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雪山过草地长征简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5-23
1. 中央红军在占领泸定城后,于1935年6月8日成功突破敌人的芦山、宝兴防线,并翻越了长征路上的第一座大雪山——大金山。红军成员大多来自气候炎热、潮湿的南方亚热带地区,他们此前未曾见过如此壮观的雪山,更不用说攀登了。起初,雪山的美景令他们惊叹,但攀登的过程却远非想象中那样愉快。当地人称大金山为神仙山,传说只有神仙才能登顶。红军却勇敢地挑战了这座看似不可能征服的山峰。
2. 面对大金山的巍峨,红军从山下望去,觉得山顶的积雪似乎触手可及。然而,真正开始攀登时,他们才意识到这是一段极其艰难的路程。粮食不足,体力耗尽,加之雪山的严寒和险峻,使得攀登变得异常艰难。许多人在雪山上滑倒后,就再也没有站起来,永远地留在了那里。
3. 6月12日,中央红军的先头部队历经艰辛,终于翻过了几座大雪山,与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胜利会师。两大主力红军会师后,总兵力达到了10万余人,士气高昂。然而,张国焘却以各种借口延迟红四方面军主力北上,并提出改组党中央和红军总部的无理要求。为了维护红军的团结,并争取张国焘本人,党中央于7月18日发出通知,任命张国焘为红军总政治委员,并对红军序列进行了一系列调整。
4. 8月3日,红军总部制定了夏洮计划,将红军分为左右两军:左路军由朱德总司令和张国焘总政委率领,经阿坝北进;右路军由徐向前、陈昌浩率领,经班佑北上。党中央、中央军委随右路军行动。8月20日,中共中央局在毛儿盖召开会议,批评了张国焘的错误主张,并决定以主力迅速占领洮河流域地区,并以此向东发展取得陕甘。随后,右路军进入了广阔无垠的毛儿盖大草原,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巨大挑战。
5. 红军在草原上的行军尤为艰难,史沫特莱在她的著作《伟大的道路》中描述了这一恐怖的地带:大草地位于康藏交界的高地上,广阔数百英里,是一片没有道路的沼泽地带。红军行进其中,四顾皆是一片无边无际的野草,下面则是深达数英尺的泥沼。这里的条件极端恶劣,但红军以革命精神,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历经艰辛,终于在8月底前到达了班佑、巴西地区。左路军也在8月20日经过草地,到达了阿坝。
6. 班佑以东的上下包座位于松潘北部,地势险要。胡宗南部的独立旅第2团在此设防,阻止红军进入甘南。胡宗南发现红军过草地北上,急令第49师由松潘以北的敌人支援包座,并在上、下包座至阿西一线堵截红军。右路军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消灭包座之敌,开辟前进道路。徐向前主动向党中央建议,由第四方面军部队承担攻打包座的任务,并准备采取围点打援的战法。
7. 29日黄昏,红军发起攻击。一夜激战后,红军清除了外围据点,残敌退守大戒寺后山碉堡。红军为诱敌来援,对其围而不攻。30日夜,援敌49师先头部队291团进抵大戒寺以南,红军红30军以264团稍作阻击便且战且退,至当日下午,敌49师全部被诱入伏击圈。下午3时,红军向敌人发起总攻,敌49师被分割成3块,首尾不能相顾。刚刚走出草地的红军英勇拼杀,在气势上完全压倒了敌人。经过七八小时的激烈战斗,红军终于在当晚将胡宗南的第49师全部歼灭,敌师长伍诚仁受重伤后跳河自杀。坚守在大戒寺后山高地的300余敌人,在我军政治攻势下全部缴械投降。此役是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的一个大胜仗,红军歼灭包座地区守敌及援敌49师的大部,共毙、伤、俘敌5000余人,缴获轻重机枪50余挺,长短枪1500余支,以及红军急需的牦牛、骡马、粮食、弹药等军用物资,扫清了红军北上的障碍,打开了向甘南进军的通道,使敌企图将红军困在草地的阴谋彻底破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