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回藏地第一集:跟我去可可西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9

引子:

我是八零后,已婚,我不是宅男,我不玩网游,我不泡吧,但我也不喜欢运动,更别提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我不是白领,不需要打工,我不是富二代,我品尝着创业的艰辛和忙碌的忐忑。我距离西藏至少3000公里,不曾向往,无法企及——我是个连假期都没有的人,一个工作生活混杂在一起分不清楚的人,却去了藏地,我是说,我用了一年半的时间,把藏地游遍,太多人写过来藏地的游记和攻略,日以继夜的驴友和背包客马不停蹄的奔赴这里,高亢的呀拉索,巴扎嘿。雪山牦牛小卓玛,糌粑锅庄大唐卡……好了,这些藏地的标签每个人都能说上几句,我不会再次重复,我是个游客,过客,看客,后来我决定留下,不仅仅是身体,是把心也有留下。很多人在那个神圣的地方找到了人生的答案,人生的意义,但是,我在这里找到了问题,问了自己一些重要的,不敢面对的,不曾想过的问题,现在,我想说给你听,我尽量客观,说我所见,感我所闻。我来了又回,我去了又归,我劝你们来,我劝你们回,来回藏地……

《来回藏地》壹-跟我去可可西里!

我知道可可西里完全是因为是陆川导演的《可可西里》这部影片, 2004年的十一国庆长假,我一个人去电影院看了这部电影,因为没有买到《杀死比尔》的票,所以只能看看冷门的电影,情节我不再重复,带着一点点感动和向往,种下一颗种子,8年后,它真的开花结果,我去了可可西里。所以,感谢陆川导演和团队。

先说说高原反应这事儿——我完全没有没有任何准备和知识储备,我被告知去藏地,高海拔的藏区必须克服的是高原反应,它好像是个试卷,或者是个入场券,通行证……我也有过担心,我特意进洗浴中心的桑拿房里体验感受,这要是为了消费,也就是东北人每周一次的日常体验,基本没什么负担和压力,可要是想体验高原反应缺氧带来的不适感,那就30秒钟也未必能坚持

但,真实的情况却挺让人欣慰的,我没有高原反应,一点没有,所以我不难受,我总结了一下,高反的感觉很像你一口闷了一大杯二锅头(或者任何烈酒),然后不停的做仰卧起坐,

不是晕,是晕着跳舞;

不是胀,是胀着呐喊;

不是迷糊,是迷糊着坐过山车;

基本就是大脑变得像个玻璃球在头颅里晃来晃去。这就是高原反应!

与身体状况无关,与贫穷富贵无关,与低调张扬无关,与人种民族无关,与性别无关,与 健康 疾病无关,与年龄身份无关……后来我只能承认一种解释:这是缘分。

可可西里并不在西藏,它在青海省西南部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面积约4,5万平方公里,它是横跨青海、新疆、西藏三省区之间的一块高山台地,自然条件恶劣,年均温为-10.0 4.1 ,最低气温-46.2 。

意思是这里没有夏天,人类无法长期居住,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藏羚羊和那种被称为“沙图什(Shahtoosh)”的昂贵的绒毛就使得偷猎者被世人所知晓。你几乎见不到藏羚羊,也不可能买到沙图什,这是事实。

但生命危险依然存在。于是我们一大早就从距离昆仑山口最近的城市“格尔木”出发,那天有点阴,但4月的藏区并没有进入春天,

或者说,因为雪山,冰川并没有融化,所以,那叹为观止的手机桌面或者电脑屏保并不是PS,它们就免费的呈现在你眼前……我们在格尔木吃了早饭,加满油,灌了氧气枕头,买了红牛和士力架,此时上午九点,对不起,这里与内地有两个小时时差,所以天蒙蒙亮,我们出发去那个叫做可可西里的地方。

我必须告诉你,我第一次到达昆仑山山门的感觉,那就是……顶礼,心服口服,大约距离一公里,有两个石柱,一个柱子上写着“巍巍昆仑”,另一个写着“万山之祖”,在两个柱子之间,隔着很远,就可以看见连绵的雪山,这阵势是任何电脑特效都模仿不来,也无法尽表的。

一条笔直的公路穿过两座石柱,(后来几次穿越可可西里,每到这里就摩拳擦掌,肾上腺素飙升,仿佛马上要坐过山车的感觉),而这条伴随我2000多公里的公路就是那条神奇的“天路”,直到圣地拉萨,

为什么叫天路呢,我总结两个原因,一,无数解放军战士和藏族同胞用鲜血和生命一米一米,一公里一公里的修建了这条汉地到拉萨的生命线,二,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名副其实的天上的路,几乎就是对人类肉体的终极考试。它代号是“109国道”。

过了山门,就进入了昆仑山脉,那种广袤就是心灵浴液,一点点洗去思想中的污浊,因为缺氧,你会渐渐迟钝,所以幻觉也随之而来,这时无论冷或者热,都必须把车窗打开,否则真的会被闷晕或者窒息。这时音响终于可以调到央金兰泽的《坐上火车去拉萨》,你会彻底明白歌词的意义,甚至你能感到歌手的唱腔为何显得有点气短,因为……真的喘不上气来!!!

