )
A、在漓江游览让你感觉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
B、看,海边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C、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D、我爱北京---祖国的心脏.
⑶关于《墨梅》一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冕。
B、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墨梅而题写的。
C、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不怕打击的硬骨头精神。
D、这首诗是七言律诗。
⑷关于《石灰吟》一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的作者是清代诗人郑燮。
B、诗中的“若等闲”指“好象很平常的事”。
C、题目中的“吟”是指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
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⑸表示意思不同的一句是( )
A、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
B、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不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
C、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
D、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不能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
⑹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组:( )
A、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B、西子湖攀风景优美!
C、这个养殖场里什么鸟都有:珍珠鸟;天鹅;角鸡;鹁鸪;孔雀。
D、“哗……哗……”我循声望去,原来是一位清洁工在扫地。
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思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波澜(小的波浪) 无瑕(玉上的斑点) 盛气凌人( 欺侮)
B、兴国安邦(国家) 危峰兀立(危险) 伐木(砍)
C、 拔地而起(超出) 目之所及(达到) 若等闲(好像)
D、任尔(你) 破岩(破坏) 石灰吟(赞颂)
3、综合运用。(15分)
⑴按要求积累四字词语。(4分)
描写山石的:( )( )( )( )
描写水的: ( )( )( )( )
⑵照样子把句子意思写具体。(3分)
例: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公园的花真香啊,香得( )。
今天的风真大啊,大得( )。
这棵树真高啊,高得( )。
⑶本单元学过的古诗中,你最喜欢的是《 》,为什么?
(3分)
⑷国庆节快到了,让我们自己动手,编一份迎国庆的小报。你准备给小报起一个什么样有特色的名字呢? (2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