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基础更基础,让专业更专业——2021福建省编导类艺考改革解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30
翻阅《2021年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编导类专业招生升级统一考试大纲》内容之后,我们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次的改革方向——让基础更基础,让专业更专业。而且我还有一个很感性的认识,这次改革充满人性。

“让基础更基础”,指以下三点:

一是考试增加了一个重要内容——文学作品赏析。

并用这个模块替换掉了之前几年的影视策划。相比于影视策划的速成和模式化,文学作品赏析更能体现出考生的语文基础,因为近几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每年都必考古诗词鉴赏。但是编导类专业的文学作品赏析相比语文诗词鉴赏显然要求更高,体现在鉴赏字数多(600字)和鉴赏范围广(不只是古诗词,也有现代派诗歌、散文、小说),相信经过专业培训的编导类考生,做高考语文鉴赏题时会更加得心应手。

二是影评写作作出了调整。

在这里我很想先来吐槽前两年的考试方法——把一个完整的电影切割出前面一部分让考生看,然后写影评。这种方式很像培养专业的哭坟演员,没法共情,却还得声泪俱下。一个电影的情绪和主题表达往往越到最后越深刻,尤其是像《寻枪》这样的强剧情影片,不到最后是看不清导演的真实意图的。从这次给出的例片——让·雨果的《操行零分》来看,接下来几年应该是会考时长在30——50分钟完整短片。这算是一种回归基础和常识的做法,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完三分电影就有十分感想。

三是故事创作作出调整。

过去十年,福建省省统考一直使用着一种独创的故事写作方式,故事人物从影片中来,故事情节从影片衍生。对这种方式的好坏不做评价,只是这种方式跟校考故事写法脱节挺大,而且很多学生会反映说平时老师教的创作方法考试的时候用不大上,因为会被电影中的原生故事套上镣铐。这次改革,变成了给关键词讲故事,也可能会是命题故事或续写故事,但总归是把镣铐去掉,变得更基础了。

“让专业更专业”,指以下两点:

一是从原来的“影视常识”增加到“影视、美术、音乐常识”。 考试范围的拓展让福建省考与高校校考更加接轨。考生对知识的掌握量是原来的三倍甚至更多,这应该也是“去校考,承认省考”的大趋势下福建教育考试院作出的调整。我一直给予学生的都是这个观点——“文艺常识能让你通过省统考,其他能让你拿高分”,接下来无论是考生还是各个培训机构,都要比以往更重视文艺基础知识的积累,而且积累过程变得更漫长,可能无法通过几张模拟卷就能拿个还不错的成绩了。特别提示:无论从改革方案给出的示例还是近几年的考试真题来看,中国美术史、中国音乐史、中国电影史一定是占着更大的比重的。

二是“影视现象分析”从两题变为一题,但字数变多。 这就意味着题目分析时,深度更深,广度更广。我一直觉得之前三百五十字的分析挺鸡肋的,想说的话没法展开说,字数变为五百字,反而能比较充分的论述出一些观点。毕竟这道题的初衷是“论述题”,而非“简答题”。

附上一个更加清晰的对比表格,直观感受考纲变化。

最后想说,这次改革对培训行业提出的新要求是,培训的科目增多,培训的课时变长,培训的成本也会增加。对考生提出的要求是,注重语文基础的训练,更加合理的安排校内学习和校外培训的时间。每次改革,都是一次新的机遇。而我们,就是新机遇。

我们戮力同心,共同提升福建编导生的竞争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