没有树木,没有花草。

但你会看到昆仑山矿泉水厂,根本不需要我做什么广告,这绝对是中国最放心的水,因为,因为厂房后边就是亿万年的冰川,车里的每个人都是张着嘴巴经过水厂的,怪不得要卖这个价钱,想要运到内地真是有点难。

这时我掏出一个士力架嚼了起来,即使一动不动,你也在不停的消耗体力,就好像有人用遥控器为你的生命按了快进键,你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也不知道自己会面对什么,因为还有现代文明的 汽车 ,手机,GPS,饮料,所以我并不害怕,也不需要担心,无非是个旅程,但当 汽车 无法加正常汽油,手机根本没有信号,GPS半失灵状态,饮料和烟草根本分不清味道的时候,留意每一个移动信号塔,赶紧发一条微博或者朋友圈,淡定而从容。

你可以在这个叫五道梁(Woodaoliang)的神奇地方,点燃只有一点点火苗打火机,像我一样炫耀给你的朋友,这个地方,面条煮不熟,人不想说话情绪低落,打火机点不着,抽什么烟都一个味道,喝什么也不解渴(不建议在五道梁抽烟或者喝酒,真的会有生命危险!)

我们被告知前面就是800公里的可可西里无人区。我有点忐忑,有点兴奋,我来了,反正不能走回头路,那就往前走,往高处走。这里的饭店米饭基本就别吃了,因为根本就不熟,面条也不熟,开水在炉子上冒着蒸汽,但你可以放心的将手伸进开水壶,其实只有摄氏60度吧,

呵呵,这是可可西里给你的第一个下马威——别再挑剔。别再跟哥谈什么品位,有吃的就不错了,爱吃不吃。

咽下一些熟悉却陌生质感味道的食物,我们继续上路,正式进入可可西里,我顿时肃然起敬,看到昆仑山和可可西里的路牌,我差点哭出来,我怎么从舒适的北京来到这么个不毛之地——无人区不仅仅是没有人,是什么都没有,你能理解吗,没人,没水,没电,没有手机信号,没有草,没有建筑,一眼望不到边的地平线,远处的雪山矮矮的,但海拔一定会在7000米以上,

换句话说,我们已在天上了。说到这里,可能有点离现实稍微遥远,不能感同身受,甚至让阅读本身都产生了距离,这不是我的本意,

好吧,插播一个广告:来到藏地,有一样东西,回到内地我再也不吃了,就是酸奶,如果你有幸吃过青藏高原的酸奶,如果你是在牧民的帐篷里吃的,如果你奇怪它表层的黄色奶皮子,如果你也被那浓郁的口感所折服,那你肯定鄙视所有用增稠剂勾兑的产物了……

其实关于可可西里能说的故事实在太多,我想说的不是我自己多幸运,我觉得到了这里你要去感受一下缘分。

比如我的缘分是,我带着年近六旬的老爸两次穿越可可西里,我穿越过阴漉的可可西里,也兴高采烈的走过风和日丽的可可西里,我见识过它的广袤与无垠,也领悟了它的宽广与包容,就像一个智者,一位上师,他不言传,只是身教,它不可企及,不必幻想,你的功名利禄,财富身份,统统都要在它面前放下,给它一个最最真实的你,与任何“个性”都无关,来到这里都是一个共同的特性,那就是缘分。

高矮胖瘦,身强体壮抑或孱弱多病都没关系,你能亲眼见证这自然奇观给你带来的一切形而上的感知都是通过五官的真实感受来印证的,眼睛里清澈的色彩,耳朵里呼啸的冷风,鼻息中酥油在飘香,舌尖不可言喻的生涩,伸手抚摸纯净的大地……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有没有这么诗情画意?到底是不是这么美好惬意?

当然不完全是,这是个美好的幻觉,这种幻觉会随着1080p高清3D的蓝天白云草原牧场而越发真实,如果这时候有声音,你觉得应该是什么声音?是悠扬的古老的旋律?还是世俗的洗脑街曲?

“欢迎来到藏羚羊的故乡——可可西里(背面是: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欢迎您再来)”的牌子与“昆仑山 海拔4767m”的牌子距离不到100米,前者绿色矮矮的,后者蓝色,高高在上,这个地方并非观景台,也并非垭口,但,这里,不过是个形式,将是所有路人,旅人停留,膜拜,敬礼,停歇,缅怀的地方,

这里,不仅仅因为索南达杰英雄的纪念碑。不仅仅因为诸多有关昆仑山的传说,而是你在这里应该喘喘气,透透气,下车走走,我敢说,任何时间,任何人来到这里,都会有一个共同感受——风把你吹透。这里不是用冷可以形容,因为藏地没有树木,只有不到十厘米的草皮,所以,植被显得弥足珍贵,而这些似乎与可可西里没有任何关系,因为它在任何季节都格格不入的荒芜,那种荒芜可以简单地总结为绝望。

