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野县第一中学的育人成就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30

从1952年开始,在比干庙招收初中6个班,学生300名。
1953年7月迁入县城新校后,又招收初中二级3个班,162名学生。全校共9个班,学生462名, 教职工38名。1954年7月,招收初中三级6个班。由师范代培两个班,学生100人;本校4个班,2lo人。1955年7月,招收初中四级5个班,226人。1956年7月,招收初中五级4个班,224人。1955年7月,招收初中六级4个班,224人。
1955年第一届毕业生300人, 参加小学教育工作的占20%,参加农业生产的占30%,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占50%。1956年第二届毕业生160人,两名被选为飞行员,95%的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参加农业生产的不到5%。1957年第三届毕业生208人,升入高一级的学生占75%,升学率为全区之冠,另外,参加小学教育或农业生产的毕业生占25%。
1958年7月招收高中第一级,4个班,192人。从这年开始,学校改为完全中学。此后丑年间, 每年招高初中4个班。1960年,初中九级一、二班为五年一贯制班,1961年改为普通班,同年接受二中高中二年级两个班,高中三年级为6个班。
1961年7月, 高中第一届学生毕业,升学率69%,全区名列第一。是年11月下旬,菏泽地区在巨野一中召开全区教学现场会。
1962年7月,第二届高中毕业生升学率为62%。
1966年至1968年,因“文化大革命”,一中没招新生。
1969年秋开始,共招高中九级4个班,200人,初中十六级4个班,216人。
1970年8月,招初中十七级4个班,222人。1971年春,招收高中十级6个班,290人。1972年春,招收高中十一级6个班,300人, 初中十八级2个班,120人。
1973年春,招高中十二级4个班,176人,初中十九级4个班,216人。
1974年至1976年暑假,各招高中4个班,208人;初中4个班,224人。 这几年的招生制度是学生所在单位推荐与学校选拔相结合。高初中学制均为二年。这几届共有高中毕业生32班,1604人,多数参加了农业生产,少数经过劳动锻炼后,推荐到大学或中专学习。初中毕业生34个班,1846人,其中被推荐到高中学习的占78%。
1977年至1984年,共招生8次。除1984年招收高中班432人外,其他年份每年招收高中6个班, 324人。

相似回答