你站在原地,向四周望去,眼界所及之处,不曾有任何阻挡,远处天地交融在一起,你不知道那里叫什么,总之先简称为“远方”吧,和近处没有分别,一样荒芜,一样充满了绝望,年轻的你,傲慢的人儿啊,问问自己,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不过是这崇山峻岭间的一个众生,没有分别,如果你真的觉得在这里比一只藏羚羊的命好很多,你真的错了,如果你还坚持有钱没时间,有时间没钱所以来不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程”……

我得告诉你,这都是借口,旅行不过是个形式,如果你能在游泳时,吃饭时,洗澡时有所感悟,那么你不需要来这里,真正需要来可可西里的人,是那些已经麻木理想与梦想,觉得自己特牛逼特了不起,觉得自己郁郁不得志全世界都对不起自己,觉得自己就是差个机会的人……我到那里第一次,就坐在国道的中间,前后无车,闭上双眼,嘴里自然而然的念叨着“自觉觉人,自利利他”

这是一次极限之旅,让我们先捋清头绪,这里是藏地腹地,你有时间不一定能有足够的钱能支撑你的旅程,你很富有但你并不渴望一次说走就走的“在路上”的旅程,宁可忍受雾霾里千篇一律的咖啡和晚餐也不会去与自己的心灵对话,即使你足够闲暇,也有充裕的资金支撑这次旅程,但家人反对,体力不支,或者准备十分充分,可到了这里就高原反应,无法坚持到下一站,甚至美味的酥油茶,质朴的糌粑和调剂其中的手抓,拉面都是你无福消受的,那么仅凭红牛和士力架是无法帮你撑过可可西里的,所以,来这里,是需要缘分的。

除了“扎西德勒”,我最快学会的两句藏语,一个是“嘎真切”,一句是“切让”,前者的意思是“感恩”,并不是“谢谢”那么简单,谢谢的藏语是“卡卓”,

而嘎真切更能体现你在饥肠辘辘的时候,发现一家普通的面馆里冒着热气但温度只有摄氏60度的热茶;是你住进一家满是霉味的小旅馆时,藏族老板友善提醒你,无论多冷,晚上睡觉一定要敞开窗户,不然第二天早上一定头疼欲裂,是你在跑了一天的山路,一个满脸堆笑,黝黑的康巴汉子告诉你,加油站就在前面十公里的地方……

此时你双手合十,低头轻声一句:嘎真切!对方会会心一笑,回敬一句嘎真切,因为这是敬语,感恩,紧接一句“切让”,本意为长寿,长命百岁,实际是藏人之间互道告别之意,我们常说的再见,是一种期许与期待,而藏人的告别充满了祝福。

试想大家在普通或重要的告别时刻都会互念一句:长命百岁!实际是在这雪域高原,地广人稀,自然环境极度恶劣的环境下,最最殊胜的祝福了!

这一路并没有阳光,我在五道梁,这个陌生的小镇子上,说了很多次嘎真切,感恩在雪域高原能吃上一顿不知味道的面条,能加上不知几号的汽油,充足不知哪里来的氧气,还能费劲巴力的躲着横风点燃一根烟。

尽管此时每一个人都是乌紫的嘴唇,肿胀的脸颊,说话显得上气不接下气,好像走路都需要牵引,背部顺势的弯了下来,但就是这个时刻,更需要感恩,感恩大自然如此眷顾生命,让我们还能呼吸微弱的氧气,维持体征,向前进发,超越自己,感恩大自然让我们审视生命,它是如此伟大而畏怖,随时夺走人的感知与生命,仿佛我们所求都是妄想,我们所珍视的一切都是梦幻泡影,你既无法保持也无法珍惜,当我们的肉体达到了极限,还有什么不能放下的呢?

可可西里的尽头并不是唐古拉山口,但是唐古拉山口绝对是这一路的最好的总结。

只有你亲眼目睹那场景,只有你下了车,慢慢前行,恢复意志,你才能感受它的雄伟与壮丽我曾经迷惘徘徊,或者说目空一切,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中心,是故事的主角,一切都是我的苦,我的乐,哈哈,恐怕此时坐在飞机舱内的你也有如是感慨……但是当我站在唐古拉山口的时候,你知道吗?我听见了一个这辈子都不曾仔细辨识的声音……

那就是放松,这里海拔5321米:呼吸、说话,就连步伐,语言,甚至思维,都慢了下来,此时你只能听见风的声音,你可以看到他卷走云彩,更可以听见呼呼的声响,而这时你的身体感受到了一种通透,这与你穿的多少没有关系,其实你只需要做个深呼吸,便可以呼吸到了亿万年前一样的味道。

你只需感受一下就知道,为什么他屹立不变,那伸手就能触及的云彩并不真实,因为它都不曾出现在你的梦里……

怎么能让我们不去忘掉忧伤,静静的,给自己一分钟,闭上眼睛,就现在,此时此刻,你也可以,无论你什么时候,在哪里看到我写的这些文字,看到这里,请你闭起眼睛,天越来越蓝,视野越来越开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